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俄罗斯两次保卫塞瓦斯托波尔的战役为何都以失败告终?

她叫杨小飒


1853年克里木战争(即第9次俄土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中黑海舰队一开始取得了锡诺普海战的胜利。当英法联军进入黑海后,舰队于1854年9月13日开始了长达349天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英法联军拥有34艘战列舰-4艘蒸汽动力、55艘巡航舰-50艘蒸汽动力,而黑海舰队只有16艘战列舰、10艘巡航舰-6艘蒸汽动力。最初,城市守军只有0.7万人,陆上防御有145门火炮,濒海防御有611门火炮。黑海舰队随后在北部海湾沉默了5艘旧式战列舰和2艘巡航舰,水兵编为22个营,并将部分火炮搬到陆地,在很短时期构筑了纵深梯次防御配系。联军先后进行6次大规模炮击,最终,1855年8月29日,舰队主基地被占领,舰队损失战列舰14艘(又称12艘)、三桅炮舰4艘(又称2艘)、巡洋舰5艘、汽船5艘及其他船只82艘。 战役失败在于俄军过早放弃海上控制权的争夺以及陆上支援不力。

1850年的塞瓦斯托波尔


1941年10月30日,德军开始进攻塞瓦斯托波尔。此前,由于德军陆上进攻克里木半岛的威胁增大,苏军从7月份已经开始构筑陆上防线,而这还要归功于战前1941年3月与基辅特别军区演习中暴露的陆上防御存在严重缺点这一问题。

城市的主要防线长达35公里,距离城市10-12公里;起源于巴拉克拉瓦以东海岸,上、下乔尔贡以西,经麦肯齐亚和卡梅什雷,至马马沙伊以南,防御纵深最初仅200-300米,后达2-3公里。后方防线距离城市3-6公里,全长19公里,纵深300-400米,它起于斯特连列茨卡亚湾,经英国墓地、苏兹达尔斯卡亚山和麦肯齐耶瓦山车站,至别利别克河口。随后进行的扩建又将防线扩大到因克尔曼和菲奥连特角之间的狭长地带,使其总长达27公里,而且在这条防线上掘成31.5公里长、纵深2.8公里的防坦克壕沟。

9月份,开始在距离城市16-17公里处构筑50公里长的前沿防御工事,由于时间紧迫,只在乔尔贡、切尔克兹-克尔缅、杜万科伊和阿兰奇建成4个独立防御据点。到了10月底,已经在各防线上修筑了75个炮兵火力点、1.7公里长的防坦克桩地带,232个机枪火力点、347个步兵掩体、60个土质掩蔽部、9个指挥观察站,埋设了各种地雷9805枚。

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示意图


到10月30日,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部队有约2.2万人,主要包括当地步兵团的2个营、海军步兵第2与第3团,以及永备火力点的守备部队和一些炮兵分队,拥有火炮150门(岸炮34门),基地配属的航空兵有82架飞机。31日,苏军部队又有了增强:新组建的几个海军步兵营3500人,由舰队训练队,岸防学校与内务人民委员会一个学校学员组成;新罗西斯克撤来的海军步兵第8旅3500人以及从坚罗德地段撤来的多瑙河区舰队水兵营。

30日下午16时35分,海岸炮兵第54连向德军坦克纵队开火,揭开了这场250天保卫战的序幕。11月2日,德军接近前沿防线,海军步兵第8旅首先与敌激战,至11月10日,基本粉碎了德军准备窜入北部海湾的企图。此时,守军兵力已达5.2万人,装备火炮170门、飞机100架,将整个防区分为东南扇形区(即第一区,由步兵383团防守)、东部扇形区(即第二区,由步兵第172师2个团防守)、东北扇形区(即第三区,由夏伯阳步兵第25师与海军步兵第7旅防守)和北部扇形区(即第四区,由步兵第95师和海军步兵第8旅防守),海岸炮兵火炮45门(45-305毫米,末期达到105门;主要装备8门305毫米、4门203毫米、8门152毫米、12门130毫米、6门122毫米、4门102毫米和8门100毫米岸炮等),基地防空力量编制有高炮第61、62和122团以及3个高炮营,共有40个中口径高炮连(160门炮)、7个小口经高炮连(34门炮)、1个高射机枪营(高射机枪30挺)等。在激战中,苏军继续完善己方防线,又增修了60个炮兵火力点、220个机枪火力点,埋设了5.2万枚地雷。

黑海舰队参加城市保卫战的舰艇有战列舰1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9艘、扫雷舰4艘、潜艇1艘等。从10月30日起,舰队主力向高加索沿岸各基地转移,留下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以后又增派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与原先留下舰只组成固定的火力支援队。此外,舰队此时还有74艘干货船和16艘油船。

