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楚霸王项羽一生纵横捭阖,难求一败,最后却一战败于垓下,再难翻身。

乌江自刎之时,他的面前有数千的汉军。到了最后,他的遗体被分成了五块,分属于五个人。

然而,令人惊奇的却是,这五个人竟都来自同一个地区,甚至还拥有着类似的经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切到底是巧合呢?还是隐藏着一些我们曾经忽略的故事?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一、五个“无名小卒”?

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的项羽骑着他的乌骓马逃到了乌江边,面对着乌江亭长重回江东的恳请,项羽最终还是拒绝了。他越过滔滔乌江水,远眺对岸的江东,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当初的八千子弟兵如今已荡然无存,他的背后只有刘邦手下的数千骑兵。

一声冷笑之后,项羽引颈自尽,一代霸主轰然倒下。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汉骑们一拥而上,疯抢着项羽的尸体,数十人顷刻丧命。

最后,郎中骑王翳抢到了项羽的首级,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可叹,一世英名的西楚霸王就这样被人分尸了。此五人后来凭借着这一功劳,都在新兴的在汉朝中谋得了一个侯爵。

看得出来,这五个人在汉营中并不算什么“无名小卒”,他们都是汉军骑兵部队的军官。而且,他们还有两个共同点:

1、都来自于同一个地区——关中内史地区;

2、都有着类似的经历——曾经是秦朝军中的骑兵或骑将。

王翳,秦内史下邽县人,本为秦军郎中骑将,汉元年加入汉军,后受封杜衍侯,封邑1700户;


杨喜,秦内史华阴人,原秦军郎中骑将,汉二年加入汉军,后受封赤泉侯,封邑1900户;


吕马童,秦内史好畤县人,原秦军郎中骑将,汉元年加入汉军,后受封中水侯,封邑1500户;


吕胜,秦内史地区人,原秦军骑士,汉元年加入汉军,后受封涅阳侯,封邑1500户;


杨武,秦内史下邽县人,原秦军郎中骑将,汉元年加入汉军,后受封吴防侯,封邑700户。

秦朝的内史地区,指的便是京畿,也就是咸阳所在地的关中核心地带,是曾经秦帝国最为重要的军事及政治中心。

五个来自秦帝国核心地带的”旧秦军“竟然在最后成为了楚霸王项羽的”分尸者“,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二、汉王刘邦的骑兵部队

骑兵,作为中国古代最为机动的部队,历来颇受重视。只不过,由于成本较高、培养时间长等问题,骑兵大多数时间并不能作为主力出现在战场上。尤其是楚汉战争这种乱世时期,骑兵数量更是难以得到保障。刘邦自起兵之初,其手下的部队便是以步兵为主,车兵为辅,骑兵则寥寥无几。

不过,当刘邦占领了关中地区,尤其是彭城之战惨败后,他对骑兵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终于痛下决心组建起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骑兵部队。可是,要组建一支骑兵部队,除了要有相当数量的马匹以外,还需要有大量的骑士,以及更为重要的领军人。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刘邦入秦以前,多在淮北一带活动,他的手下也多是砀泗人氏。

淮北自古以来便属于农耕地区,兵种演练也多是步兵、车兵,极少有骑射方面的人才。战国七雄之中,真正拥有强大骑兵部队的只有秦、赵两国以及略逊一筹的燕国,他们由于长期与游牧民族作战,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组建骑兵部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们也拥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骑兵培训系统和大量的骑兵人才。


刘邦此时想要组建起一支成熟的骑兵部队,很难避免的一个问题便是其组成的绝大部分都是秦人,确切地说是关中地区人。连刘邦的手下们集体为他推荐了两个骑兵统领——骆甲和李必也都是不折不扣的秦人。

骆甲和李必的老家都在秦内史重泉县,他们也都是曾经大秦帝国的骑兵将校,现如今在汉营之中担任校尉之职,是不可多得的骑将人选。然而,当刘邦将他们召来任命的时候,他们却一口回绝了,理由是:“我们本是秦军,恐难得到军中的信任,还望大王选择身边善骑者,我们可以左右辅佐于他。”

刘邦思考再三,还是同意了二人的意见,最终选择了灌婴作为汉军骑兵统领。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灌婴虽然并不属于刘邦最初起兵的“丰沛集团”,但是他的老家砀郡却紧挨着丰沛所属的泗水郡,是较早加入刘邦军队的重要一员。灌婴年纪不大,但为人活泼,在军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作战却极为果敢镇定,屡立战功,颇受刘邦的喜爱。此次任命他为骑兵统统也说明了刘邦他的信任。

