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年收11億,虧10億,“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可能要“涼涼”

荔枝:年收11億,虧10億,“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可能要“涼涼”

荔枝: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

一首“涼涼”,送給“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荔枝LIZI可能為時尚早,但近期種種跡象表明,荔枝的狀況並不樂觀。

01

不久前,曾經由胡一天代言的音頻平臺荔枝,發佈赴美上市後第一份財報:2019年營收11.81億(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7.8%,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東的淨虧損10.73億,同比擴大虧損78.9%。截至2019年09月30日,荔枝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為-5756.2萬元,這說明,儘管上市融到了資金,也不能解決荔枝經營現金流短缺的局面。截至2019年12月31日,荔枝財報總資產1.41億,總負債1.92億,資產負債率136%。荔枝在2020年剛剛在美股上市,就遭遇美股熔斷五次的暴擊,荔枝真是生不逢時,截至3月20日收盤,荔枝的市值只有2.96億美元,較上市以來暴跌近4成。

巨大虧損、負現金流、超高負債、市值暴跌,招招玩的都是心跳啊。荔枝會“涼涼”嗎?請看下面分析:

荔枝:年收11億,虧10億,“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可能要“涼涼”

荔枝: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

02

荔枝上市路演給出的“七大投資看點”,分別是國內排名靠前的在線音頻娛樂平臺、數量龐大且忠誠的用戶規模、用戶導向的系統支撐、戰略佈局“AI+語音直播”、優質的UGC內容產出、技術和大數據支持、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以及“商業變現”的多元探索。

說得挺好,但從荔枝財報看,主營收入來源非常單一,光在線音頻娛樂版塊(即直播打賞)佔到總營收的98.66%,收入3.60億。而播客、廣告和其他收入僅為490萬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再來看下荔枝同行競爭對手們的商業模式:

喜馬拉雅主打KOL引導知識付費,在廣告、智能硬件、付費增值服務、粉絲經濟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商業變現較為多元。

蜻蜓FM的商業模式是粉絲經濟以及運營商進行內容合作,從運營商的合作內容中抽成獲利,本質上屬於付費增值服務。

荔枝:年收11億,虧10億,“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可能要“涼涼”

荔枝: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

與喜馬拉雅和蜻蜓FM相比,荔枝的商業模式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粉絲經濟,比如,虛擬禮品、用戶打賞。但音頻領域相對直播、短視頻而言較為小眾,用戶規模並不是很大,一旦用戶規模遇到天花板,營收就會停止增長。

荔枝在變現模式單一、用戶付費率比較低的情況下,營收的增長只能長期與用戶規模的增長高度綁定。但這種依靠付費用戶數量拉動的商業模式,不僅加大了荔枝的成本、費用投入,導致虧損額年年擴大,並且讓負債高得離譜。這樣玩法,真的是很危險的。

03

從上述分析荔枝的商業模式,及財報數據綜合分析來看,荔枝明顯在用“犧牲利潤換取收入增長”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這種模式最早是百度的董事長李彥宏提出來的,但在當時卻被小米的雷軍發揮到極致。

2011年,小米手機剛問世時才賣1999元,而那個時候,與小米競爭的其他品牌手機都賣5000元左右。小米手機採用“打五折”的銷售策略,一下子就賣得很火。當時,小米手機基本上是不賺錢的,但剛開始“打五折”的那批手機只有30萬臺不賺錢,後面賣了很多臺就開始賺錢了。

荔枝:年收11億,虧10億,“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可能要“涼涼”

荔枝: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

小米的這個商業邏輯是:從最開始的沒有利潤、不賺錢,先擴大銷售規模,到後來的銷量達到盈虧平衡點後就開始賺錢。現在看來,荔枝的商業思維應該就是這樣的,但當時小米的現金流是把握得非常好的,而現在荔枝的現金流卻頻頻告負,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啊。

所以,在保持現有單一模式收入持續增長的同時,必須尋求多種模式的商業變現途徑,是荔枝當前最重要的核心戰略。千萬不能只顧著擴大規模、佔領市場份額,而忽略了現金流的重要性,萬一資金鍊斷掉,那可真的是“涼涼”了。

本文中圖片、數據等都是根據荔枝公司發佈的財報等公共性資料整理而來,所有圖文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採用本文任意信息進行的任何行為,本人都不承擔任何責任。

荔枝:年收11億,虧10億,“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可能要“涼涼”

荔枝: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