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倾听”能力对孩子有多重要?上学以后你就知道了

我家萌萌马上要上小学了,我一直觉得她学什么东西都很认真,所以就很少关注她是怎么去学的这个问题。但是最近几次上钢琴课的时候,每次老师问她:“萌萌,你告诉老师,我刚才问你的是什么问题?”她都回答不出来。在幼儿园的家长试听课上,我也会发现,老师讲的时候她总是在东张西望。老师教过的知识,回家我问她,她也是回答的不正确,虽然她经过提醒很快就把不会的都学会了,但是不能认真的去听这个问题,让我觉得很头疼。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著名的社会学家兰金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倾听是人类接触世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是孩子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表达与表现”的第一条便是“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


从小培养“倾听”能力对孩子有多重要?上学以后你就知道了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语言领域中也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对幼儿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有四大块,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其中倾听排在首位,因为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是幼儿发展语言的基础。可见,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我的观察,觉得我家萌萌的问题是,精力太旺盛过于活跃,并且因为幼儿园是熟悉的环境,老师对她总是夸奖,她过于骄傲,所以导致她不愿意去坐好了倾听别人说话,她只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听。针对她的情况,我平时增加了一些倾听的练习和行为的改变。


关于幼儿倾听的两点要求

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我们先要从倾听的两点要求说起:

一、是专注的听。专注的听是指幼儿听的习惯。

二、是理解的听。理解的听是指幼儿听的效果。

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要求,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内在联系,即专注的听是理解的听的基础,只有专注的听才能听清、听懂乃至理解,能理解的听后才能进行语言表达。因此,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效果的关键。

除了我家的孩子,其实在平时的育儿工作中,我也发现很多3-6岁期间孩子的集中问题:

1、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

2、3岁的幼儿专注力较弱,相比4岁的幼儿的专注程度有所提高,但与5岁-6岁的幼儿相比,他们的理解水平相对较低。

3、在听的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4、当语速较快或连续讲话时间较长时,幼儿往往无法听清楚甚或不能完整地从中获取信息,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理解与表达。

5、对别人的语音或谈话的内容感兴趣,对和别人交谈感兴趣,并且在双方交谈时,对对方的讲话感兴趣。

6、对儿童电视节目感兴趣,对外语或其他的方言感兴趣。


所以针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家长一定要做到有效的利用。也许当您的孩子能够安静、全神贯注地倾听一段谈话、一个故事和一个电视节目中的对话的时候,您的孩子就养成了有趣倾听的习惯。

家长在家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这也是孩子无法养成倾听他人习惯的原因。对于在家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我提供6点建议:

1、家长说话语速放慢,使孩子可以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看到你发音的嘴型,特别是针对孩子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


从小培养“倾听”能力对孩子有多重要?上学以后你就知道了

2、学会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平时在家给孩子讲讲故事。教孩子听,不一定就是学知识,讲故事的时候,最好是你和孩子两个人一起看书,然后把你讲过的内容,让孩子复述给你听,可以从故事里提出问题和孩子互动,增加孩子的兴趣;可以在讲的过程中拿笔或者小粘贴把重要地方做个标志,然后隔天让孩子根据标记的地方,给你讲解。

3、用对称赞和表扬,鼓励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让幼儿对自己才智充满自信心的动力。父母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孩子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只要孩子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就可给予表扬鼓励。不用因为孩子不会听而斥责她,让她更反感关于听你说话这件事情。

4、利用“按指令行事”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家长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其完成,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一边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

5、利用“听辨错误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生活中,有的孩子听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家长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也可以一起玩“语言故事找错”的游戏。


从小培养“倾听”能力对孩子有多重要?上学以后你就知道了


6、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善于倾听孩子心声。培养孩子倾听习惯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家长,其孩子习惯明显优于那些随意的家长。幼儿期是好模仿的时期,如果家长经常打断孩子说话,孩子就会模仿了这样的行为;平时家里的环境特别的嘈杂,孩子就没有办法专注的倾听,所以良好的环境对其倾听习惯的养成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们引导孩子学习“倾听”,就像造房子一般,听是学和说的“奠基石”,实践证明,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后,说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在学习活动中,幼儿主动地听,积极地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提高。


培养倾听技能从家庭“倾听”小游戏

幼儿倾听能力应着重培养三种倾听技能:

1、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包括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思维能跟着老师走等); 

2、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如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的声音等)的倾听;

3、理解性倾听,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包括回答问题情况和执行指令情况等)。


从小培养“倾听”能力对孩子有多重要?上学以后你就知道了

*传话游戏:

家庭游戏,由妈妈说一句话,传给爸爸,再传给宝宝,最后,让妈妈和宝宝说一说自己听到的。这个游戏非常有趣,而且需要在耳边低语,对促进宝宝注意力的发展非常有效。

*听口令做动作:

家长说出口令,例如:“向前走”,“去拉住爸爸的手”,“把 门关上”,“把桌子上的绿色积木拿来”等,这样的口令可以随着年龄阶段的增长逐渐变得复杂。

*复述练习:

家长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导宝宝复述。或者家长说两到三句话,引导宝宝尽量能够复述出来。

培养孩子有一双会听的耳朵,那么在以后上学时,孩子就能轻松的记住老师课堂讲的知识,不用回家后家长再费心费力的给孩子去讲解,孩子轻松掌握知识,学习上不用家长陪伴就能达到理想的成绩。孩子会听,还能让她不心浮气躁,能坐的住,对待任何知识都能边听、边理解、边思考。用耳朵去听是学习所有知识的前提,也是增强记忆的有效办法,会听,自然心静,孩子做事也就能认真,细致起来。

--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