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滕頭人深情追憶老書記傅嘉良的執著往事

寧波滕頭人深情追憶老書記傅嘉良的執著往事

2002年5月,時任國家旅遊局副局長顧朝曦來滕頭考察,最左瘦瘦高高的老人就是傅嘉良。

宁波滕头人深情追忆老书记傅嘉良的执着往事

漂亮的滕頭村

3月11日凌晨3時,奉化滕頭村老書記傅嘉良去世,享年97歲。

69歲的傅央改覺得自己失去了一個精神支柱。他和傅嘉良的家相鄰,前兩年傅嘉良意外摔了一跤,身體每況愈下。傅央改沒事就往老書記家裡跑一跑,把村裡的新鮮事帶給臥床休養的老書記。即便明白老書記這個年紀離去,按風俗來說是喜喪,但傅央改依然對這位老人有著不捨,“我們從心裡都希望他能一直長壽,能繼續見證一天一個變化的滕頭。”

改土造田持續15年

從最初的泥牆茅屋,到磚頭砌的農家樓,再到鋼架結構的鄉村別墅,滕頭村民的生活是幸福的。“我們能過上現在這樣的幸福生活,離不開滕頭村歷任書記堅持不懈的努力。”傅央改說。

傅嘉良是滕頭村第一任書記。1960年,滕頭村黨員選舉傅嘉良為村黨支部書記,那年他37歲。

1965年,滕頭村決定改土造田。當時的滕頭村共有1200多塊低窪零亂的田地,中間還有100多個墳頭。由於歷史原因,滕頭村的土地和周邊村莊犬牙交錯,想要平整土地,勢必要與周邊村莊以地換地,才能實現整體改造。那時候,傅嘉良白天照常出工,晚飯後就出門去找周邊各村的幹部,一個村一個村地跑。他的衣服口袋裡放著兩包香菸,右邊口袋是一角三分一包的“大紅鷹”,左邊口袋是兩角四分一包的“新安江”,“大紅鷹”是自己抽的,“新安江”是請人抽的。

1966年的春節,滕頭村民過得簡單而又匆忙,走親戚的、拜年的,都在三天之內完成。正月初四早晨,大家就冒著嚴寒來到了長河塘的田頭,在傅嘉良帶頭指揮下,挖土、平墩,開始改土造田。

改土造田,持續15年。滕頭人終於把1200多塊雜碎、貧瘠的“靠天田”,改造成為200多塊方正平展、大小劃一、排灌方便的高產田。“一犁耕到頭”的滕頭精神,正是15年苦幹凝聚而成的。

養雞場裡建起服裝廠

瞭解老書記的村民都曉得,傅嘉良愛看報。“老書記沒讀過多少書,但很好學,能把學的內容和本村實際相結合,學以致用。”傅央改說。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傅嘉良敏銳地覺察到,滕頭大力發展工業的時代已經到來。想到與“紅幫裁縫”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獨有的地域優勢,傅嘉良決定辦服裝廠。他先後5次趕赴上海登門拜訪,把上海師傅請到村裡教技術。沒有廠房,就由村養雞場改造;沒有設備,就由村裡20多名農婦自帶縫紉機;沒有銷路,就先為上海服裝廠代工。1979年,滕頭村第一家村辦企業——滕頭服裝廠誕生,這就是後來聲名遠播的愛伊美服飾有限公司的前身。

兩年後,傅嘉良讓當時21歲的傅志存出任服裝廠廠長。傅志存上任後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把一些工作懶散或速度滯緩的人從關鍵崗位上換下來。那時候能進村辦企業的人多少有些背景,有些老幹部就趕到廠裡當面責罵。傅嘉良和原任廠長傅企平堅決支持傅志存的整頓方案。傅央改說,老書記在村裡的威望向來很高,“他處理事情起來雷厲風行,碰到原則性問題絕對是‘沒面孔’的。”很多村民都記得,當時傅嘉良對來鬧的人說:“黨員幹部沒有享受特殊待遇的資格,你們首先查查自己的思想意識對不對,自己親屬子女平時的工作好不好。願意留下的,一律按廠紀廠規辦事,不留情面。要求離廠的,自己寫申請,由村裡統一安排。”一場紛爭就這樣解決了。

退任了,他的故事仍在繼續

滕頭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傅嘉良也一天比一天老了。

多年勞累,傅嘉良患上了慢性胃病。雖經過醫院檢查排除胃癌,但多年腸胃病已非常嚴重,胃囊被割去四分之三。手術後,傅嘉良堅持要提前出院。出院那天,他讓司機把車開到了村委會,直接到辦公室處理積壓多日的工作。在他擔任書記的37年裡,很少有人看到他“清閒”過。

1997年,傅嘉良把擔子交給了接班人傅企平。退任後,他不再是對滕頭髮展起決定作用的當家人,但他的故事仍然沒有講完。

村民傅國華患有精神病。傅國華的兒子從記事起,就看到傅嘉良和老伴孫月仙不厭其煩地照料傅國華的情景,就連剃頭、洗澡都會關照到。

村民傅成苗因病住院,醫生初診是直腸癌。傅嘉良趕到醫院看望,回村後又安排好車輛和司機,以便遇到特殊情況可立即送傅成苗去寧波或杭州治療。傅成苗說:“經過進一步診斷,我只是小腸粘連。老書記對我這麼關切,我終身難忘。”

一犁耕到頭,後人接棒傳承

傅平均是滕頭村建立黨組織後的第三任書記。在他眼裡,傅嘉良是一個鄉村領導者的完美典範,“老書記一生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一犁耕到頭,創新永不休,是傳承了幾十年的滕頭精神。”

作為全國最早賣門票的村莊之一,滕頭村的旅遊產業曾一度領先,可隨著休閒度假遊的興起,滕頭景區由於設施老舊、缺乏新意,逐漸掉了隊。傅平均與村委會新班子經過多方調研,決定開啟新探索,相繼打造了生態農莊、精品酒店、民俗農創中心、滕頭樂園等新載體,僅2019年就吸引遊客300萬人次,讓滕頭村再度成為網紅。

滕頭人一直是苦過來的,儘管早就熬出了頭,但是吃苦成了他們獲益的一種傳統。從傅嘉良到傅企平再到傅平均,他們身上都有這種吃苦的精神。“滕頭村這棵常青樹要永葆活力,就不能躺在成績單上睡大覺。我們要把老書記的精神繼續發揚、傳承好,讓村民過上更加美滿幸福的生活。”傅平均說。

寧波晚報記者吳丹娜

通訊員嚴世君鍾水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