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具备一些人体的医学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今天推荐BBC一本经典人体科普书《BBC人体如何工作:照顾好你的身体》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BBC是全球重要的科普力量,它们在大众健康科普领域有着许多不错的作品,这本书有同步纪录片,叫《长命百岁》(Don't Die Young),腾讯视频上可以看到这个片子。图书比纪录片更详尽,内容更多也更全部。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BBC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多达86%的受访母亲缺乏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


她们不能准确指出重要身体器官,比如脾脏的位置;对一些常见的病症,像流感和感冒,相互混淆,无法区别;不知道一些器官,例如阑尾,作用是什么。还有几乎所有受调查的妈妈都错了,她们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越讲卫生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BBC人体如何工作:照顾好你的身体》


BBC、DK王牌作者爱丽丝·罗伯茨重磅作品

BBC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详解36个重要器官 48种常见疾病

60种保持健康的简单方法


见识神奇的人体机器

一窥病毒与疾病的世界


人人都要懂的身体使用手册

小行动,大改变,用科学照顾自己


一、 DK、BBC王牌作者爱丽丝·罗伯茨作品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爱丽丝·罗伯茨(Alice Roberts)

医学博士, 解剖学家、生物考古学家、体质人类学家、古 病理学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作家,主持过《我们的起源》《奇妙的人类旅程》等BBC多部广受欢迎的纪录片,熟悉BBC纪录片对她一定不陌生,她还著有《DK人类进化圣典》《BBC人体如何工作》等科普作品。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二、 大牌制作,内容全面,直观易懂


这本书是由BBC专业医学团队花了4年时间精心打磨;详述了36个

人体重要器官,肺、心脏、胃、肠、肝、肾、脑等,它们的形态、功能以及工作方式;解释了这些器官运行出现问题时引发的48种常见疾病,哮喘、高血压、食物过敏、糖尿病、腹泻、胆结石、白内障等的诱因和原理;并提出了保持每个身体重要器官的简单方法。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作者特别指出,没有人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方式,但科学的小改变,就可以避免80%的心脏病、90%的糖尿病和30%的癌症,让我们的身体运自如,享受美好的人生。


全书还配有110张精准医学照片,对人体这台精妙机器的运作,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1

展现人体神奇的运作机制。


在第一章肺,介绍了肺部的自我清洁机制: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自我清洁:气管中,花粉颗粒(粉红色)和尘埃颗粒(蓝色)散布在天鹅绒般的纤毛内膜上。纤毛摆动会把它们黏在黏液上,然后从肺中排出。


2

介绍人体如何应对外界挑战。


在第七章生殖系统,讲解病毒是如何劫持和攻陷细胞的: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劫持:这个细胞已被感染,病毒(红色和粉色的斑点)命令它制造出更多的病毒。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破裂:一只细胞遭到感染后破裂,病毒(红色斑点)奔腾而出。


3

解释疾病的原因。

在第十一章全身,阐述癌细胞的重要特征:细胞分裂失控。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失控:一个肺癌细胞分裂成两个。癌细胞的特征之一就是细胞分裂失去控制, 异常迅速,因此癌症扩散很快。


在第一章肺,还说明了早生的宝宝为什么常会出现呼吸问题。


这是因为有的早产儿肺泡细胞还没发育到足够扁平,给氧气进入肺泡造成障碍。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肺泡细胞还没开始生成肺表面活性物质。人体只有呼吸空气时才需要这种物质,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是不需要的。胎儿成长到9个月时,才能做好呼吸的准备。


医生辅助早产宝宝呼吸的方法:通过加压让空气进入肺泡,同时将人造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肺泡。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两个肺泡的切片,肺泡壁非常薄,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 甜甜圈形状的红细胞从肺泡边缘的毛细血管溢出来。


三、刷新认知,纠正我们的常见错误


1

孩子并不是越讲卫生越好。


在第一章肺里,作者指出,其实小孩子尤其是婴儿的免疫系统还未成熟,免疫系统正在学习识别可能引发感染的东西,它对潜在的健康威胁会做出普遍反应,比如发烧。


当免疫系统“见到”更多具体的细菌和病毒成熟了,这种反应攻击就会变得更精准,普遍反应则会关闭。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小的时候,容易发烧,而成年人则不容易发烧。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如果免疫系统在成长期接触不到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就无法形成精准型反应,而是普遍型反应在起作用,并容易引发过敏和哮喘等问题。


过敏,简单地来说,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做出错误的识别,对一些并非对身体特别有害的物质,例如花粉,做出过度反应,临床上表现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究其原因,包括小的时候,免疫系统没有接触到花粉、螨等过敏原而造成的。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螨虫是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原之一


对小孩子来说,早点接触到过敏原,也就是脏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成长环境卫生标准好,而且早早地用过抗生素的孩子,反而更容易得哮喘、湿疹和花粉症等。我们既要预防致命疾病,也要让孩子适度接触一些病菌,在两者中找到平衡。


2

运动也并不是越多越好。


在第二章心脏中,作者指出锻炼并不是越多越好。经常运动的人和久坐的人存在巨大的健康差异,久坐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大约是经常锻炼的人的 2 倍。


但是,运动量过大会导致斑块破裂形成栓塞,引起心脏病发作。习惯久坐不动的人突然大量运动,很容易发生危险。血流突然加速不但容易引发斑块破裂,更有可能形成血栓,因为他们的血管溶解栓塞的能力并不突出。


对每天运动的健康人来说,做运动时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较低。经常锻炼可以缓解心跳加速,防止血压突然升高,而且不容易患血栓,自然清除血栓的能力更强。身体状态不好的人做任何剧烈运动,都可能有危险。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将锻炼融入了日常生活中


四、启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本书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人体和生命的一些更深的认识。比如我们人体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但同时又避免不了我们的身体被氧化而逐渐走向衰老、毁灭。


免疫系统对我们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过敏反应也如影相随,可以说它是人类获得免疫功能付出的必不可少的代价。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五、国民健康必修课 家庭典藏


没有什么比身体更重要!在快节奏的时代,本书言简意赅,介绍人体的主要器官,解释身体的工作机制,就常见的疾病也给予了分析,并且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如何通过细小的行动,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让身体更好地应对现实的挑战


双封设计,128克高档铜版纸,全彩印刷,平装锁线,赏心阅目。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BBC人体如何工作:照顾好你的身体》


BBC、DK王牌作者爱丽丝·罗伯茨重磅作品

BBC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详解36个重要器官 48种常见疾病

60种保持健康的简单方法


见识神奇的人体机器

一窥病毒与疾病的世界


人人都要懂的身体使用手册

小行动,大改变,用科学照顾自己


原价88元 博雅限时团购59元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BBC医学团队历时4年打造 人体科普典藏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