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併購分析

目 錄

1

 重大資產重組實施過程

2

 併購重組方案設計所考慮的主要因素

3

 成效與影響

4

 思考與專業建議

-----

【摘要】江蘇澳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 2015 年2月披 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以下簡稱“《報 告書》”)。2015 年 7 月公司披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 實施情況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書》,公司向控股股東澳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 稱“澳洋集團”)及其他 9 位自然人發行 120,147,870 股,購買其持有的江蘇澳 洋健康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洋健投”)100%股權,並向澳洋集 團在內的6 家機構投資者發行 15,384,615股,募集配套資金 20,999.999 萬元。

-----

1

重大資產重組實施過程

1、重組方案概括

公司資產重組是向控股股東澳洋集團及其他 9 位自然人發行 120,147,870 股,購買其持有的澳洋健投 100%股權,發行價格為人民幣 5.41 元/股,標的資 產交易價格合計為65,000 萬元。

公司向澳洋集團在內的6家機構投資者發行15,384,615股,發行價格13.65 元/股,募集配套資金 20,999.999萬元。

2、重組過程主要節點

企業管理_經典併購分析


2

併購重組方案設計考慮的主要因素

1、粘膠短纖行業處於低位運行狀態,週期性反轉時點尚不明

澳洋科技主營業務為粘膠短纖、棉漿粕的生產銷售,以及蒸汽電力的供應。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形成了江蘇張家港管理總部(母公司)、新疆生產基 地和江蘇阜寧生產基地並重的戰略佈局,已成為大型的粘膠短纖生產企業之一, 產能位居全國粘膠短纖行業前列,規模和專業化優勢明顯。近年來,粘膠短纖的 市場環境較為低迷。一方面,作為紡織行業的上游行業,受到紡織行業需求不振 的影響,粘膠短纖產品訂單大幅度減少。另一方面,行業景氣度較高時,粘膠短 纖生產企業曾投入大量資金擴張產能,導致近年來國內粘膠短纖產能相對於市場 需求增長過快,增加產能處於市場消化期,行業內企業紛紛通過價格戰的形式推 動銷售,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行業內企業受市場環境影響,一直處於低位運 行,盈利狀況普遍不理想。雖然公司在行業內擁有較強的經營能力,但還是無法 避免行業的週期性低迷帶來的不利影響,公司粘膠短纖業務持續低迷,行業週期 性反轉時點尚不明朗。

2、拓展醫療健康業務,打造盈利增長點

在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城鎮化改革逐步深入、人口結構老齡化等社會因素的 影響下,加之國家較大的政策扶持力度,醫療健康行業將進入持續增長階段,市 場前景良好。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進入一個政策環境良好、需求旺盛、前景廣 闊的產業,實現向健康服務產業的戰略轉型,推動公司業務的可持續發展,降低 公司的經營風險。標的公司澳洋健投擁有較為全面的醫療健康產業鏈佈局,具有 較強的區位競爭優勢,在其覆蓋區域範圍內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患者。本次交易 完成後,為澳洋科技轉型大健康產業奠定基礎,澳洋健投將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 圍,為上市公司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打開業務增長和盈利能力提升空間,進一 步增強公司發展的可持續性,有效提高公司價值。

3

成效與影響

澳洋健投是一家集醫療服務、醫藥流通於一體的醫療健康服務優秀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醫療服務為基礎、醫藥流通為延伸,致力於提供多元化優質醫療健康服務的產業佈局。在醫療服務領域,澳洋健投構建了以澳洋醫院為總院,楊 舍、三興、順康等醫院為分支,核心優勢突出、輻射功能較強,立足基本醫療、 兼具專科特色的醫療服務體系;在醫藥流通領域,澳洋健投形成了一個覆蓋華東、 面向全國的大型現代化醫藥配送網絡。目前,澳洋醫藥已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 的單體民營醫藥物流企業之一。經過長期的經營發展,澳洋健投已經形成了較強 的市場競爭力,經營情況較為良好。綜上所述,澳洋健投業務已初具規模,盈利 能力較強,成長性較好。通過收購澳洋健投,進入前景廣闊的醫療健康行業,符 合公司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同時為公司帶來跨越式的發展機遇。

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的收入結構和盈利水平將得到優化,經營風險進一步 降低,業績對宏觀經濟的敏感度將顯著下降。同時,公司進入了一個前景廣闊、潛力較大的行業,進入了公司發展新階段。一方面,公司可以分享醫療健康行業 的持續增長所帶來的收益;另一方面,公司可利用自身上市公司的平臺優勢協助 澳洋健投突破原有的資本限制,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提高經營效率。因此, 在實現產業轉型之後,公司可以發揮出更大優勢,為股東創造出更大價值。

4

思考與專業建議

公司實現了向醫療健康產業的戰略轉型。收購後兩大業務整合是公司重組成 功與否的關鍵。醫療健康產業屬於週期性較弱、增長空間較大的行業,與公司原 有粘膠短纖業務無相關性。公司從全局考慮搭建大財務、大行政、大審計等上層 監督管理部門,下屬以業務部的形勢整合醫療健康業務,與粘膠短纖業務部平行 搭建,在公司的監管下保持了收購公司原有的經營運作風格,給與其一定的獨立性,保持其原有發展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