11月11日,德军发动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出动4个步兵师和1个加强摩步旅,在坦克150辆、飞机300架掩护下,主攻方向是第一扇形区的巴拉克拉瓦一线,但未得手。为了削弱城市防卫力量,次日,德军出动飞机百余架空袭在港内苏军舰艇,炸沉巡洋舰“红色乌克兰”号,炸伤正在修理的驱逐舰“完美”号与“无情”号,苏军仅击落敌机4架。16日,由于第51集团军刻赤的丢失,德军进攻兵力又得到增强,调来了第170步兵师。德军的第一次进攻维持了大概10天,只是在北面的杜万科伊楔入苏军防御纵深3-4公里,德军个别师的减员达到60%。本月作战中,苏军称空战击落敌机38架,地面击毁敌机54架;舰艇部队发射炮弹2340发,完成178个航次运输,撤走居民和伤员2.6万人,转运物资2.56万吨。

12月7日-12月13日,苏军将步兵第388师1.08万人以及补充分队0.6万人从高加索各港口调至该城。而德军也在积极筹划新的进攻。

德军空袭塞瓦斯托波尔,箭头所指为“红色乌克兰”号巡洋舰


12月17日,德军发动了第二轮进攻,第11集团军得到了第24、73步兵师以及罗马尼亚第1、4山地步兵旅的加强,有坦克150辆、飞机300架以及一些超重炮连担任掩护。德军出动第23、24、132步兵师与2个罗马尼亚步兵旅对第三和第四扇形区接合部实施主要突击,另各出动1个步兵师进攻第一和第二扇形区。

在主要突击方向,德军集中重兵进攻苏军海军步兵第8旅、步兵第95师步兵第241团与夏伯阳步兵第25师步兵第287团。苏军虽然英勇抵抗,但因为寡不敌众只能被迫撤退。之后苏军出动预备队骑兵第40师和步兵第388师投入战斗,依然没有扭转局面。20日,苏军在主要防御地区的步兵第25、95、388师以及海军步兵第8旅均损失惨重,被迫后撤。大本营随即责成方面军迅速派出援军。20日,黑海舰队司令亲自率领巡洋舰“红色高加索”号,“红色克里木”号,驱逐领舰“哈尔科夫”号以及驱逐舰“朝气”号和“贫农”号将独立海军步兵第79旅(0.4万人)从新罗西斯克运来,跟进的是运送给养和弹药的2艘运输舰以及一些扫雷舰;21日,又将步兵第345师从图阿普谢运到塞城。加上先前运抵的步兵第388师,本月舰队运送了3.4万人、坦克26辆、火炮78门、汽车178辆、物资2.3万多吨给城市保卫者,又运走了物资1.063万吨、伤员和平民13000人。

在12月份作战中,舰队的18艘舰艇(战列舰1艘、巡洋舰3艘、驱逐领舰2艘、驱逐舰7艘、扫雷舰4艘、潜艇1艘)提供了火力支援,消耗弹药5605发;而舰队航空兵则在空战中击落敌机18架。

为了扭转战场形势,1941年12月26日,苏军开始实施战争以来最大一次规模的登陆战:刻赤-费奥多西亚战役,战役目的是支援被围困的塞瓦斯托波尔,消除德军入侵库班河和高加索的威胁,并为尔后收复克里木半岛和乌克兰南部创造条件。

到1942年1月2日,苏军肃清了刻赤半岛德军,而德军第46、47步兵师和罗马尼亚山地步兵师集中在费奥多西亚以西,迫使德军不得不从塞瓦斯托波尔抽调第132和170步兵师前来增援。这样就牵制了德军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一部分兵力,从而消除了德军经塔曼半岛入侵高加索的可能。

在整个战役中,黑海舰队与亚速海区舰队主力积极配合外高加索方面军,出动了2.05万人,损失3674人(纯减员1906人)。这次登陆战役,就其参战兵力和兵器数量来说,是苏军在战争第一阶段规模最大一次登陆战役。苏军在一周作战中参战部队损失达41935人,损失坦克35辆、火炮133门、飞机39架、轻武器1.12万件,2艘巡洋舰被炸伤。

刻赤-费奥多西亚战役


1942年1月5日,为了将德军诱离克里木东部地区,舰队根据方面军指挥部命令,出动扫雷舰1艘、拖船1艘、护卫艇7艘运载登陆兵在叶夫帕托里亚(塞瓦斯托波尔北面,克里木西海岸)实施战术登陆。1月4日23时30分,舰艇从塞瓦斯托波尔出发,于1月5日晨3-6时在该地登陆,经过战斗,于11时几乎控制整个市中心。然而由于狂风等原因,苏军增援部队未及时赶到,德军迅速调集步兵第105团等部队实施反击,造成先遣部队1个海军步兵营700人全部牺牲(德军记录是上岸部队至少被击毙100人),另损失扫雷艇和鱼雷艇各一艘。

