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軍事制度——西漢

中國古代軍事制度——西漢(1)中央集權的軍事領導體制

西漢軍隊的最高統治權在皇帝手中。中央設有太尉、郎中令、衛尉、中尉等官職。太尉在漢初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但只有統兵權,沒有調兵權。西漢武帝改太尉為大司馬,而以大將軍代替太尉執掌軍隊。郎中令負責宮廷守衛,武帝時改稱光祿勳。衛尉負責殿外宮牆內的警衛。中尉負責京城守衛,漢武帝時改稱執金吾〔yu御〕。郎中令、衛尉統率的部隊居住在未央宮。未央宮在城南,因此稱為南軍。中尉統率的部隊多住在城北,所以稱為北軍。南軍有兵衛、郎衛之分。兵衛擔任殿門外門署的警衛,由衛尉統御;郎衛擔任殿內廊署的警衛,由郎中令統御。漢武帝時,在南軍增設期門、羽林(皇帝親兵的名稱),都無定額,以後又在羽林中附設羽林孤兒,收養戰死官兵的子孫,長大後編為部隊。期門、羽林、羽林孤兒和一般衛士相比,地位較高。漢武帝還在北軍增設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等八校尉,擴大北軍的編制。此後,又設城門校尉,也屬北軍系統。南北軍互不相屬,互相制約。郎中令、衛尉、中尉都只對皇帝負責,聽從皇帝指揮。

除南北軍外,西漢還有地方郡國兵。郡兵由郡太守直接掌握,而以郡都尉協助。太守掌發兵權,郡都尉負責領兵。每年八九月,郡國兵要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稱為都試或秋射。通過考核,給軍士劃出等級,上等叫“最”,下等叫“殿”,因此稱課殿最。諸侯王國的軍隊由相(相當於郡太守)和中尉(相當於郡都尉)統率。所有郡國兵都屬於中央,諸侯王和郡太守不能任意發兵,只有皇帝遣使合符時才準發兵。無符發兵就算謀反,罪該處死。但在漢初,諸侯王權力很大,最後釀成了七國之亂。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中央集權得到加強,全國實現了真正的軍事統一。

中國古代軍事制度——西漢  (2)軍兵種和軍隊的編制

西漢的地面部隊有步兵(材官)、騎兵(騎士)、車兵(車士),水上部隊有水軍,當時稱樓船

士。步兵、騎兵是西漢軍隊的主力,車兵處在逐漸被淘汰的地位。西漢的騎兵很強大,衛青、霍去病與匈奴作戰,前後動用騎兵24萬,所戰多捷。

西漢騎兵在兵種上有輕騎兵與重騎兵之分:輕騎兵無鎧,持弓弩,揹負箙〔fu服〕,馬匹矮小;重騎兵部分帶甲,持長矛類武器,馬匹高大。據考古發掘,西漢騎兵已裝備適於馬上近戰的環柄長鐵刀,但馬蹬仍未出現,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騎兵的戰鬥力。

西漢軍隊的統兵將領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以及前、後、左、右將軍。將軍下面有將或別將。將軍皆領有部曲。部曲制是西漢軍隊編制的主要組織形式。一校尉所統之兵稱一部,部下有曲,曲下有屯,屯下有隊,隊下有什,什下有伍。部的長官稱校尉,曲的長官稱軍侯,屯的長官稱屯長,隊的長官稱隊率或隊史,什有什長,伍有伍長。一部轄數曲,一曲一般為1000人。

西漢各級統兵將領戰時領兵打仗,平時負責軍事訓練。騎兵重在練騎射,騎兵的校尉必須是騎射好手。材官的訓練以發矢張弩為主。樓船舟師不但練行船,也要練戰射。邊防部隊要熟練掌握烽火技術。由於弓弩是漢代的重兵器,殺傷力強,所以各軍兵種都要練。此外,西漢軍中還將蹴鞠〔cuju促居〕(踢球,古代足球)、角抵(摔跤)、手搏(拳術)作為基礎訓練項目,時常訓練。

