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光武帝劉秀其實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史海閒聊


因為劉秀雖然建立了東漢,但東漢就是劉秀妥協與平衡的產物,他雖然是沒有殺功臣(給錢不給權)這樣雖然為他博的一個好皇帝的名聲,但功臣集團(利益集團)的越來越結塊,遭成富者越富,貧者怛貧,甚至想怛貧有時候都不可能,沒有一點希望,這是就平民而言,對於後世之君一樣,想改變這種結塊現象帶來財政的乏力,雖有聖君出現,無奈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實光武帝建國後也想改變這種情況,那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說劉秀不是一個好皇帝這也有失公允,這是西漢二百多年的積弊,一個人再有能力也無法扭轉。每個偉大的人物只能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小李自說


漢光武帝劉秀起義,打敗了王莾,創立了東漢,其之罪也!

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的開國皇帝,創立了東漢政權,他是漢高祖的第九代嫡孫,可謂是亂世出英雄,劉家兄弟“吞併“了”綠林軍“,其之罪也!

漢光武帝劉秀,東漢興國,皆不如西漢光武帝劉徹。開拓疆土,文藝復興,並派出使者張蹇,開創造了陸地“絲綢之路",遠至羅馬帝國,埃及……!其之罪也!

漢光武帝劉秀,一生兢兢業業,深思熟慮並勤於朝政!其之罪也!

漢光武帝劉秀,還有更多……!不一一而數,總之,罪過太多!






何漢甫


劉秀

但是,不是每個人知道,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在他晚年時的一個錯誤的外交政策卻使他成為了漢民族的千古罪人。

光武帝劉秀有著傑出的軍事技藝和才能以吸引有才之士來共舉他的大業。並且他對自己要求甚嚴。他是一個英明的君主,善於識人;而且還是一個精明的政客,因時制宜,視情況需要既能慷慨大方,也能冷酷無情。或許因為時代的侷限性和權利對他的影響,使他又是一個固執和迷信的人;他對批評往往作出過分的反應,他不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而且很難預見他行動的後果。他最大的弱點表現在外交政策和名族政策方面。

東漢建立後,匈奴依然是東漢面臨的威脅。但是,作為新興政權,儘管東漢有能力向匈奴發起進攻,就像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做的那樣。而光武帝的軍事姿態卻是完全防禦性的,雖然隨著公元36年內戰的結束,他強大得足以有能力採取攻勢。那一年他卻建築了新的防禦工事,以封住進入山西的傳統入侵路線。光武帝熱衷於修建長城,來保護自己不受匈奴的侵染,然而最好的防禦永遠是進攻。

但歷史還是給了東漢王朝一個機會,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虛閭權渠單于死,引起內部分裂,先後出現五單于爭立的情況,混戰不斷,最後發展為呼韓邪單于的南匈奴和郅支單于的北匈奴之間相互攻伐。

敵人內部的不和正是自己爭取外交和軍事主動性的機會。

此時南匈奴比較親漢,表示願意向漢朝臣服,共同進攻北匈奴。但是,光武帝可能已經老了,缺乏雄心壯志,比較保守。他犯了在位時期最大的錯誤,這個錯誤也屬於中國歷史中最壞的一個。他本應與南匈奴聯合,攻擊北匈奴的聯合體。公元51年中國的將領們極力主張這場征戰,而且征戰肯定會取得勝利。南單于就可以作為匈奴唯一的統治者返回戈壁之北的土地,而東漢就可以收復西北邊陲的幾個郡。或者也可以採取平衡政策,讓匈奴與匈奴之間互相牽制,而東漢就可以以仲裁者的身份扶弱抑強,在草原上誰崛起就聯合其他弱小打壓他,讓自己在這盤天下棋局中成為獨大且富有的老大,長期享受著戰略優勢。

然而光武帝是怎麼做的呢?

面對臣服自己的好意,他竟然讓南匈奴遷徙到漢朝境內。而之後也沒想到儘可能的同化他們,沒有把他們打散,而是仍然讓這些匈奴人集中居住,也沒有解除他們的武裝,他們還仍然保持著匈奴人的文化習俗。

光武帝劉秀採取的措施就是讓相當多幕僚和一定數量軍隊的被稱為匈奴中郎將的官員代表東漢駐於南單于朝廷。同時南單于的一個兒子在東漢朝廷留作人質,然而這些措施並沒有用。

請神容易送神難,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匈奴的力量逐漸強大,而東漢王朝的力量逐漸變弱。

