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置換術以後能幹重體力活嗎?

無謂217078817


首先只要是術後的關節類四個月內至半年是不建議做重體力活的! 做完比較穩定的這個膝關節置換術後,比如這個骨水泥固定的圈內假體,一般在術後神志清楚,而且身體的一般狀況良好的話,就需要下地鍛鍊,這樣一種鍛鍊方式。

常見的有先在床沿上坐一小會,然後防止這種直立性的低血壓。然後可以請患者家屬,或者使用這個助行器等等,在這些幫助下逐步的站立,然後緩慢的行走。因為在關節置換以後可能這個關節內的摩擦比較小,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另外可能之前有局部肌肉力量的減退,然後在行走的過程中有諸多的不適應,這個都需要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儘可能地多起來活動鍛鍊行走。

另外在床上的時候,建議可以做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也就是大腿的這種抽動。還可以使用cpm機,被動的幫助患者活動膝關節,膝關節受傷後的康復訓練,其實還是要根據個體化的原則而去處理,因為根據不同的受傷結構,還有人不同的體力,不同的年齡等等,給予一個循序漸進的康復手段。

康復起來,不外乎分幾個方面,第一個是肌肉力量的訓練,早期的是在不負重的情況下,去鍛鍊大腿、小腿前後左右幾個方向的肌肉力量。力量訓練是一個基礎,是非常重要的。

是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當然還包括屈跟伸,這個進度還有他的情況,是要根據不同的受傷情況,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等等,綜合判斷分析的,沒有說一個固定的標準。

就是肌肉的協調,配合性穩定性這樣的一個訓練,是更高級的、比較後期的。上述最好的還是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來進行,然後拉長訓練期直到自己感覺可以幹一些重的體力活為止,但不要過度! 很開心回答並分享你的問題,想了解更多關注我哦 有新的問題回答也不會錯過哦[可愛]


健友加油幫


這是一個非常open的問題,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廣大關節置換術後需要從事體力活動的病友關注的話題。要回答好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掌握這個“度”。比如,重體力活怎麼定義?多重為重體力?持續時間多久?

這裡張醫生嘗試用馬斯洛五大層次需求來解讀此題:

按照上圖,我們可以大概地將進行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歸納為兩大類:

一類是因為膝關節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他們行關節置換的目的在於改善生活質量,術後無需太多重體力勞作,屬於溫飽水平線以上。

另外一類,是長期從事重體力勞作的一線人員,由於長期的負荷過大(汽車載貨多,負荷大,輪胎磨損加速),膝關節提前或者磨損厲害,出現關節疼痛及畸形。這類患者想解決膝關節疼痛的問題,還要解決畸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希望術後能恢復到術前狀態,能繼續從事體力活動,養家餬口。此類屬於溫飽丞待解決。很明顯,這個問題關注的是後者。

關節假體究竟能用多久?

關節假體的使用壽命是怎麼評估出來的呢?除了在植入人體前,需要測試材料的各種性能,設計的匹配度,摩擦係數等等。膝關節假體跟鑲牙套一樣,脛骨側鑲一個,股骨側鑲一個,然後中間是模擬半月板的聚乙烯襯墊。現在假體的設計,金屬與聚乙烯具有很好的形態及力學匹配度,摩擦係數小,磨損程度低。目前使用的超高交聯聚乙烯(UHXLPE)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磨損更小,使膝關節植入物的使用壽命大大延長。

總體來說,目前膝關節的假體的材料學壽命已經表現非常出色。

目前,更需要大家關注的是假體植入人體後的使用壽命。為了搞清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即醫學上說的假體生存率),世界範圍內做過很多隨訪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而然就能獲得假體生存率的數據了。

目前所用的膝關節假體的大概能使用20年,甚至更長。20年其實就是一個平均數,其中,肯定有人用的長,有些用的短,有很多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運氣好可能用幾十年甚至一輩子,運氣差的手術後一兩個月就感染或者鬆動需要做翻修手術的都有。

