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饺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药,其发明者更是大有来头

作者白柳

俗语常说,好吃不过饺子。此话形容饺子作为一种食材在美食界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一席。饺子既是南北各地闻名遐迩的美食,也是春节年夜饭中的主角儿。饺子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可荤可素,不拘一格。不管炎炎夏日还是数九隆冬,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吃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温一壶老酒作陪,无不令人神思往之。

好吃的饺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药,其发明者更是大有来头

美食界大咖饺子


不过人们对饺子的认知基本上是从它形如耳廓的独特外表开始的,但实际上它的真实身份却大有来头。最初的饺子并非只是满足人们垂涎的味蕾那么简单,可以说饺子的问世从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据说,东汉末年,天灾四起,民不聊生,百姓疾病缠身,苦不堪言。南阳人张机(字仲景,后人尊称为“医圣”)自幼博通群书,潜乐医学。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对各种疑难杂症都能药到病除。任职长沙郡太守时,张机经常在闲暇之时微服下乡,为当地百姓除疾医病,有时候还会在衙门口架起烧锅,熬制药汤分送百姓,深受人民爱戴。

好吃的饺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药,其发明者更是大有来头

饺子发明者----医生张仲景


汉献帝建安年间,已入天命之年的张机准许告老还乡。回家途中,路过白河岸边时看见许多穷苦百姓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甚是凄惨。更因为衣不蔽体无法御寒,很多人的耳朵生了冻疮,有些严重者耳廓边缘已经出现腐烂。张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当即决定延缓回家的日程,帮助贫民渡过难关。

为让大家免去疾苦之痛,他吩咐自己的随行弟子去当地的集市上买了羊肉和葱姜大料,选取空旷地段搭起草棚,架起锅灶,在高温下把买来的羊肉连同辣椒、生姜等驱寒辅料煮熟,一并切碎后用面皮包成耳状,再将其放入滚水中煮沸送给乞药的病人食用。

好吃的饺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药,其发明者更是大有来头

现代花式饺子


起初病人不知其意,又未曾见过这种娇如耳状的食材,纷纷敬畏远之,不敢尝试。为了消除病人的疑虑,张机身体力行,一日三餐皆以娇耳为果腹之物,病人见张机无恙,也遵照张机“两个娇耳一碗汤”的疗法争相食之。吃过娇耳的病患当即感到浑身发热,双耳变暖,体内血流通畅,寒意顿消。数日过后,他们发现原本溃烂的耳朵慢慢开始愈合,虽然衣着单薄却无冰凉之感。

自此,张机做娇耳救死扶伤的故事很快就被传播开来,娇耳逐渐为人们熟知。由于张机做娇耳治病救人的时节正值年关,各地百姓为欢庆农历春节的到来,竞相效仿制作娇耳,春节吃饺子驱寒保暖的遗风也自东汉始延续至今。

好吃的饺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药,其发明者更是大有来头

垂涎欲滴的饺子


东汉时人们普遍把饺子唤作“娇耳”,这源于张机发明的“祛寒娇耳汤”。但此后千百年间,娇耳几易其名,历朝历代叫法均有不同。三国至唐时称为“馄饨”,三国魏人张揖《广雅》记述的月牙馄饨可视为饺子的前身。南北朝时“馄饨”的叫法已极为普遍。

有宋以来经济发展空前繁荣,北宋文学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形容当时的汴梁城“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庖厨之内自然是美食加工厂,在这期间唐以前的“馄饨”改称“角子”。“角”与“饺”谐音,被今人视为饺子的“正式版”。

好吃的饺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药,其发明者更是大有来头

饺子与酒的邂逅


南宋末期,饺子从内地传至边塞,由此成为少数民族餐桌上的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尤其以孛儿只斤氏为代表的蒙古族,时常把随处可见的羊肉包入饺子,配上马奶酒,大快朵颐从不厌腻。今天内蒙古的特色美食烧麦就是由“饺子”派生出来的新作。因“饺子”在蒙语中叫做“匾食”,此后人们把饺子呼作“扁食”,且一直沿用至明代。

“扁食”这样的称谓在清人看来很不雅观,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将宋代的“角子”录入其中,“饺子”自此有了学名。

不过从古至今制作饺子的食材基本未变,饺子的形状也大同小异。清代以前,因物质匮乏,饺子一般只是上等人的近身之物,普通老百姓只有在重要的年节里才能尝鲜。东汉时期,人们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加之先天性认识不足,时人把驱寒御暖的饺子作为治病的药材也就见怪不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