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 網約車行業風險法律指引(一)

#聚焦“新型肺炎”|網約車行業在行動#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  網約車行業風險法律指引(一)

2020 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多地網約車停運,出行需求下降,網約車行業 2 月業務急劇下降,行業嚴重承壓,疫情影響下行業內法律問題繁劇。為響應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民政部辦公廳《關於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 支持民營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發改辦體改〔2020〕175 號)號召,發揮網約車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網約車分會發起單位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理事單位上海瀛東律師事務所,在分會秘書處支持下,編制了本網約車行業法律風險指引,重點就司機因疫情出車的權益保障問題、線下運營服務公司與司機之間的車輛租賃合同履行問題、平臺公司因疫情停運的法律性質問題等提供專業意見,供行業從業者及相關人士參考。匆忙之中編寫本指引,疏漏或者錯誤在所難免,尚祈諒解並指正。惟望本指引能給處於困境中的網約車行業一絲助力,共克時艱,共圖未來。

編委會:

主 編:顧大松 彭進峰

成 員:黃柳青、梁月、丁芳、張陽陽、孫鵬、楊婷婷

注:顧大松,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彭進峰,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網約車會會理事、法律顧問,上海瀛東律師事務所律師。黃柳青、梁月、丁芳、張陽陽、楊婷婷,江蘇瀛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孫鵬,上海瀛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新 冠 肺 炎 疫 情 影 響 下 網 約 車 行 業 風 險 法 律 指 引

目 錄

前 言

一 、 行 業 影 響 篇

(一)行業基本狀況

(二)行業運營情況

(三)疫情對行業的影響

二 、 政 府 處 置 篇

(一)各地停運情況

(二)各地徵調情況

(三)行業運營要求

三 、 法 律 風 險 篇

(一)政府要求停運的法律性質

(二)平臺企業自行停運的法律性質

(三)疫情的不可抗力事實認定

(四)不可抗力事實成立的法律後果

(五)金融紓困政策的法律效力

(六)車輛租賃合同的情勢變更原則適用

(七)司機因疫情影響要求退車能否得到法院支持

(八)車貸斷供的責任主體及法律後果

(九)營運中司機確認感染能否認定為工傷

(十)志願服務司機確認感染的權益保障

(十一)政府徵用後獲得補償的主體如何確定

附 : 疫 情 相 關 法 律 、 司 法 政 策 與 行 業 政 策 摘 錄

前 言

自 2019 年 12 月中上旬武漢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以來,病患確診規模不斷增加,波及區域從武漢擴散到全國,且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目前,中國仍處於防疫抗疫的關鍵時期,相關防疫抗疫舉措涉及封路、封村、封小區階段,對城市客運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網約車分會特邀請分會會長單位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理事單位上海瀛東律師事務所組織相關專業律師,特別就網約車行業因疫情影響而產生的法律問題進行調研,重點探討政府停運的法律性質、網約車行業不可抗力事實認定、能否適用情勢變更原則解決租賃合同關係、網約車司機營運過程中感染能否認定為工傷等問題,作出專業的法律分析,希望能為行業應對疫情影響提供法律指引,發揮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

一 、 行 業 影 響 篇

中國出租車行業內涉及出租車公司、網約車平臺公司、線下運營服務公司、一線出租車駕駛員,以及為之配套服務的金融和其他服務商等。在出租車業內(巡遊車、網約車)大板塊項下涉及細分領域眾多,不同領域從其服務類型(客運、城際、順風車),資產結構(重資產、輕資產),競爭程度(市場化、相對壟斷)及業務範圍(地區本地化、全國性運營、B 端、C 端)等的差異來看,出租車業內的巡遊車及網約車擁有截然不同的特徵,因此,本次疫情對網約車板塊的影響不能以出租車一概而論,疫情對不同業態主體所帶來的影響程度、層面及週期將有所不同。

網約車板塊:整體影響較大,主要體現在對業務的短中期衝擊及對持續運營安全的管理壓力上。

(一)行業基本狀況

國務院新聞辦於 2019 年 12 月 27 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介紹國內已有 150 多家網約車平臺公司獲得了經營許可,車輛運輸證發放了 86 萬張,駕駛員證發放了 185 萬張,網約車存量市場供給趨於穩定充足。以國內最大、一站式網約車出行平臺公司滴滴出行為例:旗下國內共擁有 3143 家合作的線下網約車服務公司。加上其他網約車公司諸如美團打車、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租車等線下合作服務商在內,預計目前國內的網約車線下中小型服務公司超 5000 家。在網約車運營的熱門城市或一線城市中,諸如廣州、深圳、廈門、南京、杭州等地, 網約車合規運營總車輛數已經超過當地傳統出租車總量的 2.5-3 倍以上;已獲取網約車從業資格證的人數是當地出租車從業人數的 5 倍以上。根據德勤中國 2019 年發佈的“十字路口的網約車”報告,2018 年中國網約車市場交易額達 3212 億。德勤預估中國網約車市場每年仍將按照 19%的比率增長,2022 年將達到 5000 億的市場交易總額。

