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聊起西漢的諸侯王國,絕大部分人最先想起的便是漢高祖劉邦親自出馬“剪除異姓諸侯王”、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以及漢武大帝的“推恩令”。不可不論,這三次事件確實在西漢歷史上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西漢的諸侯國興衰發展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過,這並不能展現西漢諸侯王國曆史的全貌,這些諸侯國的產生、發展、直至衰亡,都有其背後的歷史原因,西漢政府與諸侯王國之間也並不是只有矛盾和鬥爭。

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一、諸侯王的選擇

西周時期,爵位分成五等——公、侯、伯、子、南,其中公爵、侯爵最初的封地為百里,伯爵為七十里,子爵、南爵則是五十里。然而,到了西漢時期,公、伯、子、南便已經極少出現了,更常見的爵位只剩下了王、侯,因為“皇帝”的出現,使得王爵不再是隻屬於諸侯共主的特權。

針對王、侯的候選人,劉邦曾在”白馬之盟“做了如下規定: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很顯然,在劉邦的心目中,封侯的標準是功勞的大小,而王爵的標準卻是“姓氏”。


然而,在漢朝建國時,卻曾有七大異姓諸侯王——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敖、長沙王吳芮。他們表面上從屬於劉邦,但在他們的諸侯國內卻擁有著極大的自主權,不僅包括絕大部分官員的任免權、自主政策的推行,甚至還擁有相當數量的軍隊。

與其說劉邦與他們之間是君臣關係,倒不如說更像是並存的國家君主。在項羽存在的時候,他們尚且有共同的目標,但是當項羽死後,矛盾便從楚漢兩大集團之間轉移到了漢政府與各大諸侯國之間。所以,異姓諸侯王的消亡實際上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也是劉邦拼了老命也要完成的事。

所以,當強大的諸侯王紛紛倒下之後,劉邦當眾立下了”白馬之盟“,既是對後世的警示,也是為諸侯王的選擇定立了標準。

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隨之而來的便是同姓諸侯王的興起。

第一批同姓諸侯王中不僅有劉邦的兒子們,還有他的兄弟(劉喜、劉交)、甚至堂兄弟(劉賈)。不過,隨著呂后掌權,呂姓諸侯王卻站了出來搶走了原本屬於劉姓的封地,矛盾一觸即發。隨著諸呂被平滅,以及長沙王(公元前202年-157年)無子繼承,異姓諸侯王終於徹底從西漢諸侯王行列中消失了。


從漢文帝劉恆即位開始,想成為諸侯王侯選人,就只能滿足下面這兩條中的一條了。

1、當朝皇帝的親生兒子(當然,太子除外,畢竟太子是要繼承整個大漢江山的)

2、原諸侯王的子嗣的傳承

這一標準直到王莽篡漢前才打破。


二、諸侯王國與漢朝政府的矛盾根源

看得出來,除了初期的異姓諸侯王外,後面的諸侯王都是西漢皇帝們分封的。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皇帝們擔心諸侯王過於強大,甚至威脅到了他們的皇位,又為什麼要分封如此之多的諸侯王呢?

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原因很簡單,權力的制衡。

西漢政府最初建立的時候,幾乎一半的疆域都被異姓諸侯王所佔據,與此同時,西漢的軍政大權也掌握在那些隨劉邦打江山的開國功臣手裡。在這種情況下,劉邦心裡不發慌是不可能呢。他只能找各種藉口來清除那些勢力過大、又不被信任的異姓諸侯王,並通過分封自己更加信任的同姓諸侯王來制衡功臣們手中的權力。

然而,當劉邦死後,即位的變成了劉盈,掌權的變成了呂后,他們與這些同姓諸侯王之間的關係便沒有那麼親近了。尤其是劉盈僅僅在位七年便去世了,他的兒子們雖然也得到了分封,但是年紀尚小,並不足以達到權力制衡的目的。呂后為了呂氏一族未來的發展、制衡這些同姓諸侯王,又不得不從群臣手中搶奪軍政大權、從同姓諸侯王手裡搶奪封地、大封諸呂為王。

