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項目卻沒錢,廣州、東莞出手了!“政採貸”業務,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中國財富網訊(郝夢圓)中標了項目,卻苦於資金不夠?

廣州市和東莞市出招了!

為進一步發揮政府採購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導向作用,解決中小企業中標政府採購項目卻缺乏生產資金的問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廣州市、東莞市加強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於近日分別印發《政府採購合同線上融資實施意見》,推出政府採購合同線上融資業務,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及時有效的融資支持。

據瞭解,政府採購合同融資業務(簡稱“政採貸”業務),是金融機構以政府採購誠信考核和信用審查為基礎,憑藉中小企業簽訂的政府採購合同,無需其他擔保,以較為優惠利率直接向申請貸款的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政採貸”業務發揮政府採購在融資中的增信作用,能夠顯著降低中小企業獲得信貸的門檻,有效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途徑,降低融資成本,幫助更多有資金需求的中小型供應商,順利實施項目。

以往企業要辦理“政採貸”業務,商業銀行要開展貸前盡職調查,需企業辦理相關證明材料,同時部分業務還需增加擔保等,從而導致出現了辦理手續多、信貸審查週期較長的情況。此次廣州市、東莞市“政採貸”業務採用線上業務模式,實現市級政府採購平臺與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建設的中徵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支持已中標(成交)的政府採購供應商進行政府採購合同全流程線上融資,更加快速便捷。

事實上,線上辦理“政採貸”業務好處頗多:一是實現了各方“政採貸”業務信息共享,企業可以在線提交融資申請,商業銀行在線確認政府採購平臺共享的採購合同信息,對企業採購合同真實性和回款路徑比較明確,大幅加快了審貸速度,客戶最快可1天內完成融資申請並獲得銀行放款。二是大幅減少業務辦理期間人員的直接接觸,大幅縮減貸款審批流程,降低中小企業業務辦理成本,加快企業融資速度。三是“政採貸”業務線上平臺很好地滿足了政銀企各方的關切,打通了不同機構平臺間溝通的渠道,有效緩解融資業務開展過程中商業銀行對採購合同真實性驗證難、及時獲得相關信息難、資金回收監管難的“三難”業務痛點,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優惠的“一站式”融資服務,實現多方共贏。

目前,廣發銀行、東莞農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已開展相關業務。

此外,廣州還出臺支持科技企業抗疫情、穩發展20條措施,支持科研機構、高校、企業開展應急攻關經費超過1.1億元,對中小科技企業提供最高2000萬元信貸支持。

東莞市則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府服務 加快惠企政策落實的實施辦法》,鼓勵保險機構向復工復產企業提供涵蓋新冠肺炎感染、安全生產的風險保障產品。東莞市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對企業投保相關復工復產保險產品給予不超過12%的補貼,鎮街園區按不低於1比1.5予以配套,減少復工復產企業因新冠肺炎疫情停工停產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