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人陷入“不自知”的狀態之下,其實是個人最大的危機

魯迅先生說每個人都可以從紅樓夢中看見不同的一面, “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所以紅樓夢就猶如一個萬花筒,每個人都可以從其中看見它不同的一面,並加以自己個人的見解得出許多不同的觀點,而我最近再翻開紅樓夢看見的卻是

一種角色人物陷入危險之中,卻而不自知的狀態,而這種“不自知”的狀態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個人的命運以及事件的走向。

身在危機之中卻而不自知

話說賈府富貴百年,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流傳,雖歷百年,奈運這富貴之家也有氣盡之時。雖有氣盡之時,但是如果能及時意識到危機,認清其中的厲害,還能挽回一二,也不至於落到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

《紅樓夢》:人陷入“不自知”的狀態之下,其實是個人最大的危機

而作為賈家最有望振興家業的人物,賈寶玉整日遊於溫柔富貴鄉,專愛作養脂粉那閒事,沉溺在閨閣女兒之中,飲詩做對,過得好不歡樂;一遇到父親賈政檢查功課,不是臨時抱佛腳,就是希望以裝病的方式逃過一劫。畢竟上有賈母,下有王夫人溺愛他,可以說賈府的富貴他享受盡了,但是他從來就不知道於富貴之中卻是蘊含著著危機的,他遊於溫柔富貴鄉的時候,卻不知道家中早已入不敷出,外面的架子只是還勉強支著,還未曾倒下,但是內囊卻被掏空了,也未曾從溫柔鄉之中掙脫出來好好地看一下這個賈府,籌劃者無一,安享富貴者有之。而在安享富貴閒適的生活之下,是逐漸被這些“蛀蟲”慢慢地啃咬壞掉的賈府.

《紅樓夢》:人陷入“不自知”的狀態之下,其實是個人最大的危機

也許是因為溫柔鄉太過溫柔,養脂作粉太過歡樂,讓他麻痺了這一切,未曾思考過賈府的命運走向,極樂之處容易生悲,也容易讓人看不出這其中“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下的賈府,而身在危機之中卻而不自知,卻最是危險的。

淫而不自知

曹公筆下的紅樓夢多次寫到“淫”一字。角色之中也不少人帶有“淫”的本性,比如曹公就在秦可卿的判詞之中提到了,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還有尤二姐的淫,二者的淫都是可見的,但是有些角色身在淫之中,卻是不自知的,又或者以其他名義飾掩這醜陋的本性。 正如書中所說:

“自古以來多少輕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為飾,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飾非掩醜之語也”。

身在淫之中,卻以其他正當的理由大肆作惡,徹底地放蕩著自己,去行著這不光彩之事,企圖以“好色不淫”為飾”是自自欺人的一種行為,既有自欺的屬性,也有催眠自己的屬性,卻不知道自己放蕩自己的同時卻早已經在“淫”之中了,還以“好色不淫”為幌子去行淫之事,其實上已經身陷“淫”之中了。

《紅樓夢》:人陷入“不自知”的狀態之下,其實是個人最大的危機

聯想一下,日常生活之中也有不少人,打著符合社會價值觀的名義,去行那不為大眾所接受的事。比如說我們經常會聽到類似這樣的價值觀,一些女生這樣說:我抽菸、我喝酒、我紋身,但我還是個好女孩”言之鑿鑿地說著這些話。雖然打著一些看來是正確的理由,但是卻也虛掩不了事實的本質。好女孩沒有統一的標誌,但是好女孩不一定需要做到抽菸、飲酒、紋身這種行為來證明自己是個好女孩,有這些惡慣的女孩們徹底地放縱自己抽菸、飲酒,深陷在錯誤的觀念之下,

卻不知道早在不知不覺之中,卻早就已經成為了壞女孩,還一味地洋洋自得,逍遙自在,還企圖以“好女孩”之名去做著這些“壞女孩”做的事,實則為飾掩。

做惡而不自知

薛蟠人稱“金陵一霸”因看上了香菱,便倚財仗勢,強買香菱為婢,還縱奴打死了與之相爭的馮淵。在他看來人命都是不值一文的,特別是在他顯赫的家世與權力面前,只需要用幾個臭銅錢便可以買到一條活生生鮮活的人命,在他看來他的這些行為很正常,正常得猶如踩死一隻螞蟻般簡單,遇到什麼事,阻擋的人,打死既可,他的心中沒有對生命的憐憫,也沒有善惡的概念,尚且不知道自己在做惡。

《紅樓夢》:人陷入“不自知”的狀態之下,其實是個人最大的危機

而惡而不知的還有王夫人及薛姨媽等人。薛姨媽的得知兒子薛蟠打死了人,不好管教,讓他承受該有的處罰,反而還想法設法為兒子開脫,這是第一惡,而第二惡是溺愛兒子,不管教兒子,沒有對薛蟠進行到應有的教育。一直以來薛姨媽念著他獨根孤種一個,難免對兒子諸加關愛,但是沒想到關愛卻成了溺愛,一味地縱容他大事小事做惡,甚至是喝令手下打死人,過度的溺愛,讓薛蟠沒了天地,生而不教,其實真正上是等於是害了兒子!這樣何妨不是做惡呢?只不過這一切都被掩蓋在了那顆慈母心之下。

《紅樓夢》:人陷入“不自知”的狀態之下,其實是個人最大的危機

而當薛姨媽上賈府求助的時候,王夫人等人,做的不是讓薛蟠接受他應有懲罰的,而是思考的是怎麼用自身的權力去把這傷天害理的事情都推掉,官官相護,她們正用手中的權力讓死去的人得不到一個公平的判決,妨礙了正常的司法秩序,這一切何嘗不是在作惡?就算出於親情的目的,也遮掩不住這些惡行,他們惡而不知,卻一味地做惡,於是在“無知”的狀態之中,便犯下了種種惡行。惡而不自知卻是最可怕的,自己在不知不覺之中無意放縱自己犯下了惡行,以至於最後落得過那樣的下場,薛姨媽的做“惡”放縱兒子薛蟠,以至於害了兒子,讓兒子落得個入獄的下場,而王夫人等人的做“惡”則加快了賈府的破滅。

紅樓夢之中每個角色都曾深陷在某種不自知的狀態之中,他們沉溺於某個不良狀態裡面,放縱著自己,未曾知道在這種不自知不良的狀態裡面常常蘊含著危機,不能及時發現,最後越發厲害的走向了錯誤方向,而導致了最後悽慘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