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断交"的管宁与华歆

管宁是管仲的后人,东汉末年的高士,小时候聪明好学,和他一起聪明称著的还有华歆,邴原号为一龙,三人从小就是挚友,但是后来管宁因为看不惯华歆的为人,与他割席而坐,从此断交。

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形影不离。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就奔了过去,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

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把金子丢下回去干活,但又不停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看热闹。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

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管宁割席"。

《弟子规》中说:"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危害。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人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谨慎交友。

但是,管宁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官禄的向往之心,也未免有些武断。做事也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朋友可交,但心中要知道自己是谁,不可在交友的名义下失去了自我,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谨慎交友。贪财是人的本性可以理解,遇到爱吹牛,不讲信用的朋友,我是坚决敬而远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