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那些奇特的節日—筷子節


筷子節是日本的民俗節日之一。時間在每年的8月4日。由學者本田總一郎發起設立。在筷子節這一天,通過舉行供奉筷子的儀式,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人們服務。

日本的那些奇特的節日—筷子節


中文名日本筷子節

筷子節(ChopsticksDay)在每年的8月4日,是日本的民俗節日之一。

titlename筷子節由一位名叫本田總一郎的學者發起,目的和宗旨是為了感謝筷子成年累月、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服務,保持和發揚筷子精神。每年的8月4日,日本一些地區的人們會舉行供奉筷子的儀式共同慶祝這一節日。

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和韓國等亞洲國家,都以筷子為餐具。筷子,這種輕巧的餐具,起源於中國,1300餘年來,筷子文化的軟硬體都有不少的變化。“箸”這個戰國時代便和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古字,至今仍通用於日文中。

談到日本文字,不能不談談進餐前後的獨特表達方式,日本人在動用筷子前必先說聲“領受了”,餐後放下筷子則說“蒙賜盛饌”,這些充滿宗教感情的話語,實為感謝我們從山、海採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賜。

筷子節是日本的民俗節日。在每年的8月4日。日本人在動用筷子前必先說聲“領受了”,餐後放下筷子則說“蒙賜盛饌”,這些充滿宗教感情的話語,實為感謝我們從山、海採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賜。據說有位叫本田總一郎的學者,為感謝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效勞,建議將每年的8月4日定為“筷子節”。這位學者的倡議,立即得到人們的熱烈響應。用戶筷子節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人們服務。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筷子的作用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從日本和西方飲食文化的比較角度看,日本的筷子與西洋的刀叉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在於二者皆是進餐的用具,不同在於前者還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載體。筷子,這件小小的餐具,魔力般的印在日本人民的心中的。這無論在物質生活或精神文化領域,都有奇特的影響。

來歷

據說有位叫本田總一郎的學者,為感謝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效勞,建議將每年的8月4日定為“筷子節”。這位學者的倡議,立即得到人們的熱烈響應。1980年8月4日,“保衛日本的節日之會”分別在東京赤坂的日枝神社和新瀉縣三條市的八幡神社舉辦了供奉筷子的儀式。這一天,人們載歌載舞地慶祝這一莊嚴神聖的節日。從此,日本有了個“筷子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他們服務。農村在播種、插秧、收穫、生日或婚嫁的喜慶的筵席上都得要換上新筷子,以表愉悅之情。

在日本奈良時代編纂的《古事記》中,就有關於筷子的記載,那時的筷子不像今天這樣的兩根細棍,16是將削細的竹子彎折成鑷子狀使用。平安時代,在“大嘗”和其它宮廷儀式上使用竹筷;在祝賀生日或民間節日儀式上,普遍使用柳筷;八月十五日賞月的宴會上使用獲筷。1986年,東京江戶川區唐泉寺更恢復“箸供養”儀式,感謝支撐飲食生活的筷子,祭祀已被採伐的森林,處處顯示出日本人對筷子的深厚感情;然而,現今飲食習慣日趨於西化的日本國民,其孩子已經越來越不很好地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了。現今日本人不僅消費筷子的數量大,而且對筷子的要求也高。本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飲食業的發展,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急劇增長。對此,日本有關部門曾估算1987年全國消費的一次性筷子約205億雙,若摺合成木材,相當於41萬立方米,可建造和式標準住房2萬套。引人注目的是,日本人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新潮曾提出異議。它不但浪費了大量木材,也汙染了環境,其主張是不足稱道的!

1984年,一個稱作“思考一次性筷子”的群眾組織宣告成立,它呼籲人們養成自備筷子用餐的習慣。該組織的一位負責人指出,人們只有從自帶筷子用具這種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步增長愛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意識。進入1991年,日本福崗市就決定不再使用“用後即丟”的木筷子。市長桑原說:“用方便筷子,就像把寶貴的天然資源丟棄一樣。這充分說明日本人重視筷子,從使用筷子這一角度,探索節約資源和減少環境汙染的意識。

習俗

titlename在筷子節這一天,人們舉行供奉筷子的儀式,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載歌載舞地慶祝這一莊嚴神聖的節日,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人們服務。

參加這種儀式的有筷子生產商、經銷商、飲食業經營者和一些群眾,在儀式的最後會把成萬雙以前使用過的筷子焚燒,作為供奉。農村在播種、插秧、收穫、生日或婚嫁的喜慶的筵席上都得要換上新筷子,以表愉悅之情。

日本人在動用筷子前必先說聲“領受了”,餐後放下筷子則說“蒙賜盛饌”,這些充滿宗教感情的話語,實為感謝人們從山、海採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