1月15日,苏军尚未做好进攻准备,而德军第11集团军却在2个步兵师加强下,展开反攻,伺机再次夺取费奥多西亚, 苏军克里木方面军形势急剧恶化。费奥多西亚再次失守,苏军被迫后撤。为了支援他们,苏军又一次实施了战术登陆。

1月15日 ,舰队出动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炮舰1艘、护卫艇6艘以及支援编队战列舰1艘、驱逐舰2 艘将山地步兵第226团(1750人,4门76毫米山炮)遣送到苏达克地域(费奥多西亚西面30海里)登陆。任务是夺取苏达克山谷并切断通往阿卢什塔、旧克里木和奥图兹的公路,以便配合第44与51集团军的进攻。25日,又出动巡洋舰1艘、驱逐舰1艘、扫雷舰1艘、护卫艇6艘在驱逐舰2艘、潜艇2艘支援下将山地步兵第544团(1576人)也遣送到该地域。但是,方面军部队无力转入进攻,致使登陆部队孤军奋战,仅少部分突围加入了游击队。1月18日,德军宣布占领港口,作战中俘虏苏军1万人,缴获坦克85辆、火炮177门。 而德军指挥官曼施坦因不久之后就在2月1日晋升为陆军大将。

战壕中的曼斯坦因


2月27日,苏军第51集团军(装备坦克199辆)继续向刻赤半岛的北部与塞瓦斯托波尔发动进攻,激战六天,终告结束。而德军第11集团军也得到了从西线调来的第28轻装师。3月13日,苏军集中第44和51集团军的8个步兵师、2个坦克旅(笔者注:苏军内部战史记载其中第51集团军配属4个坦克旅、1个坦克团又1个独立坦克营,拥有坦克172辆;在3月13-3月19日作战损失坦克157辆)从刻赤发起又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但仅在头三天中,就损失坦克136辆。3月20日,曼施泰因的坦克已损毁殆尽,步兵第42军也疲惫不堪,只得启用新到达的、毫无经验的第22装甲师(拥有坦克200余辆)实施反击。结果,反击失利。3月26日与4月9日,克里木方面军又发动两次进攻。最后一次进攻动用了6个步兵师和160辆坦克。然而,到那时为止,苏军己耗尽了全部进攻能力。此后,方面军不得不转入防御。在此期间,苏军又蒙受了巨大损失:4月24日,舰队航空兵司令奥斯特里亚克夫空军中将(6月14日被追认为苏联英雄)与海军航空兵代表科罗勃科夫空军少将遭空袭阵亡。

在顶住了苏军的数次进攻后,德军援军不断赶到。3月份,第28轻装师成为了11集团军的预备队,4月初,罗马尼亚第7军(辖第10、10步兵师)抵达刻赤半岛,5月份,第300喷火坦克营也到达了克里木前线。

此时,苏军在刻赤半岛局势愈发严峻。5月8日,德军发起对刻赤的攻势(德军代号“鸨”Bustard行动),苏军第44集团军当天就被突破5公里宽纵深8公里的地段。5月11日,德军已经合围了第47和51集团军的部分部队。苏军在抵抗8天后于5月16日刻赤失守,苏军尽管有优势兵力(笔者注:克里木方面军当时共有24.98万人,装备火炮3577门、坦克347辆、飞机400架;当面德军约20万人,装备火炮2472门、坦克180辆、飞机近400架)却不堪一击,仅坚持一周,损失高达176566人。德军宣布俘敌169198人,击毁和缴获坦克284辆、火炮1397门、飞机323架;而凑数的罗马尼亚第7军与第8骑兵师也宣称俘敌30800人,仅损失988人。在此期间,苏军曾做过尝试,5月10日,巡洋舰“伏罗希洛夫”号与2艘驱逐领舰、2艘驱逐舰准备载运增援部队赶来,可惜没有成功。

苏军战后总结道“。。。有一点非常清楚,就是在刻赤地区,我们没有建立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各集团军都是各自展开成一个梯队,在刻赤半岛上没有能够实行快速支援的预备队。因此敌人沿海岸实施的主要突击能够得逞。。”。

