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SKS步枪比SVT步枪有何先进之处?

杨先富762

SVT是“托卡列夫自动装填步枪”(Samozaryadnaya Vintovka Tokareva)的缩写,由著名的苏联轻武器设计师托卡列夫设计,而SKS半自动步枪由俄罗斯著名武器设计师西蒙诺夫设计。

SKS是“西蒙诺夫自动装填卡宾枪”的缩写,俄语是“Самозарядный карабин системы Симонова”,拉丁化后是“Samozaryadnyj Karabin sistemy Simonova”,所以简称为SKS。

托卡列夫和西蒙诺夫在1938年就竞争过苏联红军的半自动步枪的设计,最终托卡列夫的SVT38击败了西蒙诺夫的AVS36,而西蒙诺夫在1941年设计的SKS最终还是在自动武器服役的大浪潮下进入了苏军部队服役了几年,虽然晚了几年也算是取代了SVT,报了个小仇。

SVT与SKS都是用短行程导气活塞原理的步枪,SVT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的优点是刚度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勤务性也比较好,但由于枪机单面受力以及开、闭锁时的碰撞,对连发射击精度会有一定的影响。但SVT作为半自动步枪,这方面的影响并不大。SKS的击发机构属于击锤回转式,由击锤、击锤簧、击针、击针销(装于枪机上)等组成。发射机构由阻铁、阻铁簧、扳机、扳机簧、扳机轴,扳机连杆、不到位保险、单发杆等组成,并结合在发射机座上。

而在维护方面,SVT稍显复杂,分解过程麻烦,以至于受教育情况良好的海军士兵喜爱SVT,而由大量农民组成的陆军则不喜欢这款步枪,而SKS则简单得多,甚至枪托内部有一个装着清洁工具的储物桶。

总的来说,SKS比SVT更简单好用易维护,中间威力步枪弹也比7.62x54R更好用,但取代SVT的SKS总体来说并不算先进了多少,因为这两款步枪最终都被先进的AK47取代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轻武器文化。


轻兵器爱好者

说起苏联SVT半自动步枪,国内军迷可能普遍都有所耳闻,作为与M1加兰德,G11同时期的半自动步枪,SVT同样比较有名。在苏德东线战场上,德军狙击手常常将手中的98K狙击步枪换位缴获的SVT半自动步枪,说明该步枪在拥有半自动步枪射速的同时,在精准度上同样不输于栓动步枪。

(SVT半自动步枪本尊)

但二战结束后,苏联在列装AK47前,还曾尝试过列装另外一款半自动步枪,这就是SKS半自动步枪。没错,也就是当下热门吃鸡网游中经常客串“低端连狙”的SKS。在中国,它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儿子”——56式半自动步枪。

(加装了瞄准镜的SVT半自动步枪)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研发出了SVT这样的半自动步枪,又为何还要赶在AK47前试装SKS半自动步枪呢?首先主要应急需要,在上世纪50年代末AK47成功被选为苏军制式装备后,却在枪械统筹生产中出现了问题,没办法,便只能用当时批量生产没毛病的SKS步枪顶上了。

(SKS半自动步枪本尊)

而SKS半自动步枪作为苏联半自动步枪的尾音,与其前辈SVT相比,自然有其先进之处。其一便是其使用弹药为中间威力弹,即二战后苏军开发的新弹种M43。该弹威力适中,同时后坐力小,故而使SKS的射击精度要比SVT高。而实际上日后的AK47也是使用M43中间威力弹的。

(经过了“现代化”改造后的SKS步枪)

再而,SKS整体枪支设计更加简单,不仅生产,就是士兵保养维护起来也更简单,看看她的中国血脉56半就知道了。而SVT结构复杂,枪械内部有很多的细小部件,维修起来非常麻烦。而在二战期间,SVT的主要装备部队也只是文化水平很高的海军陆战队部队,一般的苏军部队,少见SVT的装备。

军情解析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欢迎大家关注提问,提供更多的军武科普。


军情解析

二把枪械研发的时代背景不一样,SVT是二战时的产物,研发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步兵班的火力,当时苏联步兵装备的是莫辛·纳甘栓动步枪,5发弹仓供弹,火力偏弱,发射速度慢。

而SVT是半自动步枪,与莫辛·纳甘栓动步枪明显存有技术代差,10发弹匣供弹,既提高了弹容量,又提高了发射速度,增强了步兵班的火力。

(莫辛·纳甘栓动步枪)

