《實踐論》: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共有幾個發展階段?

心理學是從哲學衍化而來的科學,哲學旨在研究世界整體,它以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為研究對象。而心理學是在哲學的基礎上對人類思維心理進行專門研究的科學。因此心理學和哲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就像物理學脫胎於自然哲學一樣。

“心理過程”,在哲學意義上被稱為認識論。心理過程以客觀事物為對象,表示在一定時空內人的大腦反映客觀事物的活動過程。在哲學之中,這個過程被表現為意識的發展過程,黑格爾把這個過程叫做“精神現象學”,自胡塞爾以後,則簡稱為“現象學”。

研究心理過程,首要的課題是“我們的觀念、認識是怎麼來的?”以及“它們是如何發展的”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心理過程的兩個階段,即認識的起源過程和認識的發展過程,它們是認識論的核心問題,任何哲學家都無法進行迴避。

《實踐論》: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共有幾個發展階段?

認識論是任何哲學體系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哲學家們在認識論領域中的爭論

自從笛卡爾以後,近代哲學史上,幾乎每個著名的哲學家都對認識問題給出自己的答覆,組成各種不同的陣營。

對認識論問題的答覆最初把西方哲學家分為兩派,一派是經驗論派,另一派是天賦觀念派。柏拉圖是天賦觀念派的鼻祖,他率先指出知識是天賦的、是本來就存在的,學習不過是對本來就存在的知識進行回憶而已;亞里士多德是經驗論的先驅,他反對柏拉圖,認為人心就像平滑的臘塊,一切觀念都是外界對人心的反映,是印在臘塊上的印記,不存在天賦的觀念。中世紀的經驗哲學一般都採用了柏拉圖的天賦觀念論,因為這有利於說明基督教的教義是天生就存在人們的腦子裡的。在過了一千年以後,作為近代英國哲學的鼻祖——培根出現了。

培根是英國經驗論的開創者,他強烈的批判經驗哲學的天賦論,認為認識的來源是經驗而非天賦,也正是從培根開始,

“理性”才成為了哲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比培根略晚的是笛卡爾,培根與笛卡爾都看到感性具有欺騙性的缺點,為此培根主張的給予認識輔助的工具論,而笛卡爾卻主張懷疑一切,拋棄感性而去構建他那沒有地基的形而上學思辯大廈,從而使天賦論再次復活。

在十七世紀,歐洲大陸上流行的是形而上學,由笛卡爾、馬勒伯朗士和萊布尼茲組成一個陣營,而在大洋彼岸的英國,則出現了霍布斯與洛克的陣營。洛克寫了一本《人類理智論》,用來批判笛卡爾;萊布尼茲則立即反擊,針鋒相對的寫了一部《人類理智新論》,堅決捍衛笛卡爾。從這時起,認識論上升為西方哲學的首要問題。

《實踐論》: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共有幾個發展階段?

認識論分為認識起源論和認識發展論兩部分

到了十八世紀,伏爾泰在《哲學通信》中將經驗論介紹給法國人,之後包括狄德羅、孔狄亞克、愛爾維修和霍爾巴赫在內,大部分啟蒙思想家都是經驗論者,他們對十七世紀的形而上學進行批判,推動了無神論的發展。

十九世紀時,德國古典哲學出現,康德用二元論來動搖唯物主義的地位,並且試圖重建“未來形而上學”,反對經驗論,恢復天賦論。在德國古典哲學之後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者用辯證認識論來解決這樁哲學史上的公案。認為認識來自於實踐,最初表現為感覺、經驗等感性材料,這是認識起源論的唯物主義基礎;其次認識是發展的,感性材料不是不變的,而是通過實踐的作用,發生質變,上升到理性知識——也就是過去唯心主義者所認為的那些概念的、思辨的、天賦的東西,這是認識論的辯證法。認識論在馬克思主義中被表述為:認識不是天賦的,而是來自於實踐,並且認識的過程不是不變的,它具有上升、發展的特點。

至此,對於心理過程的第一、二階段——我們才有了一個科學的認識。我們知道這兩個階段是對事物的感知與理解階段,是形成正確心理認知的前提。但哲學家們忽略了,人類的認識還存在第三個階段,這個階段才能將知識轉化為動機,讓認識重歸於實踐。

《實踐論》: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共有幾個發展階段?