從公元93年起,南匈奴內部的關係和東漢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在以後的100年中,形勢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難以捉摸,他們時而公開衝突,時而進行有限的合作。在公元2世紀末,南單于在山西南部居住,這裡大大地靠近了東漢帝國的中央部分。他們的後代於公元308年就在這裡起來反對西晉。西晉之亡,中國北部的喪失和持續到公元589年的分裂時期,是光武帝的目光短淺的政策的直接後果。他後來的幾個皇帝由於沒有更正他的錯誤,儘可能的以分散和同化的手段削弱南匈奴,所以也應該受到指責,但作為錯誤的源頭,光武帝劉秀還是負主要責任。

一朝引狼入室,禍患不會一下而止。公元304年冬天,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漢趙,掀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太極0220


西晉末年,八王之亂,耗盡國力,天下分崩,內遷的五胡擒西晉兩帝(懷帝,愍帝),陷長安,洛陽。中原士族南遷,史稱永嘉之亂。五胡在北方建立十餘個政權,同南方漢人政權對立,中國歷史進入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滅陳,才重新統一全國,結束近三百年亂世。如果,把五胡亂華的禍端,加在二百多年前的光武帝身上,是非常可笑的。

劉秀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皇帝,軍事能力遠在漢高祖劉邦之上。他出身布衣,崛起於亂世,三十歲便登基稱帝,重建大漢王朝,史稱東漢,劉秀即光武帝。

東漢建立時,人口只剩下一千多萬,二十多年後才恢復到二千多萬,真正是地廣人稀。劉秀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統一全國後,立刻時行休養生息政策,實行三十稅一,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抑制豪強,整頓吏治,東漢經濟逐步恢復,史稱光武中興。

東漢初期,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已在邊境地區生活,民族矛盾比較嚴重。劉秀一改漢武帝和王莽時期的大民族主義政策,對待少數民族問題上以"柔道"為指導思想,主張因地制宜,對少數民族用友好,友善,自治,互助政策,主張以德治邊,這是漢初嚴俊國內形式決定的。

東漢初期,人少國弱,沒有實力對外發動戰爭,只有用懷柔政策才能維護邊境的長治久安。光武帝允許少數民族進入長城內定居,以後幾代皇帝,仍對少數民族友好政策,而且給東漢政權帶來巨大好處。

公元73年和公元91年,東漢政權兩次率南匈奴和鮮卑,烏桓聯軍討伐北匈奴,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南匈奴和鮮卑成為維護邊境穩定的重要力量,劉秀制定的民族政策非常成功。

西晉建立初期,國內形式同東漢初期差不多,人口只有二百四十多萬戶,一千六百多萬人,同樣面臨人口嚴重不足問題。

當時,西晉民族問題也非常嚴重,匈奴,鮮卑,羯,氐,羌內遷。關中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占三分之二,對長安呈包圍之勢。

姜聰比較有長遠眼光,他上書《平戎策》,主張把內遷的少數民族全部遷到長城以外,以免夜長夢多。

晉武帝司馬炎沒有采納這個政策,一個是國內嚴重缺少人口,一個是強令少數民族外遷,將引起騷亂,既使把這些人強行趨趕到長城以外,邊境地區忖永無寧日。

事實上,晉武帝司馬炎是一個出色的帝王,文治武功兼備,繼祖叔父之基業,統一天下,澄清吏治,發展經濟,天下大治。

晉王朝很快走上富強道路,人口激增。五胡亂華的罪魁禍手是皇后賈南鳳和八王之亂,導至天下分崩,五胡趁機在北方掀起建國熱潮。

公元304年,巴氐人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建立前趙政權。此後百餘年間,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十餘政權。

在南方的漢佚政權先後數次北伐(祖逖,桓溫,劉裕)都沒有成功。直到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才重新統一全國。

五胡亂華時期同光武帝時代已有二百多年啦,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國情。光武帝不可能為二百多年以後的事情背黑鍋。

在古代,遊牧民族生存條件困難,總是騷擾邊境,成為漢民族的惡夢。但是,中原王朝強大時,少數民族根本沒有機會入主中原。

東漢末期,軍閥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可以吊打烏桓,曹操擁半壁江山把匈奴分成五部,派刺史治理,甚至可以滅了烏桓,因為此時中原王朝軍力比較強。

西晉王朝滅亡,是統治者治國無術,由內亂引發外患,究由自取。


關東俠客


東漢立朝跟漢高祖不一樣,劉秀是依靠地主階級擁立起來的,沒有中央集權,士族在東漢萌發,體現在賣官,剛開始只賣小官,到後面大官都賣,晉朝是士族權力膨脹以後得產物,司馬炎篡位,可是說是士族已經默許的。


