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如果日軍不招惹美國,直接配合德國進攻蘇聯會如何?

O-O你們都是萬惡的源泉


方圓論壇觀點

首先提問者這個假設就不可能成立。日本二戰時期的主要重心點就在中國。所以日本不可能直接配合德國進攻蘇聯。因為那樣不符合日本的利益。其次德國和日本如果共同進攻蘇聯的話利益不好分配。所以從一開始日本就是牽制蘇聯策應德國進攻蘇,而不是主力攻打蘇聯。如果真那樣做的話不等於德國和日本的利益產生糾葛了嘛。最後日本人招惹美國也是被逼無奈之舉。如果日本人有辦法相信他們還真就不願意去得罪美國。畢竟從二戰開始日本有相當大一部分能源物資都是由美國所供應的。


1940年9月27日,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這也就意味著二戰的反面角色三國軸心正式成立。軸心國成立之後對世界範圍進行了劃分。意大利德國主戰歐洲。日本主戰亞洲。之後再佔領歐洲和亞洲之後合力進攻美洲滅掉美國。而日本在亞洲的主要側重點就是中國。日本在二戰時期提出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實際上就是脫胎於日本的“大陸政策”。一直以來日本都把佔領中國和朝鮮當作是第一要務。所以日本發動二戰的原因就是要佔領中國。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美國百般引誘日本北上蘇聯都無疾而終了。而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之後並沒有進攻蘇聯。只是在中蘇邊境和蘇聯採取僵持狀態。一方面日本的利益訴求點確實不在蘇聯。另一方面日本也可以藉此來牽制住一部分蘇聯軍隊來策應正面戰場的德國軍隊。而蘇聯早在德國和日本簽訂合作條約的時候就已經劃歸給了德國來對付。希特勒是非常討厭蘇聯的紅色革命的。而且希特勒也不看不起蘇聯軍隊。畢竟在二戰之前蘇聯先是敗給了波蘭。後又以絕對的優勢進攻芬蘭的市場以慘勝收場。所以在希特勒看來蘇聯也就那個樣子中看不重用。而且如果日本真的也進攻蘇聯的話那麼他們兩國在蘇聯的利益不好分配容易衝突。所以日本並沒有進攻蘇聯只是做了策應而已。



後來隨著日本在中國戰場越陷越深後,日本明顯的感覺到物資能源是困擾日本的一個非常要命的問題。雖然當時日本佔據了東北獲得了相當的能運物資。但是當時日本並沒有發現東北的油田。所以日本需要石油只能南下進攻東南亞來獲取足夠的能源。而日本南下肯定會影響到英美兩國的利益。英國自身難保日本可以暫且不顧。但美國的影響日本卻不得不考慮。但終究貪念戰勝了理智。

日本進攻東南亞之後遭到了美國的強烈反對。美國先是暫停了對日本的能源物資貿易。之後更是命令日本停止侵略東南亞。而日本也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要從東南亞自己的奪取戰略物資和能源。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美國和日本徹底鬧掰了。後來美國甚至開始封鎖日本海域來阻止日本從東南亞運輸能源物資。而日本一氣之下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策劃偷襲了珍珠港開始正式對美不宣而戰。所以說日本是不得不招惹美國。日本已經被逼的走到了那一步。走投無路之下日本只能去招惹美國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多多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觀點。


方圓論壇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二戰當中,如果日軍不進攻美國,配合德國進攻蘇聯,那麼很明顯,蘇聯將會戰敗。

1941年冬天,當德軍進攻到莫斯科附近的時候,蘇聯部署了大約125萬人的兵力,而德軍的進攻部隊一共有190萬人,蘇聯是以少打多。這125萬人就有來自遠東地區的大約40-50萬的兵力,可以說,如果沒有從遠東地區調動到莫斯科地區的兵力,那麼1941年的莫斯科戰役,蘇聯將必敗無疑。

