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毒紅薯種植技術

一、深耕作壟

1.深耕整地:紅薯是塊根作物,“土裡生土裡長”,塊根的膨大需要深厚疏鬆、富含養分及保墒性良好的土壤條件,土壤深度一般以25-30cm為宜,所以要獲得高產,必須深耕改土。深耕後要把土塊耙碎,耙平,結合整地畝施有機肥3000kg、普鈣50kg、45%含量的三元複合肥25kg,3%辛硫磷顆粒殺蟲劑4kg。

2.作壟:紅薯栽培有平栽和壟栽兩種,但以壟栽最為優越。壟栽能增厚土層,擴大根系活動範圍,疏鬆土壤,擴大表土與空氣、陽光接觸面積,為紅薯塊根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水、肥、氣、熱的土壤環境。壟的大小應根據田塊、土質、種植季節、種植方式、生長期及品種等因素確定。作壟一般掌握在土壤乾溼適宜,犁耙細碎後進行,作壟時要求做到壟子直、壟溝深、壟面寬平(不宜作成三角形)。

二、栽插

1.栽插時期:紅薯塊根膨大沒有明顯的終止期,在適宜塊根膨大生長的範圍內,生長期愈長,產量愈高。確定紅薯栽插期的依據主要是溫度、雨水和耕作制度,根據河北當地生產條件及氣候條件,在4月20日以後栽種。

2.栽插方法:紅薯栽插方法很多,有直插、斜插、水平淺插、船底形栽法等。

(1)水平淺插法 薯苗長到25釐米以上使用此法較適宜。入土各節平栽在3釐米深的淺土層內,其優點是結薯數多而均勻,但抗旱性能較差。如果水肥條件差,結薯數量多,而營養跟不上,也會影響產量。

(2)斜插法 優點是操作容易,耐旱,抗風,早成活,單株薯塊較大等,適宜短苗栽插,缺點是所栽薯塊數量少。

(3)船底形栽法 苗的基部在法土層內 ( 2-3釐米) ,中剖各節略深(4一6釐米) ,沙地深些、黏土地淺些。適於土質肥沃、土層深厚 水肥條件好的地塊。由於入土節位多,具備水平插法和斜插法的優點。缺點是入土較深的節位如果管理不當,容易成空節。

(4)直插法 多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2一4個節位。優點是大薯率高,抗旱,緩苗快,適於山坡和乾旱瘠薄的地塊採用。缺點是結薯數量少,應以密植保證產量。

根據氣候條件及品種和上市時間合理確定再插方法

3.栽插密度:合理密植是提高紅薯產量的中心環節。栽插密度根據土壤肥力、栽插季節、生長期、栽插方法及品種來確定

三、田間管理

1、查苗補苗:紅薯栽插後5-7天應及時查苗,如發現缺苗,必須補插,以保證全苗。補苗宜早,並選用壯苗在雨天或晴天午後進行,補苗後要及時澆水,爭取早髮根還苗,早長蔓,使生長平衡。

2、中耕除草:在紅薯栽插前,根據土壤水分,可用莠去津或乙草胺進行封閉殺草。在生長期間要及時中耕除草,一般栽插後15天進行一次,以後每隔15-20天再進行一次,中耕次數應根據土壤板結程度及雜草多少等情況而定。中耕深度要根據紅薯根系生長情況而靈活掌握,原則上早期(塊根形成初期)宜深,後期(結薯後)宜淺;壟面宜淺,壟腰宜深,壟腳鋤松實土,即所謂“上淺、腰深、腳破土”。

3、施肥:根據紅薯對肥料三要素需求特點,施肥上必須掌握“氮、磷、鉀配合,以磷、鉀為主”的原則。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根據苗情適量追肥,追肥要掌握“兩頭輕、中間重”的原則,即分枝結薯期前及塊根迅速膨大期宜輕施,塊根“定型”後開始膨大時重施。

(1)苗肥:施用苗肥,可促進紅薯髮根還苗,使分枝快,結薯多,尤其在基肥不足,栽插氣溫低或乾旱情況下,應及時施用苗肥。一般結合第一次中耕,畝施尿素10kg,兌水澆潑或趁雨天施用。

(2)薯塊形成肥:一般在移栽後30-45天內,結合第二次中耕畝施普鈣30kg,尿素15kg,硫酸鉀15kg,兌水澆潑或趁雨天施用。

(3)塊根膨大肥:紅薯進入蔓葉盛長期,地上部生長迅速,地下部塊根也在不斷膨大,需肥較多,及時供給足夠的養分,既可促進蔓葉旺盛生長,及早達到生長高峰,又能增加光合產物,促進塊根膨大,因此要重施追肥。一般結合中耕畝施餅肥20-25kg,硫酸鉀15kg,尿素10kg兌水澆潑或趁雨天施用。紅薯生長後期由於根系吸收能力弱,可採用葉面施肥,一般在收穫前30-50天噴施1%尿素+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

4、培土:每次中耕應結合培土,培土的目的是加寬壟面,防止薯塊外露變成“露頭青”或受到小象鼻蟲為害,因而不同時期對培土的要求不一樣。

(1)塊根膨大前:培土只能培寬不能培高,把鬆土培於壟的兩側,補齊被水沖刷流失的土壤,確保壟直,壟面寬平。

(2)薯塊膨大期:由於塊根膨大,壟面開始出現裂縫,薯蒂會不斷露出土面,必須結合破壟曬土進行一次高培土,用細土覆蓋薯蒂,不使其外露。

(3)後期:隨著薯塊的迅速膨大,壟面會繼續龜裂,結合中耕除草,以細土蓋蒂,避免薯塊外露,防止象鼻蟲危害。

5、提蔓(藤):為了防止藤蔓產生不定根和形成小薯塊,在生長期間要進行提蔓。提蔓必須根據品種、苗情靈活掌握,叢生、矮蔓、莖質脆弱、地上部分生長較差、不定根少和氣候乾旱時不宜提蔓。提蔓時要注意儘量避免損傷莖葉,把莖蔓順壟方向理好,以利繼續生長。做到提蔓不翻藤,斷根不移位。

6、水分管理:紅薯雖較耐旱,但如果受旱嚴重,則生長受抑制,必須及時灌溉。紅薯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需水由少而多,再由多而少,即生長前期需水較少,中期需水多,後期又趨少,因此水分管理應掌握前期適當灌溉,後期間歇灌溉的原則。

7、生物激素應用:在薯苗移栽後40-50天,進入薯塊形成期時,噴施紅薯專用“膨大素”一次;移栽後50-70天,進入薯塊膨大期時再噴施“膨大素”一次。如果薯苗莖蔓生長過旺,出現徙長時,噴施“矮壯素”(縮節胺),控制薯蔓徒長,一般10天一次,連續噴施三次。

8、病蟲害防治:紅薯病蟲害較少,一般生長期間以防治好地下害蟲(地老虎、象鼻蟲)為主;地上害蟲以蚜蟲和薊馬為主,一般在生長期間防治1-2次即可。

四、收穫

收穫時必須掌握先熟先收,種薯和象鼻蟲為害的先收,其它後收的原則。收穫時要選擇晴天進行,如果土壤潮溼,應先割去莖蔓,曝曬1-2天后再收挖。收穫時做到輕挖、輕裝、輕運、輕放,以免損傷薯塊,不利貯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