可是呂后此舉一違背了劉邦的”白馬之盟“,二則直接動了群臣及劉姓諸侯王手裡的”蛋糕“,勢必引發極大的不滿。呂后一死,被接連削減地盤的齊國第一個站了出來,反抗諸呂,群臣則從內部直接瓦解了呂氏集團,這才有了後來的誅諸呂、迎代王(劉恆)的結果。

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劉恆即位後,他依然要面對這個問題。當第一代諸侯王紛紛死去,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諸侯王與當朝皇帝之間情感疏離,他們的強大勢力勢必對當朝皇帝形成威脅,這便是諸侯王國與漢朝政府之間的矛盾根源。為了繼續降低這個威脅,皇帝們就要分封自己更信任的兒子們去制衡舊有的諸侯王。可問題是,舊有的諸侯王們已經佔據了大量的土地,如果不去從他們”口中奪食“,又哪裡有那麼多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呢?


三、諸侯王國之興衰與分裂

畢竟是靠著諸侯王和群臣推著上位,漢文帝即位之初並不敢輕舉妄動,他只是小心翼翼地將自己原來的代國分成兩半、又重新復置了梁國,分給了自己的三個兒子。

不過,該來的總還是要來的,漢文帝的侄孫子齊王劉則年紀輕輕就死了,也沒留下半個子嗣。於是,文帝趁機將齊國一頓拆分,封給了長兄劉肥的其他幾個兒子。當年齊王劉肥的土地在文帝時竟已經分成了八塊,分屬於七個諸侯國和一個郡(琅琊郡)。緊接著,淮南王劉長謀反,他的淮南國也順理成章地被一分為三。與此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漢文帝的兒子梁王劉武的土地反而變大了,如果不是漢文帝兒子太少(4個),又夭折了一位(原梁懷王劉揖),想必,他的動作會更大一些。

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結果,這個難題就轉到了繼位的漢景帝手裡。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強大的諸侯國已經足以威脅到西漢政府了,漢景帝看在眼裡、慌在心裡。恰在此時,他的老師晁錯站了出來,一篇《削藩策》瞬間讓漢景帝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說幹就幹,一道道削藩令從京師長安分發到了各諸侯國中。

可以想象得到,被削減封地的諸侯王們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明明是自己碗裡的肉,誰又肯輕易拱手相讓呢?何況他們手裡要兵有兵、有錢有錢。於是,僅僅一年的準備時間之後,”七國之亂“爆發了,準備不足的漢景帝明顯有些手足無措,竟在內憂外患之際把自己的恩師晁錯腰斬了,以祈求叛軍罷手。可是,嚐到了甜頭的叛軍又豈能就此作罷,他們已經開始憧憬他日成為長安之主的日子了。

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但是,很可惜,他們雖然準備充分、兵精糧足,但是卻沒有合適的指揮,終究只能是烏合之眾,被條侯周亞夫一頓神操作料理個乾乾淨淨。

接下來,便是漢景帝的表演時間了,他不但藉機撤除了反叛的七國,還接連給自己的十三個兒子都封為了諸侯王,並將其他諸侯王各種改封,趁機減少他們的封地。雖然景帝時期的諸侯王總數達到了空前的25個,但是他們所佔據的領土已經只有西漢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了。

從此以後,諸侯王的謀反便再也沒有形成過氣候了。漢武帝正是在此基礎之上,實行了”推恩令“,從而徹底消除了諸侯王的威脅。


四、關鍵性人物

在西漢諸侯國的不變演變過程當中,站在前排表演的是高、文、景、武幾位帝王,而在”幕後“出謀劃策的卻是下面這幾位關鍵性人物。

1、賈誼

古往今來,賈誼一直都是懷才不遇者心中的圖騰,他一生從未成功擠進西漢王朝的權力核心,但卻提出了眾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指導性意見,其中便包括關於削藩的”指導方針“。