一旦1941年德國攻下了蘇聯首都莫斯科,那麼蘇德戰爭就在1941年就結束了,也就不用打後來的斯大林格勒等戰役了。

但是對於日本來說,他們可能會得不償失,因為在遠東地區,他們面對的是幾十萬蘇聯軍隊,日本要吃下這幾十萬蘇聯軍隊估計夠嗆,諾門檻戰役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日本陸軍不是蘇聯陸軍的對手。

所以如果日本配合德國進攻蘇聯,那麼對於日本來說,是得不償失的。因此日本才會進攻東南亞從而與美國開戰。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在這裡,因為問題是假設日本進攻蘇聯,那麼結果就是蘇聯戰敗,之後的情況,就看怎麼發展了。


老威觀史


很多人會認為1941年爆發的太平洋戰爭,是日本軍事戰略上最大的失誤,倘若這一年,日軍北上配合德國夾擊蘇聯,或許蘇聯已經不存在了。

那麼,難道日本決策層真的就那麼愚蠢,還不如各位網友老爺麼?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先理解當時日本的處境。

時間到了1940年,納粹德國在西歐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而日本此時的情況並不是太美好,從30年代開始對中國的侵略,已經使得自己泥足深陷,難以自拔,中國遲遲不能征服,就意味著要一直保持大量兵力,這對日本資源的消耗是極大的。

而且時間到了這一年,美國已經開始動員其經濟力量,為參戰作準備了,同時也在太平洋上對日本進行了經濟制裁,日軍看起來風光無限,但戰略資源捉襟見肘,力不從心了。

這個時候,日本倘若要對蘇聯發起攻擊,只可能是從陸地上,而非海洋上,因為從海洋上出兵,時間太長不說,航線也並不掌握在日軍手中,其經濟資源也無法支持大規模海上出擊歐洲。

然而陸地上的進攻就能實現麼?

早在1939年,日蘇及其控制的“偽滿洲國”和“蒙古國”在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交過一次手,這次戰役歷時135天,雙方投入兵力20餘萬人,大炮500門,飛機900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這場戰役的結果是蘇軍以慘烈的代價取得了勝利。

這場戰役直接影響了日軍決策層的戰略決策,放棄了從西伯利亞發動攻勢,進攻至貝加爾湖一代。日軍的失敗,說明了,蘇聯紅軍的實力對日本陸軍連鎖仍然是相當強大的。後世的日本史學家把這場戰爭稱為“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失敗”。

儘管時間到了1941年,德軍在東線對蘇聯發起了猛烈的攻勢,似乎只要日軍配合一下,就能夠將蘇聯從世界地圖上抹去,可問題是蘇聯並不是那麼好打。

首先其體制決定了其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而蘇聯軍隊現代化的程度明顯是要高於日本陸軍的,從陸地上發起攻擊,日軍在戰力上處於劣勢不說,補給線也足夠漫長,依託工業不發達的中國作為後勤補給,這是不現實的。所以北進的話,並不能夠快速完成既定目標,這對於日軍而言,不能迅速結束戰爭,取得戰略目的,就意味著失敗,畢竟日本只是個島國,消耗不起啊。

縱觀日本兩次賭國運的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其戰略謀劃就是自己成為主動進攻的一方,甚至不惜在正式宣戰前就開戰,其根本目的就是在敵人能夠全力投入戰爭之前,奪取戰略先機,然後,日軍即轉入戰略守勢,以拖待變,直至對手疲憊不堪願意講和為止。

概而言之,日軍的軍事戰略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首先突然襲擊,以獲制海權,這會是從島國日本向外實施兵力投送的前提條件,其次是陸軍凌厲攻勢,以期儘快攫取戰略目的,最後是頑強防守,以便為和平談判爭取籌碼。

