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奎:網約車運營的核心競爭力是司機資源管理能力


蘇奎:網約車運營的核心競爭力是司機資源管理能力

廣州市交通局公共交通處處長蘇奎作為第二屆全國網約出行大會的第一位演講嘉賓發表了題為《國際網約車行業監管動向和產業結構的變化思考》的主題演講。他從美國出租車政策的歷史演變和網約車政策的推動以及市場變化延伸到國內未來網約車和相關租賃企業的發展方向,並強調司機資源管理能力是網約車運營的核心競爭力。

駕駛員的利益是監管最大的驅動力

蘇奎:網約車運營的核心競爭力是司機資源管理能力

1934年2月6日,紐約發生出租車行業大罷工,出租車工會要求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60小時,收入不低於20美金。這次罷工是紐約現有出租車行業監管政策的重要起點和推手。

蘇奎:網約車運營的核心競爭力是司機資源管理能力

85年後,2019年的5月8日,Uber上市前,Uber的司機發起了一次全球性的司機罷工行動。他們寫了一個網約車司機的《權利法案》:其中包含要求收入公平,平臺抽成不超過10%;每個小時收入超過27.86美金;司機接單前要顯示價格,收費要有明確的清單;駕駛員要有話語權,駕駛員參與管理、進入董事會等要求。受此影響,Uber上市開盤後持續了三天的下跌,跌至37元美金。但三天後股價開始V型反彈。原因是美國勞動關係委員會發布了備忘錄,認為駕駛員是獨立承包商,不是Uber的員工,以後有關這類的投訴勞動委員一概不予受理。

美國網約車政策 加州判例和AB5法案

然而,2018年美國加州曾有一個判例,快遞公司Dynamex曾發生過僱員糾紛。最高法院7名法官一致裁決快遞員是公司的員工,而不是獨立承包商,應享受相應的保障和福利。並指出企業將員工當成獨立承包商的目的是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獲取經濟上的好處。這一判例嚴重影響Uber的商業模式。

與此同時,加州眾議員撥款委員會主席岡薩雷斯提出了著名的AB5法案,要將加州法院的這一判例作為法律條文固定下來,網約車也劃入該法律條文的管理範圍。目前該法案正在順利地推進,岡薩雷斯曾被評為“改變美國的50個政治家之一”。

蘇奎:網約車運營的核心競爭力是司機資源管理能力

與此同時,紐約出租車管理局通過了最低工資管理細則,包括燃油、維修各種成本之後司機淨收入必須達到15美金,還要加所得稅7.65%,帶薪假福利6%,加在一起是17.22美金。17.22美金是淨收入,扣除空載時間,實際打開APP一個小時可能工作只有半個小時,因此實際最低工資需要再翻倍。Lyft公司曾因為對計算公式的質疑而起訴紐約出租車管理局,但被駁回。有趣的是,Uber公司完全支持該項政策。

平臺態度的變化

由於AB5法案和紐約的最低工資管理細則的推動,網約車平臺Uber和Lyft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他們在媒體刊登了名為《Uber和Lyft公司準備為司機盡我們的責任》,主動承擔這一社會責任,給司機提供保護,包括帶薪假期、退休計劃、終生學習,以及分成模式透明化等,並立即採取行動。

這一改變讓96%的駕駛員將明顯提高收入,平均年增加淨收入1萬美金,增幅高達45%,數據顯示司機每小時淨收入增加15%。這一改變不僅是保障駕駛員的權益,還讓平臺公司理性下來,防止盲目擴張。使網約車平臺和行業更加理性健康地發展。

沒有線下企業支持 平臺將面臨重大法律責任

蘇奎提到,國內將網約車行業成為共享經濟,但在國際上更多被稱為零工經濟。兩者的區別在於共享經濟核心是關注經濟效率,而零工經濟核心是關注人。

此前國務院辦公室發佈了38號文,其中關於網約車行業的有很重要的一句話:抓緊研究完善平臺企業用戶和靈活就業等從業人員社保政策,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積極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引導更多平臺從業人員參保。這可能反應了國家對網約車未來的管理思路。而目前從相關法律上看,網約車平臺的有關線下管理的責任是很大的。但平臺想定位互聯網性質企業,希望輕資產運作,沒有線下企業支持會面臨重大法律責任。這是中國網約車行業面臨非常重要的問題,而這離不開租賃企業的參與和合作。

網約車運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司機人力資源管理能力

蘇奎還分析了當前網約車運營中人與車對運營企業的價值,他分享了一組深圳的數據。

目前深圳有1.8萬輛車沒有接過單,2019年上半年註銷1600輛。網約車市場是供給過剩的階段。車輛資源的稀缺性顯著下降。而稀缺性決定價格,車輛資源的稀缺性下降,車輛管理公司價值相應下降。

而中國人口結構和勞動市場在發生變化,駕駛員是非常稀缺的資源。網約車租賃企業不只是財產租賃功能,未來需要在駕駛員管理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租賃企業是真正的“出租車”公司,駕駛員管理和留存是更重要的工作,是更加突出的競爭力。網約車租賃企業的發展方向或者說租賃企業的競爭力必須是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

物本身不會成為矛盾的主體,矛盾的主體始終是人。只有平臺、租賃企業、駕駛員形成穩定和協調的產業結構,行業才可能持續發展。平臺有關駕駛員管理規則、定價和收入分配等重要的決策不能離開租賃企業的參與,不能平臺一家說了算。平臺如果還是一方獨大,那麼這個結構需要再平衡,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立法本質上就是如此,目前網約車產業的權力結構需要再平衡,建立新的機制,沒有一個可持續的產業結構平臺,行業內各方的長期利益同樣會受損。這也是Uber、亞馬遜在美國、歐洲主動提出讓權、讓利的根本原因,從而形成新的產業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