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高一,選了歷化生,怎麼樣?

用戶2466691462282


選擇純文,純理的是極少數人。最好是文科和理科科目都選。您的孩子選了歷史,還選了化學生物,很好啊!

我是湖北荊州的鄧老師,從事高中數學教育工作已經10年了,編寫了35本高中數學學習資料,我的資料正在走向全國各地,幫助高中生提高數學成績,突破瓶頸!

1.現在全國大多數省份開始實行新高考,不再分文理,從此不再有理科和文科的說法了!語數外是都要學的,高中生必須要從原先的6門副科中選出3門參加高考。其實,這是必然的!對於高中生來說,學6門時間都很緊張,不可能9門都學,都參加高考啊!

2.歷史是很有意思的一門科目,耐人尋味!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和道理。歷史只要學懂了,對史實很清楚,很瞭解,高考時成績不會很差!歷史學習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中國古代史,有兩條主線(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有兩對基本矛盾(君主專制和宰相分權的矛盾,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矛盾)。大的趨勢是,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君主專制不斷強化!鄧老師對歷史很感興趣,從小就喜歡歷史故事。

3.為了以後孩子上大學,能夠選擇好的專業,大學畢業後好就業,他現在就必須學一門或兩門理綜科目。否則的話,可供文科生選擇的專業很有限!文科生畢業後不太好就業(當然也不是絕對的)。

4.我發現很多高一的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但是隻要他們找準了方向,多下功夫,還有提升空間!數學是最關鍵的科目,數學決定高考成敗。

根據我的經驗,高一學生普遍數學成績差強人意,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的不紮實,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題目做少了,需要多做題目,進行強化訓練!高中數學只有這麼學,才能學好!

要想取得顯著的進步,高中生就要踏踏實實多做題目。很多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後來我問家長怎麼回事,他們大多數都說是因為孩子死活不肯多做題目!

5.高中數學一半靠思維,一半靠計算,如果不打開思路,數學是難以突破的!此外,你還要有過硬的計算能力,否則,複雜的計算不搞定,依然無法考高分!很多學生反映自己缺乏思路,思維也需要多做題來鍛鍊和開發啊!

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多做題和強化訓練的基礎上。高中生如果不多做題目,如何提高數學成績?

5.很多高一的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不少人數學勉強考90分,很少有人考高分,他們的父母憂心忡忡,紛紛給鄧老師發私信,諮詢數學學習方法,大部分家長購買了鄧老師編寫的高中數學學習資料。由於每年高考都有新變化,所以為了適應這種變化,鄧老師堅持每年編寫新的資料,鄧老師每兩個月就會推出一本新的高中數學資料!

除了給學生補課(外地的學生採取微信在線補習的方式),給外地的學生和家長髮快遞,還要抽時間備課,整理資料的答案!所以,鄧老師很忙。

2019年高考,讓所有人考生和家長看清楚了這一點,高中數學是最重要的科目,很拉分。數學成績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總分的高低!往往數學成績好的學生,總分高,有的比別人高出一大截。所以,高中生一定要把數學成績提上去啊!要讓數學成為你的優勢科目,成為你的王牌啊!如果數學得分偏低,那麼當年的高考等於是失誤了!

6.鄧老師通過10年的教學,發現高中數學是很好學的一門科目,並沒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麼難!其他科目學得再好,幾乎沒人能考滿分,或者說很少有人能得90%以上的分。但數學學紮實了,學懂了,就能考140分以上,甚至考滿分。鄧老師以前考過4次150分,2次148分,我的學生裡面也有人考140分以上。

7.如果高中生覺得沒有方向感,覺得學習很吃力,可以找有經驗的負責任的老師補課。補課會對你有幫助!補課意味著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有了戰友,他會把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分享給你,讓你有收穫,助你一臂之力啊!

當然,要找對人,補課才有效果。很多老師剛剛進入這一行,教過的學生少,經驗不足。所以要找有經驗的,從業時間久的老師。

8.高中數學重在突破思維,俗話說,一竅難得啊!

很多高中生思路受阻,需要有人給他點撥一下,一通就通了啊!就好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清除管道里的雜物和樹葉,水才能很快排走!所以,補課是很有必要的。補課改變了很多高中生的命運和人生!