以蘇聯目標,日軍的這套常規戰略手段,顯然是不適合的。但倘若是南下就不存在這個的問題。

日軍轟炸珍珠港的目的就是不宣而戰突然襲擊,摧毀美軍太平洋上的艦隊,取得制海權,隨後,即可大舉進攻董亞亞,迅速奪取東南亞資源產地,建立外圍防線,以保衛到手的戰利品。日軍的戰略設想,其實是在三個月內征服東南亞地區,建立外圍防線,對美國宣戰,目的是將美國勢力從西太平洋驅逐出去。

事實證明,日軍的戰略很成功,到了1942年3月下旬,整個南太平洋上除了麥克阿瑟領導下的美菲聯軍還在做絕望抵抗以外,日軍已經完成了其戰前既定目標,美軍在太平洋上殘存的海軍力量只能在新生的日本帝國外圍地帶發起有限的騷擾行動。

然而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上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那就是一步步進逼澳大利亞,迫使美國向澳洲分配更多的資源,正是日本的貪得無厭,才使得美軍大幅度提前了對日反攻的日常表。

為什麼這麼說呢?

按照同盟國最初定下的計劃,德國被視為首要目標,這不僅因為德國是軸心國最危險的成員,更是由補給困難程度決定的,美英同為北半球國家,北大西洋航道是美國通往反法西斯戰爭最短的路徑,而通往澳大利亞要遠得多,人員、物資的輸送和集結更加困難,所以對日戰爭在戰略排序上理應靠後。

日本在東南亞的勝利雖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卻並不對同盟國的生死存亡構成威脅,但直到日軍步步緊逼澳洲海岸,這一切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綜上,就戰略部署上,日軍南進其實是完成了所有既定戰略目標的,然而倘若是北上,考慮蘇日陸軍實力對比,補給困難程度,這要比南下困難很多倍,且不能迅速給日本帶來極大的收益,以緩和在美國經濟制裁下有可能坐吃山空的局面。


江畔初見月


二戰期間,日本最初的戰略方針就是北上,德國在歐洲已經整軍待發入侵蘇聯,幻想能與日本會師在遠東。如果日本最後放棄南下策略主動挑起日蘇戰爭,日本會有勝算嗎?




進攻蘇聯,與日本會師,打通兩大軸心國的陸上通道,應該是希特勒的目的。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軍隊早已經通過“閃電戰”橫掃歐洲大陸,並且有足夠的軍隊、武器、後勤給養來支撐起這一場戰爭。德國人還希望日本方面能在東線主動挑起戰事,以分散蘇軍兵力,減少蘇德戰爭中德軍的壓力。而日本,自吞併朝鮮佔領中國東三省後,一直在北進或者南下搖擺,本身日本軍界內部就存在海軍和陸軍極深的矛盾,日軍一旦選擇北上,則以陸軍為主力,基本上就沒海軍什麼事了,而南下,則日本多年來構建起來的海軍體系將發揮重大作用,因此日本海軍極力希望能南下作戰。




如果日本選擇北上,主力作戰部隊就變成了陸軍和空軍。日本曾在日俄戰爭中打敗過俄軍,但當時日軍是以人數優勢取勝。蘇德戰爭爆發的前兩年,即1939年5月至9月,日本關東軍與蘇聯紅軍、蒙軍曾在中國內蒙古的呼倫貝爾盟與外蒙古之間爆發過戰爭,即諾門坎戰役。這一戰算是日軍對北進戰略的一次試探性進攻,雙方動用了除海軍之外的一切兵種和現役裝備,儘管大動干戈,但日軍仍以慘敗結束。此役過後,蘇聯方面有預感日軍會加大對遠東地區的軍事壓制,存在更大軍事行動的可能,因此至諾門坎戰役之後,即加大了對遠東地區的軍事部署。