他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即訂立完善的管理辦法,將原有的諸侯王土地分封給更多的諸侯,並嚴格約束諸侯王的行為,樹立君臣之別。漢文帝正是在這一”指導方針“的指引下,將齊國一分為七、淮南國一分為三的。

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2、晁錯

作為漢景帝的老師兼頭號寵臣,晁錯提出了更為直接的”削減諸侯王封地“的請求,並提出具體的削藩方案,即從大的諸侯王和犯錯誤的諸侯王入手。

不過,由於他的這次削藩過於激進,而且應對準備不足,雖然最終達到了削藩的效果,但是他自己卻因此而喪了命,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3、主父偃

號稱中國古代最厲害的陽謀——”推恩令“便出自於主父偃之手。

他向漢武帝提出”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即把各諸侯國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封號由漢朝政府來確定,諸侯國統一歸漢朝郡治所管理。

”推恩令“一出,諸侯王們便從此進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兒子生得越多,封地被分得也越多;兒子生得小,一不小心兒子死了,就可能落個無子繼承而國除的下場。子嗣眾多的中山靖王劉勝,幾年之內就被二十個兒子分走了封地,可他的嫡傳五世孫中山懷王劉修卻最終因為無子繼承而導致中山國除,令人不勝唏噓。

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看得出來,晁錯和主父偃的思想核心源自於賈誼,但是,對諸侯國影響更大的反而是他們二人的《削藩策》和“推恩令。


五、諸侯王國權力的變遷

在西漢諸侯王國逐漸變小、變弱的過程當中,減少的並不僅僅是它們的封地面積,還有諸侯王手中的權力。

前文提到,漢初異姓諸侯王手中權力巨大,而替代他們的同姓諸侯王亦不遑多讓。他們不但擁有所屬封地的全額賦稅,甚至像吳王劉濞這樣的還擁有自主造幣的權力,可以想見,他們當時的強大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但是,隨著中央集權的逐漸加強,不但類似的特權被一一取締,”自置吏“的權利也越來越小,西漢政府派往諸侯國的官員開始起到越來越大的監督與規範作用。與此同時,刺史制度也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完善發展。漢武帝時將全國劃分為十三個州部,設立固定的十三部刺史,他們的主要職責便是監察郡國守相和地方豪強,諸侯國中有什麼不法行為,一經發現,立即上報。

此外,在稅收方面,西漢政府也逐漸給諸侯國們上起了小夾板。漢景帝在”七國之亂“後便收回了諸侯國的田賦稅收,對衣食稅等其他稅收,西漢政府也逐漸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監察辦法。當然,這並不沒有影響諸侯王們尋歡作樂,相反,西漢中後期的諸侯王早已沒有了漢初諸侯王那樣的英氣,反而更多成為了紈絝子弟的代表。

畢竟,身為諸侯王的他們,管理權限被一再緊縮,早已經不需要用那麼多的時間來管理自己的封國,不找點個人愛好,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水言水語

關於西漢的諸侯國,還有很多可說可寫的內容。但因篇幅有限,本文也僅是從脈絡上對西漢諸侯國的發展概況作一梳理,讓大家可以通過這篇文章,對西漢的諸侯國有一個整體的瞭解。

最後,再多說幾句:

雖然西漢的帝王們按照自己的需求,將諸侯國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弱,充分滿足了他們中央集權的需要,但是,與此同時,這種”強幹弱枝“的行為,卻最終為西漢的滅亡埋下了隱患。當王篡舉起篡漢大旗的時候,西漢的諸侯王們早已經無力阻止和反抗了,任憑王莽將他們的王爵降為公爵、侯爵降為子爵,直至廢除。

天下大事,利弊有時真的很難說得清,此時的利也許就變成了彼時的弊,此時的弊也可能變成彼時的利。沒有強大的諸侯王坐鎮,誰又能保證大權在握的呂后、平滅諸呂的群臣,不動歪腦筋呢?

關於,西漢諸侯王的點點滴滴,今天先聊到這裡了,對水一白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點擊關注按扭,在此先謝過了。

關於西漢諸侯王國興衰,這些“前因後果”你注意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