豬豬豬438


五胡亂華罪魁禍首不應該是司馬一族麼?幾乎殺曹氏絕後,開了壞頭,政權交替嚴重,歷代治國無能。兩晉值得稱讚幾乎沒有。留下只有恥辱。


用戶3557885325054


無稽之談。

這就好比張國燾曾經對陳賡大將說,如果你在當年北伐時沒有救蔣介石,而是殺了他,哪有現在那麼多麻煩。陳將軍回答,如果當時殺了蔣,那我豈不成了反革命,而蔣反倒成了革命烈士?弄得張國燾無言以對。

自古英雄擔當生前事,不計身後名。如果出現什麼意外後果,那也是無法預料之事,再大的英雄也禁不住不肖子孫的敗家。彭老總說,崽賣爺田心不痛。誰趕上也沒轍。

所以說,劉秀沒什麼錯。安置南匈奴的作法,與唐太宗將党項人安置在黃土高原的作法如出一轍,那是何等的胸襟!如果因為党項人後來建立西夏,擾亂宋朝邊境百餘年,就說李世民築成大錯,那太宗皇帝沒準能被氣得從陵寢中鑽出來。也別說,如果真是那樣,蘭亭集序可能就顯露真身了。那倒是件功德無量的事。


文化實驗


純屬放屁,無中生有,根本沒人說,光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從帶兵到治國再到人品,你找不出一點缺點。一提到光武帝,所有人都是讚賞的語言,提問題的人不知道按的什麼心!真特麼壞!


殺豬俠


我不認可這種說法,光武帝劉秀為漢朝延續了200年的生命,

我們看待這些歷史人物,不能吹毛求疵,因為歷史不能假設,歷史上的這些大事件,隨便某一個人稍微有一點變化,我們現在這些人都不會存在,歷史沒有假設,只有參考!

我們現在站在上帝的視角,回望歷史,然後來評判他們是不公平的,

因為我們不知道當時的歷史情況是什麼?

至少漢武帝劉秀沒有屠殺功臣,他作為一個先天條件不是很好的,為漢朝延續了200年的生命,已經很偉大了!


唐塔正和


毛主席曾給過劉秀很高的評價,稱他是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

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大多開國皇帝都會處死有功之臣,比如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雖然宋太祖趙匡胤沒有,但是用酒釋了將軍們的兵權。與他們相比,漢光武帝劉秀既沒殺功臣,也沒收兵權,有什麼原因呢?相比其他帝王,劉秀有四大優勢,因此可以和有功之臣共享榮華富貴。

1.年齡優勢

劉邦稱帝時已經55歲,還曾在戰爭中負過傷,因此身體不好,但是韓信、英布等功臣卻正值壯年,劉邦不得不為繼承人考慮,是否能駕馭這些功臣。劉秀統一天下後年僅40歲,正逢年富力強,可以可以熬死許多功臣,事實上也是這樣。

2.繼承人優勢

開國皇帝殺功臣,都是為了繼承人,因為開國功臣能力強,性格桀驁不馴,繼承者如果能力不夠,是駕馭不了的。比如漢景帝逼死周亞夫,就是在自己臨死前,為漢武帝清空可能的障礙。劉邦的繼承人劉盈柔弱,但是劉秀的繼承人劉莊卻聰慧,再說劉秀去世時,他已經30多歲了,何況功臣早已死得差不多了。

3.對手優勢

劉邦的對手,是戰神項羽,為了獲得勝利,劉邦不得不四處結盟,將權力下放給部下。前方依靠韓信,後方需要蕭何,導致建國後,其臣子的勢力都很大。反觀劉秀,對手實力都很弱,不論是王郎、樊崇、公孫述,還是各路農民軍,都缺乏長遠謀略,只懂得搶地盤,與劉秀相差太遠。劉秀不需要太依靠功臣,大部分時間都坐鎮京城,制定戰略,處理內政。可以從容的限制部將的勢力,誰在哪個地區呆的時間過長,就會換個地方,功勞能力強大的部下,就會調到京城,放在自己身邊,從始至終,劉秀都穩穩控制著東漢的軍政大權。

4.功臣優勢

為了戰敗項羽,劉邦給了功臣很大的優厚條件,僅僅異性王就封了7個,這些人的軍隊、將領和土地足以抗衡劉邦,韓信更是可以穩勝。甚至在戰鬥中,韓信等人還不曾聽劉邦指揮,有自立嫌疑。與劉邦相比,劉秀自信了許多,在內能控制內政,不需要蕭何這樣的臣子,在外也能掌控軍隊,沒有韓信這種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