巡洋舰“伏罗希洛夫”号


5月27日-6月24日,舰队依旧将最后一批援军-海军步兵第9旅和步兵第138、142旅送至战场,但付出极大代价,仅6月上半月,就损失了运输船“格鲁吉亚”号、“阿布哈兹”号、“比亚韦斯托克”号与油船“格洛莫夫”号;最后只能出动潜艇运送补给,但它们又能运送多少物资呢?!在最后的日子里,城市保卫者竟然没有一昼夜所需的弹药基数。

苏军此时拥有10.7万人,装备火炮606门、迫击炮2000门、坦克38辆、飞机109架(可作战仅53架);认为当面敌军有20.4万人,装备火炮670门、反坦克炮655门、迫击炮720门、坦克450辆、飞机600架(笔者注:苏军对于对方空军实力的判断相当准确,德军第8航空军拥有14个大队和3个中队,飞机500架;另有“德国南方空军战斗集团”飞机97架)。此时,苏军守卫部队具体分配是,第一扇形区由步兵第109和388师防守,防御正面7.5公里;第二扇形区由步兵第386师和海军步兵第7、8旅防守,防御正面12公里;第三扇形区由夏伯阳步兵第25师和海军步兵第79旅第2、3团防守,防御正面8.5公里;第四扇形区由步兵第95和172师防守,防御正面6公里;预备队有步兵第345师、步兵第308师1个团、1个地方步兵团和2个独立坦克营等。

进攻之前,5月20日-6月7日,德军进行了长达18天的炮兵与航空兵火力准备,平均每天投弹近6000枚,特别是6月2日-6月7日,德军共发射炮弹1.3万多发,投弹5.8万枚。

苏德双方的宣传画


6月7日凌晨,德军开始了进攻。这一次的主攻方向仍然是第三和第四扇形区的结合部。苏军夏伯阳步兵第25师与步兵第172师与敌展开激战,麦肯齐耶瓦山车站数次得而复失。

6月17日,敌军迫使第四扇形区的苏军守军后撤4-5公里。19日,突破了戈兰季亚地域的北部海岸。当天,德国空军几乎倾巢出动,对城市投下了5000枚爆破弹与25000枚燃烧弹。20日,第四扇形区的部队开始渡过北湾向城南撤退。而第一和第二扇形区的部队也被迫退向因克尔曼高地。苏军防御部队损失惨重,6月20日,防区作战汇报中写道:“步兵第39师几乎损失殆尽,有的团仅剩百余人,有的还少于此数。北部工事由主基地岸防工兵营混成连守卫,步兵第95师的炮兵部队与在工兵码头的高炮部队弹药已经耗尽但没有地方可以领取。海岸炮兵第20连的4门180毫米岸炮仅有1门尚能使用,但弹药消耗殆尽……”

6月29日,局势急剧恶化。防区司令向总部发出了电报:“敌人从北区突入舰艇区。战斗已属巷战性质。剩下的军队,虽多数英勇的战斗着,但已十分疲惫。敌人的空军和坦克的压力急剧增大。考虑到我们的射击威力已严重下降,应当预计到,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多只能坚持2-3天。。。”。30日,苏军防守部队仅剩下步兵第109师(0.2万人)、步兵第142旅(0.15万人)以及各防区残部组成的4个混成营(0.2万人)。当晚,宣读了大本营关于停止保卫战的决定,随后防区指挥部在当晚24时向总部发出了最后一份电报。之后苏军打光所有弹药,炸毁部分火炮,分路突围。坚守在赫尔松涅斯角的步兵第109师余部在师长诺维科夫少将带领下准备突围到高加索,不料遭到德军围攻,包括师长在内人员大多被俘。其他部队一部分人员在7月1日由2艘潜艇、2艘扫雷艇以及3艘护卫艇接出,其他人员则持续战斗到7月9日。而航空兵也在当天大部转场到塔曼半岛,只有10架飞机留在了城市。

苏军在整个250天战役期间损失200481人(纯减员156880人);舰队为此损失了1艘巡洋舰、1艘驱逐领舰、8艘驱逐舰和10艘潜艇;仅在6月份,舰队就损失了驱逐领舰1艘、驱逐舰3艘、潜艇4艘,使得舰队元气大伤。而德罗军的损失是35559人-其中罗军8454人(笔者注:按照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有学者判断德军实际损失6.6万左右,而罗军损失约0.9万人)。

战后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岸炮阵地


这次保卫战的失败重点还是在于黑海舰队积极性不够,可能出于保护大型水面舰只的思想,同时缺乏空军的积极支援,使得守军缺少兵力与弹药的补充。


荣华之武器堂


俄罗斯在两次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都显示出了无所畏惧的勇气。可是由于指挥不当,寡不敌众,最终两次防御战均以失败落幕。