至珍珠港事件爆發前,蘇聯方面在遠東方面軍的兵力已經超過了140萬人,是1939年時的兩倍,擁有近萬門火炮,數千架戰鬥機。而此時,日軍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僅有70萬人,無論軍力、裝備都遠不及蘇軍,更要命的是,此時日軍早已深陷中國戰爭泥潭,如果要全力北上,則必須要從本土及中國方面軍抽調部隊,且在人數上要對蘇聯方面形成壓倒性優勢,所需部隊至少要在200萬以上。這無疑讓日本在中國的侵略戰爭形成巨大的壓力。




那麼,當年日本想要北上的初衷是什麼呢?除了為德國分擔一部分蘇聯方面的壓力,掠奪遠東地區的戰略資源才是最重要的,石油及其他戰略物資的匱乏,各國對日本的經濟封鎖都促使日本鋌而走險,但遠東地區的資源並沒有日本方面想象中的那麼豐富,嚴酷的自然條件及蘇軍頑強的戰鬥力,都是日軍所不可小覷的。


張鼓峰事件及諾門坎戰役的失敗已經給日本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可以預見日軍一旦謀求與德軍會師,面對早就厲兵秣馬嚴陣以待的蘇軍,日軍必敗無疑。


大國布衣


日本不招惹美國跟德國一起打蘇聯,我想結果也一定還是後來的結果,只不過戰爭時間變長或者變短了。日本和德國依舊會戰敗,只不過過程可能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多了一些日本和蘇聯之間的戰役而已。



為什麼會這麼說,下面分析一下,首先就是蘇聯是個兩億人口,面積兩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家,這個體量完全可以把兩個國家拖進全民戰爭的泥潭,直到把德國和日本拖垮掉。日本進攻蘇聯會讓德國的壓力變小,這樣就會出現兩種情況,德國對蘇聯的進攻更猛烈了,或是抽出力量繼續在北非作戰或是與英國作戰。



不管是哪種情況,美國都不會放任德國去打敗英國,因為它也不想看到有一個更大的、更危險的強國在大西洋彼岸崛起,這樣早晚會威脅到自己,美國就會出兵在歐洲西線作戰。這樣蘇聯的壓力會緩解,蘇聯空軍和坦克的大集群一旦調轉日本,那日本難以阻擋,畢竟日本在亞洲各戰場投入了大半的陸軍。



再有就是日本不太可能不招惹美國人,日本的陸軍和海軍積怨已久,而且很深,如果日本進攻蘇聯,那整場戰爭海軍還是沒戲可唱。陸軍就會成為日本高層心中的主角,一切的軍費和資源都得流向陸軍,這是日本海軍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就必須找一個能以太平洋為戰場可以打海戰的國家進行侵略,以顯示海軍的作用。



所以說不管日本侵略不侵略蘇聯,海軍都得去招惹美國,侵略蘇聯反而更加速它的衰落,到那時孤立無援的德國也會更被動。


齊繼同志


看了很多回答,我認為都沒說中要點,下面談一下我的看法。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日本全面進攻蘇聯之前必須先佔領中國東北和朝鮮,作為後方基地。否則日本不可能對蘇聯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以及蒙古國發動全面進攻,而且日本還必須保證中國東北和朝鮮這個大後方穩定,戰爭才可能持續。很顯然,日本無法保證這個大後方的穩定。所以我認為這才是日本不敢對蘇聯發動全面進攻的主要原因。




文史小驛站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日本陸軍將加速滅亡,日本空軍將受到重創,日本在失去東南亞石油、礦產資源的情況下,會加速投降!因為:

一、對於蘇軍來說,日本的優勢是海軍,日本海軍除了在庫頁島、海參崴有用武之地外,在夾擊蘇聯的過程中毫無用武之地。

二、日本空軍對蘇聯空軍無任何優勢,日軍如果僅北上而不南下,那麼,它就得不到東南亞的石油、橡膠、鐵礦石等戰略資源,日本空軍在與蘇聯空軍的作戰中,因為燃油、鐵礦石、橡膠的匱乏,戰損的飛機將得不到補充,制空權將迅速被蘇軍奪取,一年之內,日本空軍必然玩完。