(3)與勞役結合的兵役制度

西漢初期的兵役制度是徵兵制,其特點是將勞役和兵役合而為一,稱徭役。漢初規定,23歲至56歲的男子都要服三年兵役,一年為衛士,在京師或邊境服役,稱“戍卒”;一年為材官、騎士,在本郡服役,稱“正卒”,再到京師或邊境戍守一年。另外,成年男子每年還要服一個月的勞役,如果不願服役,可以交錢代替,稱為“踐更”。戍邊三年也可以錢代替,稱為“更賦”或“過更”。“踐更”和“過更”這兩種更賦,到漢武帝時期成為國家正式稅收項目。另外,西漢政府還徵收算賦,凡15歲到56歲者,不分男女,每人每年交120錢,用於製造兵器和車馬。

漢武帝以後,在實行徵兵制的同時,還實行募兵及發罪徒為兵的制度。

(4)屯田兵

屯田是指駐屯邊郡的士兵從事農業生產,實現軍糧自給。漢文帝時,採納晁錯建議,募民徙邊,長期居住。漢武帝時,由於不斷對外用兵,邊兵糧草供應困難,於是在西北邊區大量增設新郡,建立屯田領導系統,以屯田校尉、護田校尉、農都尉、守農令等屯田官率60萬邊兵屯田戍守。這些負有屯田和戍邊雙重任務的軍隊稱屯田兵。屯田兵有警則戰,無事則耕。這樣大規模的屯田,保證了邊防的後勤供應。但是,由於大量毀草開墾,闢地築城,使西北草原植被受到很大破壞,導致風沙橫行,屯墾區漸漸在風沙侵襲下變為荒漠。

(5)馬政

西漢主要作戰對象是匈奴。為了戰爭勝利,西漢十分注意騎兵建設,建立了健全的養馬制度。

漢朝初年,劉邦剛做皇帝時,漢的馬匹很少,劉邦想選擇四匹同樣顏色的馬匹駕車都很困難,丞相只能坐牛車。為此,漢朝頒佈法令鼓勵養馬。呂后當政時,為了繁殖軍馬,明令禁止母馬流入境外。文帝時又頒佈“馬復令”,規定民間有馬一匹的家庭,可免除家中三人的徭役,用免役的辦法鼓勵民間養馬。景帝時在秦代邊郡牧馬苑的基礎上擴大軍馬牧場範圍,在西北邊境地區設立36所牧馬苑,用三萬官奴,養馬30萬匹。武帝時期,為準備對匈奴戰爭,更是大量養馬,為衛青、霍去病取得對匈奴戰爭的勝利準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西漢的馬政機構,在中央由太僕負責,邊郡36所牧馬苑則由“六牧師苑令”管理。地方也設有馬政機構,郡縣有馬丞,封國有僕及屬吏廄長、廄丞等。由於統治者的重視,到漢武帝時,軍馬得到迅速發展,廄內存馬已達40萬匹。

(6)匈奴兵制

西漢用兵的對象主要是匈奴。匈奴是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遊牧民族,據有陰山南北廣大地帶。秦朝末年,中原大亂,匈奴趁機向南擴張,佔據河套地區,對西漢政權構成巨大威脅。漢匈之間於是進入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對峙狀態。

匈奴最高軍政首領稱單〔chan蟬〕於。單于下面設左右賢王(匈奴語稱都耆王),分別統御左右兩部。賢王下面設左右谷蠡王。左右谷蠡王下各設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等24將。他們各掌部落,大者萬餘騎,小者數千騎,皆稱萬騎。下設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都尉、當戶、且渠等官尉。單于直接掌握10餘萬人,全部為騎兵。他們行動迅速,善於奔襲,並常採用伏擊、迂迴包圍等戰法。進攻時多采用集團突擊,失利時則分散逃走。每次戰鬥,均以青壯年為先鋒,老弱婦幼在後方管理行李、帳幕及畜牧。按規定,作戰中俘獲的人畜財物歸個人所有。所以,匈奴兵作戰勇敢,而西漢人民,特別是邊地人民則深受其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