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潘美辰《我想有個家》

人潮湧動,行色匆匆;車水馬龍,高樓摩天…

大都市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匆匆的人群,以及,隨處可見卻又無色無味的,壓力。

電視劇《安家》熱映,在理想化的光環下,一群從事地產中介的人,成為了客戶“家”的造夢人和守護者。

儘管劇情槽點層出,卻掩蓋不了在都市的人情冷暖之下,人們對於“溫暖”和“愛”的深切向往。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從情感敘述的角度,這部劇沒有什麼可吐槽的。

理想總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會面臨各種解不開的困局,很多時候只能咬牙硬扛,四周是冰冷的,還有各種威脅虎視眈眈。

而劇裡卻理想化地給人們“配備”了很多支持,有同事,有朋友,甚至還有陌生人,還有無所不能的一個店長……真的,既不職場,也不現實,可就是讓人覺得溫暖,希望中的世界不就是這樣?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欲安其心,先安其身

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上,安全需求作為人的第二大基本需求。一所讓人可以卸下防備、做回自我並充分休息的房子,給人一種最基本的心理安全。

就好像遠古的人需要住在石頭築成的山洞裡,因為它牢固、踏實、足以避風雨,現在的人同樣需要這樣一個空間。

這就是為何,人們在談及婚嫁時,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能有一套結婚用的房子。人們明白,即便是情比金堅、非君不嫁,也照樣敵不過現實的殘酷和歲月的無情。沒有房子,再美好的愛情都沒有容身之處。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所有關於未來的美好期待、對於愛情的甜蜜諾言,都必須建立在可以預期的基礎上。人們完全可以靠誓言哄來一段所謂愛情,卻難以靠語言擊敗無情的賬單。

生活不是泡沫,似有實無;壓力不是雲朵,說散就散。幸福可不是做做樣子就可以,得真心實意去幹

欲安其心,先安其身。人的幸福當中,不可能少了房子這個必需品。不管它是租來的,還是買來的,家都需要房子這個有形的承載,最好是女主人的中意和所愛。

一個富有責任感的人,在對人說愛之前,都會先權衡自己的能力和發展,明白自己當下的處境,以及可以預期的部分未來,才能坦然許下愛的承諾。

TA會明白,相愛只需要彼此吸引,而愛並非只是承諾,還意味著責任和擔當。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家”是可以放“心”的地方

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可以拎著包,帶著疲倦的身心奔赴的那個溫暖處所,不只是一個房子,而是一個人的家。

每年過年,人們大包小包,大遷徙一樣,買著高價票,轉幾次車擠著都要回去的那個地方,也不只是一處老宅,而是充滿回憶和溫暖的家。

“家”是可以放“心”的地方,有了家,我們的心才有了寄放之所。即使四處漂泊,也能有所皈依。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房子只是一處冷冰冰的建築物,只有成為了“家”才能變成一個人的精神居所。遮風避雨之所,給人形式上的安全感;穩定而安全的情感,才能給人心靈上的安全感。當然,二者缺一不可。

都市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居所。就好像《安家》裡的人,徐文昌有兩套房子,價值千萬,而朱閃閃卻住在小小的壁櫥一樣的空間裡,房似錦住進凶宅,還有王子健、985、樓山關,為了理想漂泊異鄉,擠在宿舍的上下鋪……

可居所畢竟不是家,在情感的缺失上,人人平等,概莫能外。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房似錦緣何不敢與老家決裂,因為她需要那份情感,爺爺和弟弟讓她的過去不至一片空白。當她在安家天下收穫情感支撐後,便有了揮別過去的勇氣和力量。

徐文昌不敢面對逝去的母親和出軌的父親,刻意避開與父親有關的一切,就因為他無法面對現實。當他的朋友們主動勸解,加上房似錦的從中說和,他才能夠解除心結,放下怨念。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家庭好比土壤,人是那顆種子。沒有一顆種子可以離開土壤還茁壯成長。

親情,無論冷暖,在人的情感上都至關重要。日子長了,人們都會知道,在家人面前,沒有絕對的是非、黑白以及好壞可分,只有分寸的拿捏,以及深淺的把握。

就像房似錦,即便一怒之下要和老家斷絕關係,依然會給弟弟安排工作;徐文昌那麼拒絕父親,在看到熟悉的背影時,依然淚溼眼眶。

房子可以說賣就賣,家卻不能說散就散。因為有人在,就有情感在;有情感在,就有愛;有愛,就沒那麼容易離得開。

因為,“家”是可以放“心”的地方,不容得我們想怎樣就怎樣。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買不來的東西,才是真奢侈

《安家》這部劇其實很現實,貧苦的人買房,用盡畢生積蓄,卻“為他人作嫁衣裳”,如賣包子的耿叔;有錢的人買房,揮金似土,闞文濤的兩千萬別墅,說給就給;房子還可以明碼實價,有買有賣,可以花錢買來的東西,還算不上頂頂奢侈。

真正奢侈的東西,在金錢無能的地方。比如潘貴雨的關心,翟雲霄的真誠,以及闞文濤的真心。

  • 也許潘貴雨全神貫注都在自己的兒子身上,是出於母親的本能;
  • 翟雲霄為自己謀了一局又一局,任何關係都可資利用,卻看不到點滴真誠;
  • 闞文濤想討老婆歡心,卻從來不用真心,各種手段用盡,拼的只是演技。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常言道,萬法皆空,因果不虛。每個人做自己的事,卻都逃不出人世間的輪迴。

當人們把親情作為一種枷鎖套在家人身上,總有一天會被棄如敝履;當人們把別人當作人生的跳板各種鑽營時,總有一天會一無所有;當人們把人生當作劇場,把真情當作表演時,總會在落幕之後,黯然神傷。

當然,這樣的人們,他們的心同樣無處安放。他們也許會有豪華的房子、漂亮的車子、體面的事業以及聽起來美滿的家庭,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他們的真實,只有在夜深人靜時,那個獨處的自己最瞭解。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因為,一切外在的形式化的擁有,都只是安放人的那具軀體,僅能容身而已。只有健康的情感支持,才足以安放人那顆容易焦慮的心,而這份情感支持,則是家的大部分意義。

再好的房子,都有人買得起;可再小的“家”,錢都買不來。

“家”是必需品中最大牌的奢侈品。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現代社會,都市化進程加速前進,每個人都在為生活而奔波。節奏越來越快,快到人們很難靜下來看一篇文章、聽一首小曲、欣賞沿途的景緻,最最平常的一些生活細節,竟也成為了儀式感的一部分,必須等到節日或者紀念日才能享用。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變得疏離了。可人是血肉之軀,有愛恨情仇、喜怒哀樂。越是疏離,越擋不住人們對“情感”的渴求。

人心向暖,只有溫暖的一切,才能凝聚人心;人渴望愛,只有愛能融化冷漠,帶來暖意。

《安家》賣的是房子,講的卻是和“家”有關的一切,也好,房子讓人有了居所,家讓人有了安頓,兩全其美,何樂不為?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作者簡介:素秋慈,個人自媒體,拒絕冗繁、享受簡單,願以文字廣結善緣,助力你的成長。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