英法联军登陆


撤退的苏军与群众


英法联军军官

在历时349天的第一次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中,当时塞瓦斯托波尔城的守军大约有七千余人,而英法联军大约6.7万余人,俄军在托特列边工程师的指导下,修筑工事20处,布设了341门火炮。英法联军抵达后,计划在海陆军的猛烈炮火支援下攻占塞瓦斯托波尔南区。不料塞瓦斯托波尔的俄军采取先发制人战术,率先以猛烈炮火轰击英法联军,在俄军密集炮火攻击下,英法联军舰队受损严重。暂时撤离了塞瓦斯托波尔。随后俄军乘势出击,可是由于俄军在对当地地形不熟悉的情况下贸然进逼,而且战前遭遇连日大雨,导致火炮行进呆滞,炮兵未能及时发挥作用。此时俄军又选择地形狭窄的阵地进行作战,因此人员密集堆积,成为了英法联军炮火下着重打击的目标。此后数次战役以后,塞瓦斯托波尔俄军在得不到支援的情况下继续负隅顽抗。在英法联军的不断进攻中,防御设施被破坏的愈来愈严重,守军人力不足进行修复。最后俄军放弃塞瓦斯托波尔南区,利用浮桥和船舶在夜间向北区转移。战役以守方失败告终。在此次战役中,俄军伤亡人数大约10.2万人左右,而英法联军伤亡人数大约7.3万余人。尽管英法联军在人员、武器的数量上占尽优势,但俄军的顽强战斗精神也使得攻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二次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被德军摧毁的苏军炮台



二次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示意图

在第二次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中,德国和罗马尼亚王国共组织了第11个师共35万人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当时苏联南方面军下属的黑海舰队,独立滨海集团军,第51集团军23个师约有27万余人。德军在战役中投入了庞大数量的重炮部队,对塞瓦斯托波尔多个要塞阵地进行了猛烈炮击。还歼灭了前来支援的苏军第44、51军等部队。最终导致塞瓦斯托波尔因后援不济寡不敌众而失陷。根据参与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的苏联老兵巴让诺夫所撰写的回忆录《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描述,德军在截至1942年6月20日时已向塞瓦斯托波尔城内投掷超过15000吨炸弹,这已经是其全部的弹药储备量,28日和29日,德军还以两个师包抄苏军后方。此外还组织俄裔反苏人士渗透到塞瓦斯托波尔市内进行间谍活动,为轰炸机指引目标。德军并不想卷入巷战,而是利用强大的火炮攻势和飞机轰炸瓦解市内的苏军抵抗。至6月30日,苏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从塞瓦斯托波尔撤出。曼施坦因战后在回忆录中写到:“德军在整个‘二战’期间都未采用过像塞瓦斯托波尔那样密集的火炮轰击。”第二次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历时250天。苏军在当时处于德军猛烈炮击四面合围的情况下,长期坚守顽强抵御,这一作战范例已被载入世界军事史册。


用户76040114558


两次保卫塞瓦斯托波尔的战役都以失败告终,两次失败是有不同点的。沙俄那次是国力问题,苏联那次则是被困到死无力回天,因此两者不能同日而语。不过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塞都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投入战斗的。1854年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期间,俄军从总体上已经失去了制海权,联军已经控制了黑海,不过俄军通过沉船封锁了港口,并且水兵携带舰炮上路防御。

在战役最初阶段俄军实际上并没有完善的体系,塞城城外的堑壕等一系列防御体系是边打边修的。不过俄军在劣势兵力条件下通过顽强而灵活的战术给联军制造了巨大的伤亡。另外在此战役期间塞瓦斯托波尔始终没有像下一次那样几乎被彻底封锁。联军的最大优势是装备领先俄军一代,并且控制了黑海,在火力上对俄军构成了优势,本质是沙俄在国力上落后于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次塞瓦斯托波尔守了349天。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塞瓦斯托波尔总共坚守了250天,这一次战役也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始的。虽然看起来塞瓦斯托波尔的防御是严密而完善的,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驻守的部队有数万人,为他们提供弹药和其他补给是一个可怕的问题,孤悬海外的塞城仅能通过海运和空运获得补给,但空运效率太低,海运虽然能补充较多的物资,但很容易遭到德军的轰炸。


军情瞭望台


主要原因是克里米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所决定的。克里米亚实际是半岛,但只有一条狭长的地域与大陆连接,实际和岛屿差别不大了。谁控制这狭窄的通道也就控制了克里米亚地区的生命线。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在二次克里米亚战争中,谁能控制唯一的通道就出于主动地位,防守方要获得增援与补给非常困难,只能通过海上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