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如果聽那個年輕人的,西漢“七國之亂”很可能成功!

如果聽那個年輕人的,西漢“七國之亂”很可能成功!

文|沙塵暴(讀史專欄作者)

1

漢景帝時期,御史大夫晁錯認為諸侯王的勢力越來越大,對中央皇權構成了威脅,便給皇帝上了一道《削藩策》,請求削減諸侯王的封地,收回旁郡,得到漢景帝採納。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冬,楚王劉戊入朝,晁錯說他為薄太后服喪時偷偷淫亂,請皇上殺了他。

漢景帝還算仁慈,下詔赦免劉戊死罪,改為削減東海郡,以示懲罰。

而在這之前兩年,趙王劉遂也被抓住把柄定了個什麼罪,被削去河間郡;膠西王劉昂因賣爵位時舞弊,被削掉六個縣。

接下來,他們又把削藩的矛頭對準了吳王劉濞。

他們這麼幹,不但在朝野引起巨大震動,其他諸侯王也都人人自危,吳王劉濞的危機感尤其強烈。他親自來到膠西,對膠西王說,咱們一起反了吧,事成之後我和你平分天下。

膠西王劉昂說這個可以有,不要說平分天下,只要能保住我現在的蛋糕,我也願意幹。

經過聯絡,其他幾個兄弟,包括齊國舊地的諸侯王,都同意一起造反。就這樣,被削藩逼出來的“七國之亂”爆發了。

2

吳王劉濞為什麼最積極呢?因為他有底氣,或者說他的底氣最大。

劉濞的底氣在於,自從當年被分封到吳國後,他便開始在封國內開採銅礦,又是大量鑄錢又是大量煮鹽販賣,積累了鉅額財富。

這是不是說明他一開始就有野心呢?好像有,而且當年劉邦還從相貌上看出來了,直言不諱地對這個彪悍勇猛且有野心的侄子說:“你的相貌有造反的氣色。”

可是王已經封了,官印已經授了,再說畢竟是自己的親侄子,還立過戰功,不好收回,劉邦只好語重心長地勸他別造反。劉濞也不是傻瓜,連忙說給我兩個膽子,我也不敢。

另外,劉濞心中還一直藏著一箇舊恨:早在漢文帝時,他的兒子劉賢入京,陪當時還是太子的漢景帝劉啟喝酒下棋,因言語不恭惹得劉啟發怒,用棋盤把他兒子活活砸死了。

也許那時候他就想反,因各種條件不成熟而一直忍著,忍了四十年,正在想這個反到底造還是不造呢,就來了削藩這把火,一下子點燃了他心中的新仇舊恨。

公元前155年,以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為首,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立即跟進的“七國之亂”正式爆發。

也許是漢景帝同母弟弟、與皇帝更親的緣故,梁王劉武沒反,還成了抵抗叛軍最得力、貢獻也最大的諸侯王。

既然反,那就平,漢景帝立即任命名將周亞夫為平叛總指揮,率領三十六個將軍抵禦吳楚聯軍,另外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

如果聽那個年輕人的,西漢“七國之亂”很可能成功!

3

沒想到,這邊周亞夫還未行動,那邊梁王快抵擋不住了,被吳楚聯軍圍起來猛打,企圖通過樑國直逼長安。

梁王大喊救命,朝廷再不派兵救援,梁國就完了,梁國一完蛋,叛軍通往長安的道路就通了,所以漢景帝很著急,命令周亞夫火速救援。

周亞夫卻置之不理,皇帝大人再三“懇求”,他依然無動於衷,理由是現在叛軍勢大,尤其是楚軍,戰鬥力強悍,不能與其硬碰硬。

他決定按照自己的打法幹,哪怕是皇帝的命令,也無法讓他改變計劃。他的計劃是,先從背後斷了叛軍的糧道,然後伺機大反攻。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無比正確,當週亞夫派兵悄悄繞到叛軍背後,發動突然襲擊,既斷了叛軍的糧道,還搶走了他們的糧食。叛軍無糧,只好撤退,梁國之圍也迎刃而解。

周亞夫當然不能讓他們跑,他等的就是這個機會,於是趁機派精兵追擊,把餓了幾天肚子的叛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領頭的吳王劉濞逃到越國,腦袋被越國人割了,獻給朝廷。

叛軍首領被殺,彷彿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張倒下,其餘的緊跟著全部倒下——

膠西王自殺而死;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伏法被誅;趙王自殺而死;齊王雖未參與叛亂,但曾經打算奪取帝位,參與過七國之亂的策劃,自知朝廷不會容他,也自殺而死。

這場來勢洶洶、聲勢浩大的叛亂,僅持續了三個月即被平息,參與叛亂的七個王都見了閻王爺,除楚國外,其餘六國被廢除。

4

實際上,叛亂一開始,“老天爺”就給了叛軍一個大好的機會。那時的吳楚聯軍正在全力攻打梁國,但是梁國的城池很堅固,久攻不下。

時間被白白浪費,一個年輕的將軍坐不住了,給劉濞出了個好主意。

這個年輕人,史書上連完整的名字都沒留下,只說他姓桓,管他叫桓將軍。

他對劉濞說,打不下樑國的城池,咱們就別打了,直接跳過去,迅速趕到洛陽,佔了洛陽的武器庫,然後奪取敖倉的糧食。

這樣武器和糧食都能得到極大補充,然後直取關中,攻佔長安,漢家天下,指日可取。

像這樣逢城必攻,打又打不下,正好給了漢軍調兵遣將的時間,而他們騎兵多,行動迅速的騎兵一到,基本上只有步兵的我們就危險了。

劉濞把老將們召來開會,當老將們得知這個主意出自一個年輕人之口,紛紛嗤之以鼻——

年輕人見識短淺,哪懂什麼打仗,不過是想借此出風頭而已。

老將們都這麼說,劉濞自然不予採納,依舊攻打梁國的城池,結果給了周亞夫部署的時間和機會,導致糧道被斷、糧食被燒,以至於一敗塗地。

實際上,老將們不會不明白這個主意的高明之處,但正因為太高明,他們才紛紛表示反對。

因為如果照這個“娃娃”說的去做,就顯得他們這些老將太無能了,還不如一個“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小孩子”,這張老臉往哪擱?

今後,大王還會信任、重用咱們嗎?

5

而對於周亞夫來說,他最怕的,正是叛軍佔領洛陽——

後來他佔領洛陽,見到當時聞名遐邇的洛陽大俠劇孟後,異常高興地對他說:“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劇孟,吾知其無能為已。”

——叛軍不來打洛陽、不求助於劇孟,我就知道他們完了。

周亞夫為什麼給予劇孟如此之高的評價呢?

原來劇孟不但自己武藝高強、富有謀略,以行俠仗義而聞名於世,在洛陽還是呼風喚雨的角色,人們都說,誰要是得到了他,就相當於得到了一個國家。

周亞夫的話,從反面證明了佔領洛陽的重要性,而叛軍本來可以佔得先機,卻因這個主意出自一個年輕人之口,而慘遭否定,然後就是慘遭失敗。

轟轟烈烈的“七國之亂”敗得如此迅速,參與叛亂的諸侯全都身敗名裂,不知是死於對年輕人的偏見呢,還是死於老將們的私心?

也許,兩個因素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