(二)行業運營情況

疫情短期內抑制消費者出行需求,對既有客流訂單流量及中小型企業利潤產生巨大沖擊:伴隨疫情發展,政府對全國交通管制的強化,居民出行意願下滑,各地復工申請困難, 全國超 50 個城市發佈網約車停運要求,即便非停運城市的網約車城市總訂單量較 1 月 20 日相比不足 10%,網約車市級出勤率亦只佔到 1 月 20 日前的 10%,網約車全、專職駕駛員在特大城市、省會城市仍堅持抗疫一線的每日運營流水總額不足 1 月 20 日前的 30%,人均收入在 130 元以下。在 3 月 6 日國新辦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交通運輸業和物流、快遞領域發展新聞發佈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披露,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 2 月份出租汽車(包括網約車)接單量、運輸量下降了 85%,出租汽車司機群體的收入大幅下降。各地因為網約車停運或客流停滯,造成大量從業者發生向各網約車線下運營服務公司申請退車的事態,並以資產結構是經營性車輛租賃為主的網約車線下運營服務公司衝擊最大。駕駛員對車輛退租現象,又造成網約車線下運營服務公司被動接受資產停滯,盤活無力加大對網約車中小型企業的生存打擊。很多網約車線下運營服務企業(租賃公司)反映,如果銀行及金融公司能延長貸款展期 4-6 個月,方能救助並度過本次難關。一方面,網約車中小企業固定開支佔比高,且疫情期間仍需負擔固定資產折舊/租金、人力成本等各項開支。同時,除了車輛租賃帶來的衝擊外,部分網約車線下企業原來的車輛租賃所帶來的輔收利潤及車輛購銷規模進一步縮水,導致整體盈利性下行。從長期看,網約車業務發展取決於經濟增長等市場復甦基本面,疫情影響將逐步解除: 隨著此次疫情影響的逐步減弱,網約出行的需求將延後釋放,全國的網約車總訂單量有望再次回升,長期伴隨宏觀經濟基本面增長。對標 SARS 疫情,在同年 7 月疫情結束後,全國城市客運總量迅速恢復增長。

(三)疫情對行業的影響

在運營層面上,網約車公共服務屬性強且人流密集,疫情釋放出更大的安全管理壓力。網約車在業務運營期間涉及大量人員的接觸,在疫情期間存在較高的病毒傳播風險。此外, 網約車出行服務作為公共交通的補充,公共服務是其最核心的責任,因而,在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網約車分會發出了《關於廣大網約車行業從業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救災出行服務的倡議書》;滴滴出行、首汽約車及各網約車平臺公司相繼出臺了“社區應急服務保障車隊”的組建通知,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與企業合作伙伴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保障醫護工作者的應急出行服務安全。在這一背景下,疫情對網約車線下服務企業的安全營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網約車分會從 2 月 4 日至 2 月 17 日於“中國網約車”微信公眾號開展了題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下的網約車公司車輛還貸能力”的在線調查,期間共有 309 人/次參加,數據反饋如下:

1) 有 63%的汽車租賃公司同屬於中小型網約車線下運營服務公司;

2) 有 81%的公司主要分佈在省會城市或國內一線城市中;

3) 擁有車輛與駕駛員運營規模達 100-500 人/輛的企業佔到 43%

4) 500-1000 人/車輛規模的線下網約車運營服務公司佔比為 20%

5) 即使管理駕駛員與車輛超過 1000 人/輛以上的網約車線下運營服務公司,其員工數一般也不會超過 50 人, 仍然屬於典型的中小企業。

6) 其中,從事網約車運營車輛的貸款主要類型為融資性租賃( 登記在公司名下公司承擔擔保責任,由司機首付並定期還貸)的,佔到參與調查問卷的企業的 71%

7) 有 61%的中小網約車線下服務企業車輛貸款到期的集中還貸時間尚需長達 2 年以上

8) 疫情防控期間, 有大約 84%的中小企業出現司機退車或欠貸現象;

9) 對國家相關部門金融紓困政策寄予銀行貸款展期 2 月及停運期間車輛保險返還或順延的期望的公司多達 79%。

因此, 在本次疫情的影響下, 網約車中小企業因復工、訂單壓力、退車潮、車輛保險延期、車輛融租貸款展期等因素, 都可能傳導至網約車線下服務配套的上游金融供給側一方, 進而可能對相關企業在財務層面形成現金流壓力。個體運力雖然普遍與平臺公司採取現金結算的方式, 但受潛在客源減少的影響, 可能短期內的生存壓力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