三、諾門坎戰役已經證明,蘇聯陸軍對日本陸軍佔有壓倒性的優勢,首先是坦克,日本陸軍的坦克薄如紙片,在蘇軍的重炮和坦克面前完全不是對手,其次,西伯利亞和蒙古大草原是日本陸軍巨大的墳場,蘇聯和蒙古騎兵對矮小的日本陸軍、騎兵具有壓倒性優勢,日本陸軍在蘇聯陸軍的重裝部隊和騎兵的打擊下,將迅速崩潰。

結論:日本放棄北上,選擇南下搶資源是明智之舉,如果改南下為北上,日本陸軍和空軍在開戰後的一年內必然玩完,會加速日本戰敗,被提前趕出朝鮮半島,日本唯一獲利的可能只有庫頁島。


匹夫有責2019


問這種問題的,真的對二戰太不瞭解了,憑空在腦子裡想當然,比趙括的紙上談兵還不如。

二戰的戰爭形態已發生了重大改變,不再是僅靠人口和國家戰鬥意志,而是要靠武器的先進,海陸空三位一體的作戰能力,要消耗大量的資源。日本軍國主義的全民洗腦,加上明治維新後,日本在亞洲率先進入工業國家,在戰意和武器先進上都有很強的基礎,甚至在海軍戰術戰法上,以航母為核心的海戰理念是領先於世界的。可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島國,雖在東北掠奪了大量木材、糧食、煤炭,可鋼鐵、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還得依靠進口。美國雖受國內孤立主意所限,但歐戰爆發後,依然對德、意、日等國進行了嚴重的經濟制裁和禁運,要求日本退出侵佔的中國、朝鮮等國領土。日本一直力圖通過與美談判解除禁運未果,同時不可能答應美國條件,退回國內,那麼與美一戰,就成了必然,他必須擊敗美國,侵佔東南亞,才能打戰爭繼續下去,偷襲珍珠港成為必然。

而北向夾擊蘇聯,去履行軸心國的同盟協議,對日本一點好處沒有,並且日、德間的協議並沒有協同作戰這樣的條款,這可能是很多人並不瞭解的。

在歷史上公認的二戰爆發起始點,德軍入侵波蘭之前(39年9月),蘇日之間在諾門坎就有過一戰(39年5月始),結果是日本戰敗,並簽署了停戰協議,還承諾決不捲入歐戰。此戰的結果,讓蘇德戰爭爆發後,斯大林可以放心的抽調遠東部隊投入歐洲戰場。

就算沒有諾門坎之戰,日本內部雖有過北進南進之爭,但結果卻一定會是南進東南亞。因為蘇聯遠東地區的資源和中國東北是完全重疊的,別說那時遠東有石油和天然氣,那都是二戰後才發現的。有了東北,北進的掠奪資源的意義是沒有的。而蘇聯國土雖一直覆蓋到遠東,可在遠東也就海參崴等幾個重要堡壘城市,中間是茫茫的西伯利亞無人區,通過遠東鐵路與蘇聯歐洲部份相連。如果日本夾擊蘇聯,蘇聯會放棄遠東地區,把遠東鐵路徹底破壞,那日本的軍隊靠重新修路或汽車運輸,消耗物資巨大不說,部隊到達歐洲也得半年以上,這樣的遠征是不可想象的。從政治上看,日本目標是東亞、東南亞稱霸,歐洲並無他太多利益,怎麼會勞師遠征去幫德國?與美宣戰,把美國吸引到亞洲,就是對德國最大的貢獻了。

這樣算是講清楚了嗎?





