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搖號買房”疑人為製造房荒 傳遞供應稀缺信號

搖號買房造成的“特殊效果”正在發酵。近日成都、杭州等城市均出現萬人搖號買房,“房荒”現象進一步加劇。

5月29日,位於杭州的融信瀾天項目吸引了11927戶家庭登記,而推出的房源僅404套,無房家庭傾斜比例為40%。據計算,整體中籤率為3.4%,無房家庭中籤率為5.24%。而成都某樓盤通過搖號買房審核的購房人數高達6.1萬戶,創造了新的搖號記錄,6萬多人爭奪千餘套新房,綜合中籤率僅為1.71%。此外,成都另一樓盤出現5萬人搖號640套新房,中籤幾率不足1%。

因中籤率很低,搖號買房被稱之為“抽獎買房”。業內人士認為,限價政策導致的新房與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及搖號買房本身傳遞出的供應稀缺信息,導致搖號買房“搖”出了很多亂象。

“新房的批證價格與周邊二手房相比有較大差距,限價後新房價格比二手房低,一套房的差價為百萬元甚至更高,許多購房人本著買到就是賺到的心理去搶房。此外因批證問題,不少新房延遲入市,帶來供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萬人搖號的現象。”一家全國性房企的副總裁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房源統一搖號政策由上海於去年率先發布,隨後包括南京、長沙、成都、杭州、西安、武漢等城市均跟進了該項政策。政策明確要求新開盤商品住房採取由公證機構主持的搖號方式公開銷售,嚴格落實購房實名制,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價外價。上述城市全部或者部分房源需要搖號出讓。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限價背景下,搖號政策這項行政調控幾乎與“供應緊張”信號共生,這與為市場降溫的調控目標背道而馳。

“搖號政策實施後出現的多人搶房狀況說明房源是比較緊缺的。”易居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財聯社表示。

據易居研究院發佈的《百城住宅庫存數據報告》,當前多數城市去化週期均明顯處於低位。截至2018年4月底,一、二、三四線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分別為2137萬平方米、22484萬平方米和18765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5.4%、9.6%和6.1%,其中,二線城市庫存同比跌幅最大。

上述報告還顯示,在實施搖號政策的二線城市中,杭州庫存週期僅為2.8個月,南京、成都分別為4個月、5.1個月。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搖號短期的確有效,可以增加普通人買到房的概率,但後期不配套其他政策,只限價搖號,有可能會催生各種暗箱操作。

事實上,部分城市實施搖號買房政策後已造成諸多亂象。據媒體報道,杭州搖號買限價房購房人最多要交1700萬元定金,很多人去銀行凍結存款,辦理業務的長隊排出1公里,造成暈倒、打架等現象;深圳某樓盤要求同樣嚴格,購房者須先交500萬元誠意金,計算下來誠意金凍資高達33億元;西安某樓盤則被曝出內定搖號,多名官員動用關係內定房源。

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黃有光日前公開表示,搖號是違反市場經濟原則、不公平、效率低的分配稀缺物品的方法,應該儘量避免使用。違背市場原則的搖號制度,很難避免違規濫權等行為。

“應防範搖號政策釋放出的房源緊俏或房源稀缺信號,否則搖號買房反而會加劇一些人的搶購行為。”一家研究機構資深分析師告訴財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