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個養子幫朱元璋打下江山,明朝建立後卻不允許姓“朱”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大明朝正式建立。

朱元璋不過是貧苦的牧童出身,還當過和尚,憑什麼能夠和當時混戰的軍閥一決高下呢?除了郭子興的提攜和自身的天分之外,朱元璋還有一個絕招,就是認了很多養子。

歷來走上帝王之路的人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出身好,生來就是皇帝;另一種就是出身低微,但是特別會籠絡人心,朱元璋就是後者。

二十多個養子幫朱元璋打下江山,明朝建立後卻不允許姓“朱”

在籠絡人心這方面,朱元璋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

劉邦籠絡人心無非是稱兄道弟,曹操劉備也是走的這個路子,但是朱元璋不僅和手下稱兄道弟,還認了很多幹兒子。

這些乾兒子個個都是打仗高手,雖然不是朱元璋親生的,但是他視他們如己出,情感相當深厚。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多個養子,大部分是孤兒,由馬皇后撫養長大。

二十多個養子幫朱元璋打下江山,明朝建立後卻不允許姓“朱”

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智慧,自小無依無靠的他深深地明白,只要給這些孤兒一絲光亮,自己就是他們的太陽,這些人必定會為自己捨生忘死

事實證明朱元璋是正確的,這些孩子在朱元璋對抗陳友諒,討伐張士誠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們一個個驍勇善戰,不怕犧牲,都是當世赫赫有名的將領,為朱元璋打下了半壁江山。

二十多個養子幫朱元璋打下江山,明朝建立後卻不允許姓“朱”


在攻佔了南京登上了皇位之後,朱元璋給了活下來的養子們很高的地位。有的甚至和開國功臣徐達並列為“六王”之一,其餘的也都封侯拜相。

但是朱元璋後面做的事情,讓他們很不解,那就是朱元璋逼迫這些養子改姓。他們不能再跟著朱元璋姓朱了,而是要改回原來自己的姓氏,這一點看似無情,其實包含了朱元璋最大的溫情。

歷史上認養子的並不只有朱元璋一個人,只是朱元璋的養子數量是第一的。

二十多個養子幫朱元璋打下江山,明朝建立後卻不允許姓“朱”

三國時期的劉備也有一個養子叫劉封,兩個人一樣是情同父子。但是後來劉禪要繼位,劉備只能殺死劉封,以鞏固劉禪的地位,著名的十三太保也是同樣的結局。

朱元璋很顯然吸取了這些人的教訓,極力避免養子外戚和自己子孫的短兵相向。

於是,他一方面對養子們進行了報答,另一方面也將養子們從漩渦的中心轉移出去。

這些養子都明白朱元璋的苦心,紛紛改回了自己原來的姓氏。

二十多個養子幫朱元璋打下江山,明朝建立後卻不允許姓“朱”

其中有一個人的情況尤為特殊,他並沒有改回父母的姓氏。

但是他是最終得以保全的一個養子,他的後代為明朝效忠長達二百七十年之久,直到吳三桂延清兵入關,南明小朝廷滅亡。

這個人就是雲南王沐英,一開始叫作朱英。

沐姓並不是他父母的姓氏,而是朱元璋賜姓。沐英這個人從小父母雙亡,他也不清楚自己原來姓什麼,因此朱元璋問他的時候,他只是回答:“我是您的兒子,永遠沐浴您的恩德。”

如此幾番問答,朱元璋決定給他賜沐姓,就是取永沐皇恩的意思。沐英被任命永遠鎮守雲南,他的後代世襲雲南王。

二十多個養子幫朱元璋打下江山,明朝建立後卻不允許姓“朱”

沐英其人忠勇無比,將當時的雲南治理得井井有條,他也是結局最好的一個養子。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去世,沐英哭到吐血;洪武二十五年,朱標太子病逝,沐英悲傷過度,隨後離世。朱元璋感嘆他的忠心孝悌,給了他很大的榮譽。

可以說,朱元璋的養子們,結局都不是很好,只有沐英一人活得最久,死後榮譽最大,後代沐浴明朝皇恩長達二百七十年之久。

公元1661年,吳三桂率兵追殺逃亡緬甸的永曆帝,沐英子孫為了保護皇帝全部殉國。

二十多個養子幫朱元璋打下江山,明朝建立後卻不允許姓“朱”

緬甸國王迫於壓力,交出了明朝最後的血脈,明朝正式滅亡。

縱觀朱元璋與這些養子之間的故事,到底是相互利用還是相互扶持,其中的原因恐怕誰也說不清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