淨月暖陽


日本打蘇聯只會是越打國力越弱,因為在蘇聯他掠奪不到資源,更是還會讓其軍隊深陷蘇聯廣袤的國土之中。

這對於日本來說不划算,花大力氣拿下的土地,卻不能給予其成正比的收益,這筆賬很容易算。


日本確實計劃過進攻蘇聯,但是前提是蘇軍不堪一擊,那麼日本還是願意攻取遠東地區,為其滿洲提供戰略緩衝區。

然而蘇軍卻不是1904年的俄軍,在諾門坎戰役中,日軍被蘇軍的機械化部隊給收拾的服服帖帖,從此都患上了恐蘇症。

所以日本進攻蘇聯的可能性,自諾門坎戰役之後,就成為了零,轉而是開始防止蘇軍進入東北。

當年莫斯科保衛戰打的正白熱化的時候,斯大林果斷的調集了遠東的部隊回莫斯科,之所以敢如此做,就是因為明白日軍不可能進攻蘇聯。

而且日本這個國家石油資源基本依賴於美國進口,但是日美兩國卻因在華利益產生了巨大的矛盾。

這個矛盾的根源在於日本挑戰了美國在東亞推行的門戶開放原則,當時美國佔據了在華財閥的大量股權。


可以說日本的侵略活動,從全面侵華之後起,便是讓美國倍感頭疼,美國不能讓日本在東亞一家獨大。

所以在美國掌握日本石油、橡膠等資源的供應之後,美國製裁日本只是時間問題,一旦日本進攻蘇聯,制裁會來的更快。

因為美國更願意看到德國在歐洲一家獨大,美國需要蘇聯來抗擊德國,否則英法等國就都保不住,美國也就失去了歐洲。

正是出於這些考量,日本依靠優勢的海空力量進攻美國,是最佳的戰略選擇,除此之外對於日本來說,除了停戰沒有其他選擇。


小司馬遷論史


拿一個地球儀,看一下就能明白。在中國東北到蘇聯的的歐洲部分之間是廣闊的西伯利亞荒原。假如,你是日軍指揮官,你如何讓你的百萬大軍跨越西伯利亞荒原直搗東歐呢?假如,你的百萬日軍跨越幾千公里的西伯利亞打到歐洲,你能保證身後幾千公里的補給站不被切斷嗎?一旦這幾千公里的補給線中任何一點被切斷,百萬大軍在冰天雪地裡會是什麼結果?想想都覺得不靠譜。日軍即便打贏諾門罕戰役,作為斯大林而言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放棄遠東,仍舊集中力量對付德軍,在東北亞蘇聯一定會是堅壁清野,一定會破壞鐵路,扔下二十萬蘇軍和日本打游擊就是了。日本能得到什麼?木頭?荒地?這些難道中國東北沒有?所以,對於日本來說,蘇聯遠東部分的利用價值非常有限。日軍發動諾門罕戰役,實際上帶走很大的試探味道。日軍通過918事變幾乎用零成本就拿下了滿洲。這很大程度上讓日軍過於膨脹,如果遠東蘇軍和張學良一樣不堪一擊,那麼日本順手牽羊拿下蘇聯遠東,這種情況下不要白不要。但日軍絕不會拿出更大成本,絕不會拿出打到東歐的決心去進攻蘇聯。那樣對於日軍來說,在陷入中國這個泥潭後,日軍又要陷入蘇聯遠東冰天雪地的又一個泥潭。日軍反而會更快敗亡。而且日本和德國這兩個法西斯盟友,他們間是互相利用的關係,並不是互相配合的關係。日本當然不可能為了德國的利益,消耗自己寶貴的資源。日本在陷入中國泥潭的時候,本質上是絕不願意展開兩線作戰的。之所以北上進攻蘇聯或者南下東南亞,本質上都是為陷入中國的日本解困。日本的資源已經無法支持在中國的長期作戰,在還沒有耗光全部資源前日本北上或南下其主要目的都是獲得戰略資源。所以,北上蘇聯無利可圖。所以諾門罕之後,日本發覺得不償失後,就自然放棄了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