由于SVT是半自动步枪射击精度高,苏军又将其装上瞄准镜,大都当作前线狙击步枪使用。

SKS步枪,虽然研发于二战时期,但却已经参考了德军为MP44突击步枪专门研制的中间威力步枪弹,于1946年设计定型,装备了苏联军队。

SVT全枪长度为1.226米,SKS步枪全枪长1.02米,长度较SVT有所下降,苏军用此枪取代了大量的既长又笨重的莫辛·纳甘栓动步枪以及SVT半自动步枪。

(SVT半自动步枪)

SVT与SKS两把枪,相同点都是半自动步枪,所不同的是SVT是10发弹匣供弹,而SKS是10发桥夹弹仓供弹。

SVT发射7.62×54毫米1908式凸缘大威力步枪弹,而SKS则发射专门研制的7.62×39毫米中间威力步枪弹。

7.62×39毫米中间威力步枪弹,是一种新型枪弹,尽管口径与1908式凸缘步枪弹相同,但长度和装药量有所缩减,成了战后突击步枪新型发射弹药,威力较之7.62×54毫米弹丸有所下降。

(SKS半自动步枪)

但随之而来的是枪械后座力降低,射手容易掌控,射击精度提高,枪械重量下降,事实上大威力步枪弹,一直就存有威力过剩的问题。

而且7.62×39毫米中间威力步枪弹发射药污染降低了,二战时期的SVT半自动步枪,发射药污染较重,对枪械保养擦拭等带来麻烦,所以前线使用SVT的士兵对其评价不高。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首先,SVT长度过大,1944式卡宾枪的出现已经说明了部队对长度较短的步枪的需求。其次,中间威力弹有轻便,便宜,减少资源浪费,对于新兵更好操作等好处,对于一种给普通步兵的武器配给的弹药,中间威力弹明显更合适一些。还有,受制于瞄准设备和战术,普通步兵使用的步枪基本上也都在200米内进行射击(例如抗美援朝的张桃芳就是个例子),在这个距离上使用全威力弹和中间威力弹效果都差不多,要是DMR或MG的话,有战术上的要求和一定的瞄准设备支持,要求在600米左右也要有一定效果,使用全威力弹是很好的选择,但作为普通步枪的子弹,中间威力弹就够用了 最后,SKS是战后产物,即使是在大战末期实力达到巅峰的苏军,在装备体系上还很不完善,因此战后在军事学术和装备体系上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SKS服役没几年就被AK替代了,因此SKS也有作为一个中间威力弹试验平台的嫌疑,毕竟MP44的短弹使用的效果也很不错,对于能够改善班组火力结构的中间威力弹,苏军无疑是喜欢尝试的,如果中间威力弹最后实际使用效果真不逊于全威力弹,而前面又说到中间威力弹有那么多的优势,那随着这股浪潮,苏军无疑会换装用中间威力弹的自动步枪 至于保养问题,我觉得问题倒是不大,因为到和平年代,苏军有绝对的能力培训在装备保养等各方面素质都十分合格的士兵,不像在41-43年会拉到那么多素质低下的兵员(事实上,在我看来3个月的高强度训练足以让一名士兵学会保养他的步枪了,尤其SVT的可靠性似乎也没差到哪里去)。用SKS全面代替SVT和莫辛只能说明中间威力弹和SKS的表现比全威力弹和SVT的表现更好些



雪拥蓝关马不前123

SKS步枪和SVT40都是半自动步枪,但是两者使用的弹药不同,很多具体设计也不同。



SVT40半自动步枪是在二战之前苏军就研发的半自动步枪,使用的是7.62X54毫米弹,射击时后座力较大。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SVT40半自动步枪结构较为复杂,维护较为麻烦,因此产生了两极分化的评价。很多普通部队认为其可靠性差,而像海军陆战队、近卫军部队等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部队,就能妥善使用这种武器,并认为其很优秀。

最终SVT40半自动步枪停产,苏联全力生产莫辛纳干步枪。而后来苏联人研发了7.62X39毫米M43弹,是一种中间威力弹药。此时SKS半自动步枪开始研发,并在战后诞生。




SKS步枪相对来说,更加可靠易用。维护简单、操作简便,而且由于使用的是中间威力弹,所以射击时更容易控制。很多人可能觉得SKS使用的弹药威力不如SVT40,但是在常见交火距离上,SKS的弹药其实是足够使用的。




后来,苏联新研制的AK47投入使用,SKS半自动步枪被打入冷宫,迅速被取代。但是其在很多国家中依然发挥了很大作用,被多个国家仿制,包括中国、越南等国也装备使用了很长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