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和韓信到底什麼關係?韓信被害,張良在幹嘛?死道友不死貧道

張良被稱為謀生。

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其中蕭何和韓信本來就是老鄉。一個能帶兵打仗,一個能處理內政,相得益彰。

那麼,以謀士自居的張良,又在其中處著什麼樣的地位呢?

在漢代,張良是一個近乎被神化的人物,“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張良和韓信到底什麼關係?韓信被害,張良在幹嘛?死道友不死貧道

運籌帷幄這個成語,就來自於他。

張良的智慧,更多的是在大局觀上,不僅僅是在軍事上。

就比如說韓信,號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給他多少兵都能帶,而且作戰方面確實是很厲害,但韓信最終還是被害了。

漢初殺功臣,也是很厲害的,從韓信,到最後一個英布,基本上漢朝初年,劉邦一直在各處平定叛亂。

而作為漢初開國功臣,張良卻對韓信之死袖手旁觀,這其中有什麼樣的緣由呢?


張良和韓信到底什麼關係?韓信被害,張良在幹嘛?死道友不死貧道

歷來對韓信的評價都很複雜。一方面這個人軍事才華很高,可能之後幾百年,都沒有人能夠超越。另一方面,韓信後來被封為齊王,換一個懂事的將領,可能並不會領這個榮譽的,但韓信心安理得地受了,這無疑給中樞心中插了一根刺。

而在各種欲蓋彌彰的史料記載中可以看出,韓信最後應該是有反心的,手裡有地盤有兵力,並且以他那個性子,又是晉國首卿韓厥的後人,各種條件都有了,幹嘛不反。

而且,就算他不反,劉邦也會逼他反的,畢竟開國前封了那麼多異性王爺,都是隱患,遲早要一個一個除乾淨的。

在這樣的大勢裡,張良能夠保住自身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哪裡還敢摻和這種事情。


張良和韓信到底什麼關係?韓信被害,張良在幹嘛?死道友不死貧道

漢朝定鼎之後,張良一直向劉邦申請隱退,畢竟他的威望實在是太高,整天就擺出一副飄然出塵不問世事的樣子。

他知道,功臣被屠戮一空,本就是天下大勢,能保全自身已是不易了,哪裡還有功夫保全被人呢,畢竟,死道友不死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