9.鄧老師從事高中數學教育已經快10年,很多學生在鄧老師的細心教導下,進步顯著。

荊州中學一名高二理科生,伍同學補課不到兩個月,數學從45提高到95分,進步很快,最近數學突破了109。她補課用的就是鄧老師編寫的高中數學資料,補課期間已經做了不少了。

10.數學成績不理想的高中生一定要勤快,多刷題!如果你不如學霸們聰明,那你只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數學,縮小差距啊!

鄧老師高中時,瘋狂做題,做了很多數學卷子,強化訓練,果然我的數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11.鄧老師編寫了31本高中數學學習資料,覆蓋了高中數學的全部內容,高中數學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套路在裡面都有體現。2018年高考,用過我數學資料的高中生,大部分考了120分以上,總分550左右。

荊州中學的一個理科生陳同學,從高二開始在我這裡補課,一直補到高考,在不到2年的時間裡,做完了我編寫的30多本資料,數學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從剛開始的35分提高到90分,然後逐漸突破110.120,每次考試,分數都在不斷上升,從未下調過。這是很罕見的,因為他學紮實了,他就能一直考高分,無論卷子難不難。他得到提高的不僅僅是考試分數,還有學習高中數學的濃厚興趣!到後期,他還能問我一些深奧很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我感到很欣慰。

還有江陵中學的郭同學,高中數學從90多分提高到了142分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最近幾次數學考試,分數一直在130以上!他在我這裡補課不到半年時間,已經把我編寫的資料做了一半。果然數學有了很大的進步。他跟我說,聽我的課可以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他有信心提高數學成績,學好高中數學!










高中數學鄧老師


浙江考生我兒子就是選的化生歷,今年剛高考完。因為當初憑喜好選擇了化學,而歷史是平時考的比較好的學科,但是對於男生來說如果偏理的話還是搭地理比較好,雖然歷史考的不差但歷史花的時間實在太多,而且往往考不過女生。而且化學也不好考,選轉業時化學對應的都是通常知乎上的天坑專業,個人建議如果物理吃得消還是選物吧,如果以後不想選擇理工科專業,選擇忽略。這只是一個過來人的建議!


沫沫7943


很遺憾地告訴你,你選擇到了最差組合。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且來看看教育部辦公廳教學廳【2019】7號文中,關於《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的通知裡面是怎麼說的。

此文中,教育部強烈要求(3+1+2模式)中幾乎所有的理工類專業高考必選物理(詳見附表)。這是什麼概念呢?你選擇科目組合的時候或許在想,我將來要從事與醫藥相關的專業,我是不是直接選化學就可以了?或者說我將來要從事與生物工程相關的專業,我是不是選擇生物就可以了?我將來要從事農林水產等專業,是不是也學生物就可以了?

對不起,這個文件告訴我們,你如果想選擇此類專業,你光選化學或者生物是不行的,你必須選擇物理,如果你那(3+1+2模式)中的1選擇的是歷史,就意味著與此相關的專業你都不能報考,更別說與化生無關的專業,諸如計算機、通信、軟件等專業了。

幾乎所有的理工科類的專業都不能報考,意味著你將來只能選擇文科專業。那麼,我來問你,你既然決定要學文科的,為什麼還要選擇化生科目?而不是把政治和地理學學好?

我在早前的答案中就說過,高考方案(3+1+2模式)中那個1為什麼要限定是物理或者歷史中選擇一門?雖然高中不再分文理了,但是大學是分文理的,大學不可能招來學生後再去補中學的課,所以,他們招生的時候,其實這個物理和歷史就給考生指明瞭某種方向,而你沒有看清這個方向,就沒有讀懂這背後的潛臺詞。

有人說選擇文科也不錯,當然,有人選擇理科,就有人選擇文科。但是,以社會對人才的總需求量來看,對文科的需求要比理科少得多。以江蘇省2019招生計劃為例,2019年江蘇招生本科第一批次總共72625人,其中文科14405人,理科55220人,理科招生數量是文科的三倍還多。

另外,從就業角度來說,理工科的學生就業難度也相對於文科要低得多。

當然,我剛才說了,有人讀理科就有人讀文科,總不至於沒人去報文科吧。問題是,你都讀文科了,為什麼還要報生化科目?將來又不能報與生物、化學相關的專業。

你是怎麼想的?