人的意志會對認識產生干擾,影響實踐

基於哲學認識論,人們往往產生一種誤解,說“人是理性的動物”;其實早在盧梭的《論風俗》中就已經指出這種錯誤了,盧梭認為人絕非理性動物,從更本質的層面來說,人乃是“感覺的動物”。人有七情六慾,感覺器官、主觀情感往往左右著人們的判斷,以至於明知道會產生傷害,也無法抵制感官刺激的誘惑,做出與認識相違背的事情來。

心理過程是不是在認識階段的最高階段——理性階段就終止了呢?其實不是,尼采有一句話很深刻,他說:“我認識不了我不想認識的東西。”——情感給認識劃出了界限,情感是認識之外的東西。情感是指人對事物的態度,由於心理過程中存在心理主體性因素。心理的主體——人不是獨立於心理過程之外的,要把主體、把人放入心理過程之中去。要在“我思”的同時考慮到“我感”,充分顧及人的能動性。人的能動性是建立在認識之上,情感正是這種能動性的表現,它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是主體對認識、對客觀事物作出的評價,是從理性階段過渡到意志階段

的橋樑。

認識的最後階段是理性——前面說過,培根和笛卡爾都發現感性的不可靠性,發現感覺的欺騙性。對此,注重感性的培根主張用工具來彌補感性的缺陷,並且繼續保留感性的認識主導地位。笛卡爾則主張拋棄感性,不以感性為基礎,而是以思辨為基礎,構造一座不依賴於感性的理性大廈。他們倆人都沒有發現感性與理性的聯繫,培根是換湯不換藥,笛卡爾是潑水時把孩子連同水一併潑掉了。

對理性的認識同樣出現這種錯誤,康德繼承了休謨的懷疑論,最先對理性作出了批判。他從理性推理中發現了二律背反,從而確認了理性也是不可靠的。但康德對理性的批判得出的結論跟笛卡爾一樣——要拋棄理性,想要放棄理性而主張意志自由。這直接引領了叔本華、尼采、存在主義、實證主義等現代西方哲學的反理性傾向。

《實踐論》: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共有幾個發展階段?

尼采等意志主義者用意志來否定理性,而我們則將意志視為理性的進一步發展

人類認識的第三個階段:意志

在心理過程中,意志是指人自覺提出目標,並且有意識克服內心障礙與外部困難而努力實現這個目標的心理活動過程。——這是我們對意志的理解,而在康德、叔本華時代,則不是這樣,意志被看為是一種脫離於理性、並且反對理性的心理狀態。尼采認為理性好比一個瞎子,而意志是一個強有力的瘸子,意志伏在理性的背上,命令理性前進。意志主義出現後,西方哲學家都紛紛選擇了拋棄理性,無論是胡塞爾的現象學、薩特的意志自由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無不表現出這種無理性的意志主義傾向。這些人都沒意識到——沒有理性的意志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就像沒有感性基礎的理性認識是幻想的一樣。

笛卡爾拋棄認識的感性基礎,在天賦論的掩護下,構建起一套形而上學的思辨唯心主義大廈。這座大廈在黑格爾的體系中變成真正的無所不包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儘管這座大廈看起來是如此的龐大,但只要有一個唯物主義者——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就可以把他推到。費爾巴哈出現在黑格爾之後,他從對宗教的批判入手,揭露了黑格爾大廈的脆弱地基,揭露了它的宗教哲學本質,從而成功的戰勝了黑格爾和天賦論。

同樣,那些拋棄理性的意志主義者在重走笛卡爾的老路,在沒有感覺、認識的基礎上,主張所謂的意志自由,所謂的處理和改造,必然要走向盲動而不知所措。因此,我們將意志放在了理性認識的後面而不是對立面。人的認識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是流於表象的感性認識,只能瞭解到事物的外觀與現象;第二階段則是深入到本質的理性認識,能夠認清事物的本性、規律及發展趨勢;第三階段則是建立在以上兩個階段之上的意志,我們把事物理解透了,就會產生如何運用它們的想法,產生出實踐的動機,知道要怎麼做以及如何去做。只有到了這個階段,認識才算真正的完成了。

《實踐論》: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共有幾個發展階段?

從認識回到實踐,還需要有意志、動機作為中介

人類的認識一共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

認識論中的三個階段不是平行並進、相互獨立的,而是彼此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作為一個整體而存在。認識階段是基礎,情感階段是中介,意志階段是最高階段——在意志的後面便是實踐、行動了。由此可見,意志絕不是脫離理性、與理性相對立、相敵對的存在。而是理性高度發展的產物,意志不能脫離理性,理性不能不發展成有理性的意志。這才是二者之間真正的關係。

意志自由只是藉助於對事物的認識來作出決定的能力。人只有認識了一切事物,能對一切事物都能做出決定時才是絕對自由——而這是不可能的,認識的無限性決定自由的相對性。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中說得比較好,他說,自由之於意志就如重量之於物質,意志是特殊的思維方式——我能想象(理智)我想要(意志)的東西,我不可能想象不出我想要的東西,我想要的東西也不可能不可想象——理智與意志在這裡實現了辯證的對立同一。

因此,對心理過程的認識被科學的表述如下:人通過實踐,對客觀事物進行感覺經驗,從而獲得認識過程的感性材料;感性材料在積累到一定階段後,會發生質的飛躍,發展成理性的思維能力,理性的出現標誌著知識過程的完結。基於客觀事物的認識,人心依據主體的價值取向,對事物產生一定的態度——這個過程就是情感過程。情感過程是從知識過程過渡到意志過程的中介,人依據對事物的認識、態度形成有意識的目標和動力,促使人進行行動。意志過程是心理過程的最後階段,在意志過程後,心理過程便轉化為行動和實踐,標誌著認識論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螺旋上升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