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那些忽悠你的套路,你知道嗎?

買房作為一件大事,肯定是經過精挑細選,和銷售人員鬥智鬥勇,但萬變不離其宗,作為十餘年的一二手房從業人士,今天給大家簡單說一下。

營銷公司是我們在買房子過程中接觸最多的,而且我們很多時候的購房決定都是營銷人員促成的。那我們就來扒一下營銷公司。

買房時,那些忽悠你的套路,你知道嗎?

在房地產行業初期,很多開發公司並不具備專業的營銷經驗、技能、人員等,包括現在一些小型開發企業也是與營銷公司合作進行銷售。

他們之間的合作可以分為,獨代、平銷、包銷、外渠等。咱們就只說與我們接觸比較多的形式,獨代、平銷、包銷等情況,在簽定合作時會制定銷售價格,這個銷售價格分為底價、有無溢價(就是超出底價部分的加價),去化目標,比如開盤前多少預定、多少意向客戶等、開盤後多長時間多少去化率(即多長時間賣掉多少房子)等。根據這些來制定開發企業給營銷公司的分成比例。其具體的分成方式非常多樣。咱們不攤開來說,具體與咱們購房者的關係也不太大。

買房時,那些忽悠你的套路,你知道嗎?

與我們密切相關的價格問題:

我們在售樓部購房的價格,這個價格組成是由成本+稅收+收益+政策等共同決定的,上面講到有個底價,那麼營銷公司無論怎麼賣,在沒有開發商的授權情況下都是無法賣到底價以下的,開發商也不願意啊。所以這一般是底限,而且售價的高低和營銷公司的收益也息息相關,營銷公司這麼多的人員、運營成本等也無法保證,中國是個人情社會,關係社會,誰都有三兩熟人,一般情況下開發企業和營銷公司會有同盟,

比如說我在售樓部看中一個房子,7600元,他們會給你一系列的各種打折,優惠算來算去,給你一個價格,然後立馬交錢再多少,分期多少,一次性多少等等,名目繁多,你只要盯住一點讓他給你算到底,然後再談有沒有空間。也別說貴,也別說便宜,只要你是誠心買房子的,你最終會得到一個合適的價格,接下來如果你有關係,要找營銷公司的某某,開發商某某等,一句話又給便宜多少,其實這些都是在他們的可控範圍內,即使開發商也不可能給你到成本里面,而是之前定好的底價。

如果你真有熟人我建議你先談到最底以後再找熟人,說明哪個房子,多少錢,誰接待的,然後還有多少空間等,一般情況下少個一個半個點就那樣。

買房子不是買白菜,你就是認識再熟悉的人也不能省幾萬,不過可能有人看中個房子都不要錢對吧,咱們也沒那本事,所以不要對比。就看自己喜歡不喜歡這個房子,喜歡就認,不喜歡就算。

大開發企業談價策略:


買房時,那些忽悠你的套路,你知道嗎?

大的開發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營銷隊伍,都是自己的這個沒法扒。

大的開發企業,由於項目眾多,人員眾多,關係複雜,一般採取集團定價制,即這個價格為底價,而且採用底價銷售,即每套房子,集團都會經過計算,制定一個基準價位,這個基準價位是誰也不能動的,就是區域負責人也不行,這樣能夠保證集團利益,設想一下,如果下面有權限,很容易造成成交高,上繳少的情況。或者拿優惠條件換取客戶禮品甚至錢財的情況。所以不管前面營銷人員怎麼樣的說,最後的成交價就是和房管局簽訂的合同上面都會是底價,但是為了銷售的便利性一般都會隱藏一些,最後簽約的時候還是會把這個價格給拉下來。

胖丁建議:首先買房子你要看房子是否相中,再談價格,如果大頭你能接受,中間錯個萬兒八千的,有能力就去找優惠,找不到相中房子就買,人不能亂比,有人能優惠十幾個點,有人甚至不要錢就能拿到房子,都是利益交換換的,你不能給別人提供什麼,別人憑什麼給你優惠呢。更多的沒發展開講,再講可能被行業拉黑,我還得靠這個行業吃飯,望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