我是蘇老師,關於讀書,關於教育,跟你隨便聊。歡迎留言討論。


蘇老師聊教育


說一下我自己的感覺,作為一個偏理的文科生,個人非常喜歡這個組合。雖然化學對計算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比物理友好一點,選的人也相對偏多(化學8w/30w,物理3w/30w )競爭不會那麼激烈;生物有計算分析,也有不少記憶類知識點;歷史就是正宗文科了。所以個人認為這個組合對文理偏科不是特別明顯的人非常友好,而且歷史可以填報大部分文科類專業,生化可以填報部分理工科,專業的選擇範圍還是比較大的(在浙江是這樣的!! 浙江!別的省份我不清楚_(:з」∠)_)

然後是時間。化學在後期的學習當中會佔據較多的時間,當然啦,如果掌握的好的話就不需要大量刷題。生物歷史要多多看書鞏固,爭取在一考拿到比較理想的分數;化學可以慢慢磨,但是絕對不能不重視一考!否則後果很嚴重,親測有效。

最後希望學弟可以拿到自己理想的成績,加油呀!


學霸哥


上高一,選了歷化生這三科,怎麼樣?題主孩子選這三科,應該是學習物理比較困難。對這三科比較感興趣。如果不太關注專業限制,也沒什麼問題,這個組合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

從高中階段看,這個組合還是合理的,物理是公認的難學科目,很多選擇文科的學生,就是物理不好而選擇了文科。現在多了一個不選物理而選擇理科的組合,那些又想學理又不想學物理的學生選擇歷史+化學+生物這個組合也很正常。

物理是理工科的基礎,很多普通學校理工科專業雖然對物理不限,到大學還是要學大學物理,如果高中沒選物理,那麼在大學專業課學習時,就會很困難。所以填報志願時要三思後行。

綜上,選擇這個組合短期考學沒有問題,但如果考理工類專業,後繼的學習會有困難。

高考改考從高一開始選科,選科時就要和未來的職業規劃相一致,學校以及機構都有興趣職業測評軟件。用來評估孩子未來的職業方向,從而為選科提供有效依據,有些家長和同學對這個評估報告不是很重視,相信科學的數據分析,參考這些數據結合孩子的學科興趣和賦分制下的孩子學科優勢,來進行科學選科。

我們孩子今年高二,高一時經歷了學科選擇的糾結。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評顯示孩子具有的藝術性,和企業性雙屬性。也就是未來的職業走何偏向社會性。

孩子原本要選物理化學歷史,這一熱門組合,偏理一些,物理的難度大家有目共度,選物理和化學組合的基本屬於學霸級的,很多從初中就開始打比賽,競爭很激烈,賦分制下孩子物理一定佔不到優勢。最主要孩子大學所選專業對物理不做要求,應試教育下,必須斷舍離。

剩下這一科在地理,生物,政治中選擇。生物免強過會考,地理老師當時是外校借調老師,孩子從心理上排斥。只能選政治。最後選科定為化學政治歷史。

分析孩子所選組合可選報專業佔到88%以上。對於孩子心儀專業的填報沒有問題。

另外在賦分制下除化學不佔優勢外,其他兩科有明顯優勢,歷史老師經驗豐富,市學科帶頭人,平時所學所練己從高度角度要求學生,按他說的原話,只要按老師步驟走,在歷史這一科目上排名靠前不是難事。

政治不是容易得高分的科目,要求較高綜合能力,識記是最低層次的基本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以及知識之間內在聯繫和對知識駕馭能力。孩子語文成績不錯,分析綜合能力還可以。另外如果將來考研政治也是必考之一。

政治學科特點以及6選3的高度自由組合,使得政治科目在這兩年中一直是選科人數最少的。學霸選這一科的基本很少。賦分制下競爭相對小些。對於我們家孩子來說絕對比選物理要佔優勢得多。

