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要求孩子明天必须“开车”上学,萌娃一夜变身“小司机”

每一对新手爸妈最期盼的就是孩子能上幼儿园,因为那样就能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的事了,可贵的自由又再一次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电影、音乐、运动、旅游……似乎选择无限多。然而,有一项不是作业胜似作业的神奇任务突然间闯进了我们的生活,如洪水猛兽一般,把一切计划打乱,它就是手工作业。(说到这,身体又不自觉的在颤抖了)

幼儿园要求孩子明天必须“开车”上学,萌娃一夜变身“小司机”

“不就是回家做个手工嘛,不要这么焦虑”,说这话的人大多是没有一个上过幼儿园的娃,我们不妨简要描绘一下这个“怪兽”的狰狞面目。无论什么样的计划和安排都会被家长群内的一条群通知所打破,它的形式往往是这样“ 大家下午好孩子们现在进行的主题是《汽车嘀嘀嘀》,需要大家今天协助孩子们用牙膏盒等废旧塑料做一辆小汽车(小汽车的类型不限,可以是公交车、轿车、卡车等)。所用的盒子不要太大。做好后明早孩子入园时带来,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看似温柔的提醒背后往往暗藏“杀机”。这里面包含以下几个难题:

1、素材不好找,牙膏盒什么的,早就被扔进垃圾桶了,难道要去先买一盒

2、模型不好做,总不能找个盒子穿两根牙签就当车轴了吧,会被老师鄙视的

3、时间太紧张,下午通知,明天上交,看来对家长们的建模能力很有自信啊

4、不得不做,如果别的孩子都做了,你的孩子空着手,那无疑将迎来一场灾难,孩子会用丰富的哭闹经验让你“长记性”

吐槽完了困难,但是事情还得做,好在家里有个贤惠、美丽,动手能力又强的老婆,饭后全家总动员,翻箱倒柜找素材,剪刀、胶带、电吹风、电钻齐上阵,折腾了一晚上,终于完成了,还真的能跑!各位家长请看

幼儿园要求孩子明天必须“开车”上学,萌娃一夜变身“小司机”

幼儿园要求孩子明天必须“开车”上学,萌娃一夜变身“小司机”

孩子很满意,拿着满屋跑,晚上也睡的很香,这应该是很多家庭的写照吧。有的家长也在抱怨,自己工作忙,生活艰辛,好不容易熬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了,怎么还搞这些浪费时间的作业难为家长,哪里是孩子的作业,明明就是给家长增加负担……难道学校真的是无理取闹吗?并不然,这其中有教育深意

手工作业把家长从工作中、从手机中“强行”拉回到孩子的生活中,陪伴因此而生。一项手工作业需要调动父母的全部精力,从构思到寻找素材,在制作中,父母各有分工,大家因为专注而忘记了孩子正在用心看着爸爸妈妈齐心合作的画面,直到最后的成品诞生,这样的经历将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怎样的种子!参与感和仪式感是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无法忘记的特殊感觉,很温暖,很有力量。平时沟通少的父母,在这样的任务中充分配合,从虚拟电子生活中重新回归,再次感受到了家庭的力量。这些都会成为孩子的安全感来源,对未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向往。

幼儿园要求孩子明天必须“开车”上学,萌娃一夜变身“小司机”

无视学校的动员或者对手工作业敷衍了事的家长,放弃了助推孩子成长的关键养料。人是集体动物,而幼儿园又是大多数孩子人生中第一个加入的社群,在这个集体里,与其他人保持“步调一致”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大家在做的事情,我也应该做好。如果出现了差异,例如大家都做好了手工作业,只有你的孩子两手空空,那种巨大的压力会充斥孩子的心灵,小家伙很可能会把自己划入另一个群体,孤立、无助。并且会对父母这个概念有认识的偏差,简单的说就是:我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不一样……其实作为成人,很难体会孩子在那一刻的艰辛。

幼儿园要求孩子明天必须“开车”上学,萌娃一夜变身“小司机”

我们该好好珍惜孩子还很需要你的这段时间,因为“青春期”正在不远处凝视你的孩子……做好手工作业其实也不难,不过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平时多收集素材,想法多求助网络。幼儿园的手工作业所需的素材千奇百怪,但都与生活相关,平日里包装盒、吸管、矿泉水瓶(盖)等一切相关的废品皆可暂留,别随意丢弃,因为我的一个朋友就因为学校临时布置作业需要用5个奶白色的塑料瓶做手工,而痛苦的去超市买来5瓶饮料,然后一饮而尽……那种“满足感”一定很绵长。制作时,头脑里没有想法了,可以上网搜,干脆直接在今日头条里面搜索,有攻略也有视频,会节省家长很多时间,并且作品还会比较有品质,要知道,家长做事的态度,90%会被孩子模仿去,比起家长说什么,孩子更关注你做了什么。

幼儿园要求孩子明天必须“开车”上学,萌娃一夜变身“小司机”

我记得有人说过,“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爸妈们现在大有可为,用真心的陪伴,和全情的投入,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不停的注入能量,让孩子在未来这个竞争异常惨烈并且充满着拒绝的真实社会里,可以勇敢前行。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虽然孩子的记忆不足以保存小时候经历过的那些事,但是那种暖暖的感觉会一直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即使在数九寒冬,也可以温暖孩子的心。还等什么,爸妈们快加入进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