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助推鄉村振興

□李紹勇 陳靜 李廣寅 王娜

“這一大片地,1600多畝啊,澆不上水,荒了30多年了,真疼人啊。”“村裡土路不少,夏天一下雨,好多戶門前頭全是泥,出不了門,到了冬天,雪化了一上凍,就更不敢出門,光摔跟頭啊。”……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邵家村黨支部書記張貞昌十分發愁、無奈地說著村裡的情況。這樣的情景,讓市國土資源局駐邵家村幫扶工作組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經過了解,像邵家村這樣的情況,在墾利街道很多村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恰逢墾利區正在打造國家農業公園,市國土資源局與墾利區委、區政府在反覆對接、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本著“區域整治、連片開發”的原則,探索實行“土地整治+鄉村振興”新模式,啟動實施墾利街道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項目實施完成後,像張貞昌發愁的事情,就都能解決了,可以說,土地整治為鄉村振興探索了一條新路子,也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田間地頭,裝載沙石、水泥的物料車絡繹不絕,挖掘機、推土機緊張施工,一派繁忙的施工場面,墾利街道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一期)全面開工。市國土資源局堅持“幫扶一村、帶動一片”的工作思路,推進區域土地綜合整治,促進連片開發。據悉,以墾利區打造國家農業公園為契機,實施墾利街道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總規模4.38萬畝,預算總投資5.89億元,可新增耕地1.88萬畝,涉及邵家等35個村,其中市直幫扶村5個。整個項目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總規模2.03萬畝,總投資約3.09億元,涉及西張、宋坨等22個村,已完成工程量的60%左右;二期總規模2.35萬畝,投資2.89億元,已完成立項、設計和預算評審,近日組織招標。項目區內主要種植棉花、小麥、玉米等傳統作物,畝均產量約300斤,土地產出率極低。通過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溝、渠、橋、涵、閘全面配套,將上述各類土地進行整理,形成完善的灌排體系,達到旱能灌、澇能排、林成網、路相連,明顯改善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保障,提升農村吸引力,讓更多的人走進鄉村、振興鄉村。同時,通過把分散零星、區塊差異較大的耕地,整治為連片優質農田,為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夯實基礎。

“這次土地整完了,村裡所有的地都能澆上水了,再也不用大水泵、小水泵倒著抽水了,這是俺們村期盼多少年的事啊!再說,地比以前好了,種啥長啥,大夥的日子就更好過、更有盼頭了。”邵家村原黨支部書記張貞久興奮地說。

邵家村北側有空閒宅基地大約23畝,雜草叢生,地勢低窪,很難得到利用。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市國土資源局駐邵家村幫扶工作組在向局領導彙報、有關科室實地察看後,符合實施增減掛鉤項目條件。項目總面積23.5畝,可整理農用地面積23.5畝,復墾耕地面積22.94畝,產生掛鉤指標23.5畝。項目實施完成後,節餘的增減掛鉤指標優先在省內交易,項目收益用於打造美麗鄉村邵家示範片區,努力實現邵家創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周邊5個村創市級示範村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