存在即合理,只要家長孩子是認真分析權衡過的就是合適的。


家有女兒上高中


高考現在不單純是考水平,而是考誰的選擇好,博弈好。


3+3 和 3+1+2

現在高考方案一般有兩種,3+3和3+1+2。3+3以浙江為代表,文理不分科,語數外三門必考,然後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7門課中挑3門考。語數外是按絕對成績算,就是總分150分,你考了多少分,就算多少分。而另外3門,按等級賦分。就是說如果報考人數有100人,你考了60分,但是第一名,按100分算。這裡面就牽涉到博弈了,如果你在人群裡排名靠前,那麼就放大了優勢。如果你本來還不錯,但同考的都是高手,就有可能吃虧。因為名校很多專業都必須要物理,所以考物理的都是好學生,因此,大量的考生都不選物理,選化學。


浙江高考是2017年實施的,當年選考物理的人斷崖式下跌,到2018年還再次下跌。這件事震動了高教界。因為從理工科來說,數學、物理是最重要的兩門基礎課,如果沒有學物理,不單單是大學教育不好開展,對整個社會的科學素養也是有損害。後來又有貿易戰,讓國家覺得物理還是需要特別加強的。


後續,其他省份出了另一種高考方案3+1+2,現在這種方案更為主流。

方案細節是:語數外三門必考,物理和歷史中挑選一門必考;在其他5門課中挑兩門考。

專業與選考科目的對應指引

教育部出臺了一個針對3+1+2專業與選考科目的對應指引,下圖是必須要考物理的專業。注意,這是教育部給出的底線,各個學校可以在此基礎上加碼,就是說學校根據不同情況,可以對更多的專業提出物理的要求。可以明顯看到,國家對物理的越發重視。

如果不考物理,工科的絕大部分都沒法上了,這些專業基本都是最熱門的工科專業了。



不需要物理的專業一般是社會人文學科,還有建築、城鄉規劃,經濟管理,部分醫學、化學和生物學科。不過這個一般只是指普通院校,要考頂級學校,物理更難避免。

大家可以去浙江考試院查,清華大學的建築類專業、醫學專業都是要求物理的。北大的心理學要求物理,化學可以是物理或者化學。人大的統計學要求物理。所以,對於名校來說,對物理的要求更高。

在3+1+2模式和3+3模式中,選物理或者化學,對於文科、化學和生物沒有影響,有影響的是部分醫學專業和建築類專業,尤其醫學專業。大家可以看到,在3+3模式中,很多名校的化學專業都是物理和化學選考,可見物理的重要性。醫學也是如此,在3+3模式中,部分醫學院是需要物理的,也有部分醫學院有化學就可以。但隨著3+1+2模式的推廣,勢必要向物理考生靠攏。因為高校很明白,學過物理的人再學這些要容易很多。


比如,我們看天津醫科大學2020年在浙江的選考要求,確實很多專業不要物理,只要化學就夠了。但這是它的真實想法嗎?我們再看看它在2021年準備在3+1+2模式省份的招生,物理全部需要。這時候,它還會喜歡化學的學生嗎?肯定不會。那這時高校會怎麼做?



大家看看江蘇。江蘇曾經是個高考強省,各高校搶著要人,現在有多少高校要江蘇的考生?因為江蘇率先改革,把物理改簡單了,大家都不要,所以江蘇自己有很多名校,但江蘇考生上985的比例非常低。所以,如果學校雖然說,可以招化學的人,但如果在差不多條件下,它更願意招學物理的人。


選考模式

下圖是浙江省3屆選考人數,可以看到,考生物的人數越來越多,看來生物比較簡單,好考。歷史是持平,化學下降也很多。


所以,對於題主的歷化生選項來說,不考慮專業的受限問題,估計題主這個問題已經考慮過了。現在考慮的應該是學習的難易程度和在人群中排名是否佔優的問題。


單純從高考的難易程度來說,我覺得歷化生是個還可以的選擇。這三門課難度都不大,需要一些背功,也需要一定的理解。文科有些專業也不是很好學,比如政治,需要頭腦清晰,邏輯清楚,寫某類八卦文要寫得不錯,不完全靠背。地理雖然也屬於文科,但一方面內容瑣碎,知識點不好互相關聯,另外,它的理科的內容我覺得多於生物。生物的知識點比地理要更好記一些。化學也屬於理科中的文科,只要學會了,就不太會有很多的難題。裡面稍難的就是歷史,背的東西多,但如果平常對歷史比較感興趣的話,難度還是可控的。