影響關節假體壽命的因素

人工關節的壽命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活動量、病因、使用假體種類、固定方式、手術技術等等,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年齡:比如骨質疏鬆的患者,需要關注假體的鬆動問題。一旦這個假體與骨的貼合不緊,也就是我們說的假體鬆動,這就意味著假體壽命到期了~(這個時候往往需要行二次翻修手術,替換假體)。因此,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程度更加厲害,更容易發生假體的鬆動。

體重:研究表明,肥胖是導致膝關節磨損,發生膝骨關節炎的重要誘因之一。很多患者就是因為超重導致膝關節壓力增加,關節磨損嚴重。做完手術後,假如不減肥,那麼毫無疑問其使用年限也會大大降低。

相同的道理,做了人工關節置換的患者,應該控制活動量。要避免長時間的行走,站立,避免蹲起動作,儘量不要快跑,爬上和完成一些複雜的動作。更需要避免長期負荷重體力活,這樣容易造成人工關節假體發生鬆動和磨損,是很不利於假體壽命保養的。但是,上面說到了,還要養家餬口,那適當的重體力活不可避免啊~~~雄與熊掌哪能兼得?且行且珍惜。


骨科張還添醫生


首先要定義好什麼是重體力活?還有每個人年齡,體質,手術情況等都不一樣,應該要充分考慮個人情況!膝關節置換術,主要是針對嚴重的膝骨關節炎患者,基本喪失了活動行走能力而且疼痛明顯,所以我們手術的目的就是解決他的基本活動能力,緩解疼痛症狀,所以過高過度的要求就超出了手術的預期!另外任何一個假體都是有壽命的,過多過重的運動就會加速假體的磨損老化,所以我不建議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做重體力勞動,應該平時加強個人肌肉力量鍛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可以了!






骨健康諮詢柴醫生


被動升級,開始想辦法用腦力賺錢吧[祈禱][祈禱]

當然膝關節術後的康復不能少,從長遠來看,為了維持最佳的身體狀態,合理的鍛鍊不能少(網上應該能搜到很多)~加油(ง •̀_•́)ง




您好,很高興可以回答您這個問題,膝關節置換可以走路,但是幹體力活恐怕很難達到,希望您可以更好的保護您的膝關節,避免磨損,減少損傷!

如何改善膝關節活動能力,提升膝關節使用壽命,這個需要評估分析膝關節的周圍肌肉是否平衡,緊張肌肉需要拉伸,鬆弛不穩定肌肉需要強化訓練,來穩定周圍肌肉,保護膝關節半月板,減少磨損,這是物理康復訓練的有效方法,可以多多關注《亦恩形體運動康復》或關注《亦恩形體健身》可以幫您解決更多提問,也可私信我們,,祝您早日康復!


亦恩形體健身


你想多了,置換後的人造膝關節本身壽命大概只有15年左右。做膝關節置換的目的是讓你站起來從而不讓你臥床,能夠恢復日常的基本生活,你還想著從事重體力勞動,心這麼大?
也可能你家庭條件不太好,或者你只是患者的子女上來問這個問題,作為每年接觸上千例關節病的我給你善意的提醒。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fdf43701d184974bfa1c160ae455fb5\

滑膜不發言


術後早期是不能進行體力勞動的,術後需要骨頭長好,假體穩定後,但是重體力勞動不建議,特別對膝關節損傷大的勞動,假體也是有壽命的,不要加速假體的老化,也需要保養哦。


骨科康復梁天樂


從國際上對殘疾的通用定義,這屬於置換假肢,因此手術後您就是殘疾人了。既然是殘疾人,而且是肢體殘疾,還要乾重體力活,這簡直太厲害了。如果稍有點慎重,都不會考慮這件事了。


聶文濤中醫技術推廣


膝關節置換後。一般情況下是不建議參加勞動的,但是不代表不能參加勞動。因為置換後的假體是有使用壽命的,用的多就損壞的快。所以說不建議做太多的活動。活動多了就損壞的快了。關節置換以後就得省著點用。滿足日常生活沒問題的。


烽火二月


關節置換以後可以活動,重體力活肯定不能幹,因為你還要保護那個關節面,不能磨損那麼快,因為你幹活多了,磨損得快了,那下次還要再置換,能自理就可以了,小活輕活可以乾點,重活不能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