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强人萨达姆为何一辈子只出访过苏联?

毒刺剑客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接见过很多外国元首和使节,从西方到阿拉伯世界。

但他一生中只访问过一个国家,那就是苏联。正是苏联的支援撑起了伊拉克的工业,扩充了伊拉克的武器装备。然而在最终时刻,不论是1990年的海湾战争还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他都没有得到莫斯科的援助,最终成为孤家寡人,走向了毁灭。
(萨达姆和阿拉法特)


萨达姆的意识形态是阿拉伯社会复兴主义,他本人很早就加入了阿拉伯社会复兴党。这种一个在意识形态中糅合了泛阿拉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形态。不管如何,至少萨达姆和老阿萨德都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这与苏联有不少相似之处,双方都可以达成认同。

此外,伊拉克和苏联一样都是石油出口大国,两国在能源产业上有着相同的默契。
(萨达姆)


伊拉克作为伊拉克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很关心国防建设。伊拉克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就进入了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武器装备,而伊拉克的国防工业并不强,必须依赖来自苏联的武器出口。不管是两伊战争还是海湾战争,萨达姆的军队都是清一色的苏制武器装备。

萨达姆一直很反感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尤其是他们支持以色列掠夺巴勒斯坦人的利益。因为萨达姆一心想当阿拉伯国家的老大哥,想当领袖。而要对抗美国,他就必须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

可惜的是,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并没有得到苏联全方面的援助。萨达姆也不是合格的军事家,他打了三次大败仗,耗尽了伊拉克的财力,最终走向了灭亡。
(卡扎菲)


而在北非,另一位强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也走了萨达姆的老路。


朱兴子


萨达姆是一个非常谨慎与敏感的人,不论是担任伊拉克副总统还是总统期间,对于出访行动十分审慎,能尽量待在巴格达就不会轻易离境。而1979年担任总统以后,随着8年的两伊战争和之后海湾战争的相继爆发,萨达姆从此就再也没有出访过。



提起萨达姆访问苏联,还是47年前的事情。自从1968年伊拉克统复党将前任总统阿里夫推翻后开始执掌大权。但是当时的伊拉克面临来自西方与以色列的威胁,所以1972年2月10日,时任该党派副秘书长的萨达姆率领代表团访问苏联谋求合作。

在访问苏联期间,萨达姆受到了勃列日涅夫与其他苏联领导人的接见,在接见后双方达成了共识,苏联以援助伊拉克建立石油工业和提供军事援助的方式,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当然这并不是无偿的,条件是伊拉克需要购买苏联15艘油轮、石油勘探开采设备和武器装备。(萨达姆与勃列日涅夫↓↓)



其实后来马克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萨达姆其实在1979年当总统以前曾经多次出访过国外,比如1974年萨达姆不但应邀前往了西班牙,还访问过印度。而1975年,他又访问了法国和阿尔及利亚。(萨达姆访印↓↓)



(萨达姆会见时任法国总理希拉克↓↓)



之所以在担任伊拉克总统前萨达姆多次出国访问,主要还是因为他希望借机扩大其在伊国内的影响力。1968年时期的萨达姆其实影响力并不大,比他强的还有时任总统贝克尔等一干统复党高层,正因为这一时期他卓有成效的对外访问和对内改革,才积累了足够的资源,使得他在1979年一举夺得伊拉克总统宝座,成为中东强人。



而在他成为总统后不久就爆发了两伊战争,所以一方面出于安全因素,另一方面为清理反对派,所以在这一时期萨达姆也并未出国访问。

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不久,随之而来在1990和1991年就爆发了入侵科威特和海湾战争,伊拉克因此遭到国际制裁,不但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而且经济也濒临崩溃,其内政不稳,所以萨达姆更没有出国访问的可能性。



随着伊拉克战争落下帷幕,一代枭雄萨达姆也被逮捕后被处以绞刑,是非功过留给了后人评说。


马克观察


其实道理很简单,萨达姆时刻都在提防着政变的发生,他要保护好自己的权力。

冷战初期,中东、北非一堆国王的王冠被军人集团推翻,但是后续的军人集团往往继续被新的军事、政治集团推翻,政变不断,国家领导人走马灯的换,为了方便搞政变,有时候就特别喜欢趁领导人不在国内的时候发动政变。

比如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革命,就是趁老国王在国外度假的时候,趁机发动的,而监国的王储那夜正好喝醉了。

而伊拉克的建国史,就是一部血腥的政变史。

伊拉克的前身是英国人扶持的伊拉克王国,这个政权的权力掌握在一批亲英的权贵和将领手里,国王的权力并不大,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大英帝国在中东的势力被彻底瓦解。下图为伊拉克末代国王费萨尔二世。

失去了英国支持的伊拉克王国政府迅速迎来了危机,一群青年军官参照埃及革命的模式,在1958年7月向政府发难,政变军人将整个王室几乎灭族,首相被处决,随后,政变领导人卡塞姆宣布成立共和国,自任总理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卡塞姆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有仇,因为这个党以阿拉伯世界的世俗化的统一为目的,恨不得马上和埃及合并,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卡塞姆对此深恶痛绝。

双方谈不拢,复兴党就派杀手去暗杀卡塞姆,而这个杀手,就是大名鼎鼎的萨达姆·侯赛因。

暗杀不是很彻底,卡塞姆的司机当场死亡,在保镖们的拼死保护下,卡塞姆受了伤,但逃过一劫。

而我们的主人公萨达姆在腿部中弹的情况下,居然用刀挖出子弹,利用夜色游过底格里斯河,安全地逃到了叙利亚。

卡塞姆在遇袭后,变得极其疑神疑鬼,不仅大规模迫害复兴党人,也经常怀疑身边人与复兴党有染,动辄加以迫害。

最终,伊拉克军官集团再次发动政变,1963年,卡塞姆被杀。

阿里夫随后上台执政,他改变伊拉克政体,使得总统成了实权职务,自己也做了首任总统,不过他上台仅仅3年,就坠机身亡。

阿里夫死后,军官集团决定推举他的哥哥阿卜杜拉-拉赫曼-阿里夫继任总统,在这里我们就称其为大阿里夫。

大阿里夫在军队的资历没有他弟弟高,虽然也担任了陆军参谋长的要职,但是很多军队高层对他还是不满意。

为了权力的制衡,大阿里夫开始扶持复兴党的势力,复兴党很快就在伊拉克的政坛站稳了脚跟,不断攻城略地。

1968年,才干了2年总统的大阿里夫还在家里睡觉的时候,军方打来电话,通知他不再是国家的总统,大阿里夫也没有试图夺回权力,而是乖乖地流亡到了土耳其。

伊拉克复兴党正式上台执政了。

又是军人出身、又是复兴党员的贝克尔成为新一任总统。

他一上台,就开始大量经营私人势力,也把许多亲戚拉到政权里,包括他的堂弟萨达姆。

1968年,年仅33岁的萨达姆凭借之前的革命资历,当上了总统的安全部长。

到了1970年代,萨达姆一步步逼近权力的中心,他不仅成为副总统,更陆续控制了伊拉克的军队、情报、内政等诸多大权。

1979年,萨达姆再次发动政变,贝克尔“和平交权”。

随后,伊拉克开启了24年的“萨达姆时代”。

此时,作为萨达姆,回望伊拉克这过去20多年的历史,怎么可能对手里的权力稳固绝对放心呢?

即使他唯一一次去苏联访问,也是在担任副总统期间,而当他真正坐上总统宝座、君临天下之后,就更不敢随意外出,就怕一出门,再也回不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