選擇哪科時,還必須要想到時間的分配。

比如,有些人政治、歷史都很好,但並不見得要選這兩門課,因為這兩門課要花大量的時間來背,擠佔了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所以,大家選科的時候要注意這個問題。


大家覺得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您好!歷化生這個組合,是不太好的一個組合。從高中學習這個角度來看,這個組合的學生不多,學習難度也不算大,但是從大學專業設置這個角度來看,這種選擇不僅會在選專業的時候限制學生,也會在大學學習的時候限制學生長遠的發展。

看您孩子選擇“歷化生”組合,可見考試模式與我們遼寧一樣。您的孩子是2022年參加高考,我們可以參照2021年高校的錄取要求,比較您的“歷化生”組合的優勢和劣勢。

從2021年擬在遼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看,這個組合可以報考的專業不是太多,比如語言、歷史、考古、法學、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園藝、食品等類專業,您可以查閱本省的高校選科要求。下面是結合遼寧高校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的解讀,幫助您和孩子弄懂選科對高考和大學甚至未來的影響。從圖1圖2看選科要求:

一、有首選科目的要求

首選科目,就是3➕1的那個1,高校錄取的時候,先按照1分類投檔,“僅物理”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才可報考;“僅歷史”表示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才可報考;“物理或歷史均可”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的考生均可報考。

二、有再選科目的要求

高校根據3➕1的1分類投檔後,有的專業對3➕1➕2中的那個2有要求,考生須報考2中的1科或者2科,才能被高校錄取。

下面以北京大學為例,(見下圖3圖4)說明3➕1的1,選物理、選歷史,對報考專業的影響。我們看下圖發現,首選科目物理、歷史能報考的專業差別巨大,如果選歷史,只能報考以下8類專業:語言類、法學、哲學、管理、經濟、歷史、考古、社會學;選物理可以報全部的70多個專業。

從上面的分析看,您應該結合孩子的職業興趣,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本省高校的專業錄取要求,和孩子一起選定一個理想的組合!一點淺見,僅供參考!






子云軒


又選了歷史,又選化學生物這樣的理科,一般理科排課會比文科多,不能只看哪課考得好就選哪科,要看在平均時間下哪科更優秀,一般對理科特別不入門的會選歷地政,對理科特別有感覺的一般是物化生或者物化政,很少有選了大文科方向又選了兩門理科的,你們到底想在文科努力還是在理科努力?


暖nine


很好的選擇,是一個相對比較輕鬆的方案,與我家小朋友選擇一樣。

物理是一個比較讓人說不清楚的課程,一方面,學的透徹,考滿分並不奇怪。另一方面,學的迷糊,不及格也不新鮮。不喜歡的,放棄了也沒問題。


但是歷史化學生物,這個選擇有一個問題:在作出選擇之時,化學還是比較容易的課程,接下來,很可能讓孩子感覺化學難度加大了,對理科興趣低的學生,容易感覺到困難。堅持並且克服一下,可以咬牙挺過去。

沒有了物理,據說許多專業方向不能報考,這怕什麼呢?那麼多的專業,還怕沒有你選擇可報的嗎?

完成了選擇,重要的就是堅持了,就是努力了。

期待每一個孩子,有一個好的成績,有一個好的未來。

關注行學組,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行學組


看你家孩子擅長什麼課,其實現在都說選物理是一定有前途的其實這句話也不完全對因為有很多別的職業使用不到物理裡的,所以說呢,你不用很強調這個物當然了,你的困擾也不在這些方面就我個人而言,我選的是化學生物地理沒有選擇物理,那是因為我覺得它太難了,我學不懂他其次了我現在讀高二的水平對於我來講,生物比地理要簡單,當然了這個因人而異你選的這三門課並不是你以後一定會用到的,所以說一定要另外的那一門可以調是給自己加分的,而不是給自己拖後腿的,所以說你一定要選擇一個擅長的去學看一下寫書,說不定現在學習的簡單,但是以後學的就難了這個畢竟關乎到高考的成績,所以說一定要慎重選擇當然我相信他們的學校應該也是可以以後更改選課的不過這個比較麻煩,因為你如果先學了一段時間再去學別的話,你會被別人落下所以就先做好第一部第慎重選擇自己的科目,自己擅長的,加分的,喜歡的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