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周易》中國哲學生態觀啟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描繪了一幅宏偉藍圖,而且為實現這一藍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新舉措。作為中國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麗中國”被定義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目標。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不但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成為中國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貢獻。

錦繡中華大地,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家園,孕育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造就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正是這與現代生態文明相契合的生態智慧,指導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在開發自然、保護自然中繁衍生息,使中華文明經久不衰。當前,面對全球氣候變化以及金融和生態危機的嚴峻挑戰,探討如何繼承和發揚中國哲學生態觀,豐富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天人合一”:《周易》中國哲學生態觀啟示

天人合一思想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思維的主要特點就是始終把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與自然世界緊密相連。認識自然,依靠自然,尊崇自然,與自然為鄰為友,相感相通,和諧相處,這是中華民族的價值傳統。就一定層面來說,整個中華文化正是在這一價值基礎上派生出來的,“天人合一”正是中華文化的根本特徵。

《周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天人合一”思想在其中得到較全面的闡發。《說卦傳》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

《周易》的“天道·地道·人道”為一體的“三才論”集中體現著“天人合一”的思想。“三才論”包含著兩個層面,第一層:《周易》提出“形而上者謂之道”、“一陰一陽之謂道”(《繫辭上》),即強調陰陽之道是宇宙自然化生萬物的本體本原,旨在說明人是宇宙萬物中之一物,是天地化生而成的。因此,人類生活要服從宇宙自然的普遍規律。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 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 萬國咸寧。” ——《乾·彖傳》

這從天道引申為人道,從理論上揭示了自然規律是社會生活中倫理規範的最終價值依據,從道德的層面要求人類社會生活應順應自然規律,而不能為所欲為。

“天人合一”:《周易》中國哲學生態觀啟示

《周易》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內涵,既是中華民族在實踐中對宇宙自然本質的理性認識,也是中華倫理學的思想基礎和總原則,《周易》的道德原則,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範,更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道德規範。

“天人合一”:《周易》中國哲學生態觀啟示

協調發展原則

在《周易》看來,“善”是宇宙自然之道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人在追求宇宙自然至善的過程中,完成了對自身的追求,把握自然規律也就是實現對自我的佔有和開發。《周易》的這一思想被後來的孟子得到集中闡發,他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認為“天”是造化生命的源頭,要通過“盡心”去體察宇宙化生的奧妙,完成對人性的認識和提升,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盡心”不僅僅是心理意識的活動過程,更是在心理意識的支配之下見之於行動的過程。

“天人合一”:《周易》中國哲學生態觀啟示

《周易》認為天人同元、同構、同序。《序卦》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又男女。”這說明人與其他萬物一樣都是天地的產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破壞和毀滅自然也就是在毀滅和破壞人類自身的根基。違背自然節律同時就是對人類正常生活的背叛。因而,處理天人關係,不僅要有科學的嚴肅性,更要有道德的自覺性。由此,《周易》在天人合一的基礎上提出了協調發展原則。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文言傳》

這段話是解釋乾卦九五爻辭“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中“大人”這個概念的,實際上闡述了人從主觀上能夠與天即自然界達到和諧一致的觀點。所謂“先天”,即為天之先導,在天未發生變化之前就加以引導;所謂“後天”,即遵循自然的變化規律,順應天時而動。“與天地合其德”,正是人與自然界的互相適應與高度協調。

“天人合一”:《周易》中國哲學生態觀啟示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十八大報告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由“四位一體”拓展為“五位一體”,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充分肯定其戰略地位,使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一項具有內涵和意義的事業,追古溯今,我們不難發現,《周易》中蘊含的人與自然關係的基本原理、從宇宙整體出發探求人與自然運行的規律的方法論原則對我們從宏觀上整體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具有重要啟示。

  • ①尊重自然規律,做到知畏統一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條件就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前提則是認識自然。因此,需要“知天”與“畏天”統一。《繫辭傳上》曰:“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這不單體現古人對天地法則的認識,還說明了他們對天地四時的崇敬與畏懼,人事的變通必須遵循宇宙自然的規律。“知天”是指人對自然規律的把握;“畏天”是指尊重自然並順應自然規律。“知天”與“畏天”統一才能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從人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空間出發,調整空間結構,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子孫後代留下美好家園。

  • ② 開展環境科普,形成良好社會氛圍

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是科普工作基本的永恆主題。提升公民的環境科學素質,對於倡導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生態環保知識的普及,提升公民的環保素質,使公眾從瞭解、掌握相關知識,到提升生態價值觀念,最終自覺參與環境保護,是有效實施國家環境法律和政策、保護自然生態、防範環境汙染的一項基礎性工程。科普工作中既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科學精神和道德、價值觀念的培養;既要從孩子抓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又要重視對成年人的宣傳和教化;既有轟轟烈烈的形式,但更多的是採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

  • ③轉變思想觀念,發揮主觀能動性

《繫辭傳上》曰:“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聖人用《易》來認識世界,根據客觀情勢,審時度勢,使自己的行動符合客觀規律。因此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環境科學知識的宣傳普及,更重要的是

個人價值觀念的轉變。生態文明建設不能缺乏主體,這個主體就是我們每個人,我們每個人作為具有獨立人格意識的主體,要樹立自覺意識,充分發揮人的主體性地位。自覺轉變對經濟與環境關係的認識,把經濟看作是環境的一個子系統,使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環境可承載和資源可持續的基礎上。要轉變生活的價值目標,樹立一種以適度節制物質消費,避免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有利於健康,有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崇尚自然和保護生態的生活理念。要重視發揮能動性,恢復被破壞的環境,加大生態系統和環境的保護力度,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在實現發展的同時維持生態平衡。

  • ④順應自然規律,建立合理制度

“天人合一”不是盲目地合於“天”,而是在認識天道之後,將天道引申到人道,這樣遵循一定的規律,人的行動才可能取得成功。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我們也強調要尊重客觀規律,建設生態文明重要的是改變我們不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轉變觀念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但現實是,決定人們行動的不僅僅是理念和認識,還有利益驅使和外部環境的壓力。這就需要有制度的安排。人的行為必須符合自然客觀規律,只有依據客觀規律,才能建立正確的生態文明制度。我們既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停止發展,也不能盲目發展而忽視自然,要將二者統一於人的實踐活動中,實踐遵循了一定的客觀規律則必然能合乎目的性,這也意味著自由活動的實現。這裡政府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其中制度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是,如何兼顧局部和整體、近期和遠期、少數人和多數人的利益,選好平衡點。

  • ⑤促進人、自然、社會三者和諧統一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被列為五位一體總佈局,強調的是人類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時所應達到的文明程度,其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我們說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實質是人與人、人與社會及人自然三者的和諧統一,如何才能做到呢?《周易》“天人合一”以“仁”為性,啟示我們應注重內在品行修養,以“仁”對萬物。我們也應有“愛人利物之心”,提倡“泛愛生物”和“仁愛自然”。

“天人合一”:《周易》中國哲學生態觀啟示

“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的“真善美”的認識,也將天地之德引申到人之德,提倡仁愛、正義、和諧的品質,如此人道與天道相通相融,則必能實現和諧。

我是上官Anscombe,中國哲學領域作者,說咱老祖宗的事。品道論盡,有理有據,關注我,我們共同進步。

“天人合一”:《周易》中國哲學生態觀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