不过,骆甲和李必坚拒请辞的位置,真的有那么好坐吗?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三、地域矛盾的影响

从骆甲和李必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最为担心的莫过于地域矛盾,确切来说便是秦人与关东六国之间的地域矛盾。

秦灭六国虽然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秦对曾经六国子民的压榨却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大秦帝国北征匈奴、南讨百越,尽管军队的主力是秦人,但为其做后勤保障的却都是六国子民,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再加上,秦帝国从未休止的基础建设,长城边、骊山陵墓脚下、驰道两道,到处都有被奴役而死的六国子民。


这种仇恨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在大秦帝国统治的十数年时间里不断发酵,直至无法调和。

正因为如此,当秦将章邯率领着二十余万降卒投降项羽之后,迎来的并不是抗秦势力壮大的欢呼声,而是六国兵将的反压迫。他们将多年来秦人对关东六国的奴役,一股脑地报复在了秦国降卒的身上,即便这些降卒里面不乏原本就是从六国征召过去的劳役。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昔日秦帝国的压迫,迎来了如此声势浩大的反秦之声;今日项羽军对秦国降卒的压迫,也势必引来一场军事变动。

面对此情此景,项羽和他的领导班子决定,一不作,二不休,一次性地将二十余万秦国降卒连夜坑杀在新安城南,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惨案。随后,项羽的军队又在破关入秦之后,在昔日的秦国都城咸阳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中原最繁华的都市咸阳被屠戮殆尽,秦王子婴身首异处,秦王宫大火整整烧了三个月。

项羽军的所作所为,固然非常残忍,但实际上都是在发泄关东六国对秦帝国的恨,坑杀降卒恰恰是项羽在面对地域矛盾时,所作出的一个”以暴易暴“的选择。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他此时的这个选择为他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

他在楚汉战争中所面对的对手不仅仅是同为楚人的刘邦,还有源源不断、报仇心切的秦人。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四、刘邦与项羽的不同选择

同样是面对地域矛盾,同样是处理关东六国与秦人之间的这种仇恨,刘邦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公元前206年10月,汉军在咸阳附近的蓝田大破秦军,彻底消灭了秦朝的抵抗力量。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率众投降,刘邦先项羽一步成为了关中的主人。眼望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内心一阵狂喜,当即一猛子扎进了秦宫之中,无法自拔。汉军将士们,也大多忘乎所以,纷纷乘乱劫掠起来。情急之下,张良、樊哙从女人堆里将刘邦拉了出来,让他彻底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刘邦连忙下令,集结军队,退居灞上,召集名士,宣布”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法令一出,不但关中百姓欢呼雀跃。与此同时,秦军降卒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地域矛盾并未因为人数的壮大而恶化。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后来,进驻汉中的刘邦作为一个外来的统治者,不但并未大力改革,反而一切”照旧“,在汉中地区沿用秦国律令、法制,并依据秦国兵制对汉军进行大规模的整顿,很快便杀了个回马枪,将”汉承秦制“推广到了整个关中地区。


诚然,刘邦集团的这一系列举动不可能完全消除地域矛盾,但是却很好的协调了内部楚人与秦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在用人之时,刘邦亦不问出处,骆甲、李必便是明证,只不过,他们为了避免出现地域矛盾,反而”让贤“了,这也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一种表现。

之后,他们作为左右校尉,在灌婴的手下起到了很好的润滑剂的作用。这支主要由秦人组成的骑兵部队也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屡立战功,并在最后的垓下合围时,承担起了追击项羽的任务。作为他们的代表,杨喜、王翳、吕马童等人最后也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水言水语

这支骑兵部队实际上只是楚汉战争中的一个缩影,在刘邦最后取得胜利的那支汉军部队中,秦人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正是凭借着秦人的力量,刘邦才能够与项羽分庭抗礼,给了韩信、彭越在北方扩大实力和地盘的时间与空间。

曾经,秦人对关东六国的奴役,衍生出了关东六国对秦人的恨,造成了项羽军对秦人的报复,杀降、屠城、烧宫,无一不是仇恨的表现。然而,这也换来的却是秦人对项羽,乃至楚军无边的仇恨。

最后,在秦人的帮助下,刘邦战胜了项羽。秦人所组成的骑兵队对项羽穷追不舍,直到在乌江边亲眼见证了项羽自刎的画面。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

想当初,彭城之战中,也有一场追击战。当时,逃跑的一方是刘邦,追击的一方则是项羽的楚军。刘邦几次遭遇险情,却都能转危为安,这其中虽然也有刘邦的运气成分,更重要的原因恰恰是项羽的军队并没有秦人骑兵队这种复仇的决心。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的这一选择已经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