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一生三次婚姻,唯有周俊最懂他的心

蔡元培一生三次婚姻,唯有周俊最懂他的心

從蔡元培的三次婚姻可以看出他對女權的重視、對女性的尊重和對女子才學的要求;他提出的婚娶條件更加顯示出其對女性受教育權的重視;其後兩段婚姻也從一定程度上引領著社會的婚姻觀念,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

蔡元培一生三次婚姻,唯有周俊最懂他的心

在第二任妻子積勞成疾去世之後,蔡元培公佈了他第二次續娶的條件:一、本人具備相當的文化素質;二、年齡略大;三、熟諳英文而能成為研究助手。

此時的蔡元培並不知道,一場曠世師生戀即將要發生在54歲的自己身上。周峻是蔡元培原來在上海成立的愛國女校的一名學生,她專心學業,特別擅長外語,而且對蔡元培一直抱有敬佩與熱愛之情。在那個年代,她已經33歲還沒有結婚,33歲還沒有結婚,可見周俊是真正為了愛情願痴痴等的女子。她與蔡元培有22歲的年齡差距,誰也沒能想到他們二人能夠最終走到一起。

蔡元培一生三次婚姻,唯有周俊最懂他的心

周俊是個典型的新式女子,擅長寫詩和繪畫,性格文靜賢淑,這完全就是蔡元培擇偶標準的最佳人選。經過幾番交心,蔡元培和周峻確定下了關係。周俊的到來彷彿給蔡元培的生活注入了一到七彩的光芒。婚前,周俊還特意去照相館照了一張單人相片,蔡元培在一旁題字:“養浩三十歲攝影時 九年十二月八日與我訂婚時”,之後蔡元培也單獨去照相館照了一張單人相片,並自己在照片上題字說道:“以最純潔最誠懇之愛情與周俊君訂婚。”

蔡元培一生三次婚姻,唯有周俊最懂他的心

二人在蘇州留園舉行了簡樸而新式的婚禮,這是蔡元培的最後一次婚姻。據說,當時蔡元培在婚禮上當眾講述了他和周峻的戀愛經過,甚至還用“忘年新結閨中契,勸學將為海外遊。鰈泳鶼飛常互且,相期各自有千秋”的詩句表達了當時興奮的心情。婚後的二人相知相戀,志趣相投,心意相通,情趣正濃。

蔡元培一生三次婚姻,唯有周俊最懂他的心

離周峻50歲生日還差兩天的時候,蔡元培在香港因病逝世,周峻的心也跟著一同死去了,她不肯相信他就這樣離自己而去。他們年齡差距大,本身是師生關係,這在當時看來也算是場驚世駭俗的婚姻。這場婚姻頂住了輿論的壓力,二人也算是白頭偕老,善始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