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戰

歷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戰

歷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歷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戰

河西戰役之後,匈奴勢力遭到沉重打擊,但伊稚斜單于仍未停止南下襲擾。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此時,西漢王朝由於長期對匈奴用兵,財政發生困難。漢武帝及時調整政策,實行整理幣制、專賣鹽鐵、加重商稅等措施,秣兵厲馬,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

經過兩年時間的積極準備,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並組織步兵數十萬、馬數萬匹以保障作戰。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歷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戰

漢軍原計劃由霍去病出定襄,直攻伊稚斜單于。後從俘虜口中得知伊稚斜單于已東去,乃改變計劃,令霍去病出代郡,衛青出定襄,兵分兩路北進。衛青出塞後率大軍奔襲1千餘里,涉過大沙漠,終於與伊稚斜單于主力相遇,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于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眾,難以取勝,便率壯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衛青立即遣輕騎連夜追擊,自己率主力隨後繼進。匈奴軍潰散。至天明,漢軍追出200餘里,未能追上伊稚斜單于,沿途殲敵萬餘人,進至寘顏山(今蒙古納柱特山)趙信城(為趙信所建,故名),獲得匈奴大批屯糧,補充了軍隊。整休1日,盡焚其城及剩餘軍資而還。此戰衛青軍殲敵19000餘。從東路出擊的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軍,因迷路,未能如期抵達漠北與衛青大軍匯合。待衛青得勝返回漠南才與2人相遇。

歷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戰

  

另一路,霍去病率軍出代郡後,北進2千餘里,越過大沙漠,與匈奴左賢王部遭遇。霍去病指揮漢軍向匈奴軍發動猛烈進攻,大敗匈奴軍,俘獲屯頭王、韓王等3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殲敵7萬餘人,左賢王精銳幾乎損失殆盡。左賢王率親信棄軍逃走。霍去病揮軍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在山上修建一個紀念臺,得勝而回。

漠北一役,匈奴兩路被殲9萬餘人,元氣大傷,是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其實力日漸衰落。漢軍的損失也很大,傷亡數萬人,馬匹損失了十幾萬,後備空虛,短時期內也無力再發動大規模進攻。但匈奴威脅並未根除,漢武帝仍在積蓄力量,準備繼續打擊匈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