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線上課程——心理疏導8:關於適應

線上課程的每一週,都需要做總結、做反思。

不僅學生需要總結反思,老師們也需要總結反思。

我在做總結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種現象:

由於是線上課程,不能跟學生們面對面的溝通,所以互動版上看學生的互動語言,頗能發現些有趣的事情。

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們和同學們都不是很能適應線上課程的方式。

又過兩天,老師們和部分學生已經很能適應線上課程的方式了。

而不幸的是:現在還有一些學生不適應線上課程這種授課模式。

這適應與不適應是如何看出來的呢?

其實倒也很好分辨。

適應這種模式的學生,在互動版上的回答往往乾脆利落,一語中的。從不遲到、從不缺勤,從不溜號。真正做到了老師在於不在一個樣。

而不適應這種模式的學生,總能把原因歸在其他身上:網速不好,手機沒點,iPad費眼。更有甚者,一位家長跟我說她兒子不學習的原因,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在家憋得心情不好。

所以,今天就想跟大家講一講適應這個問題。

很多家長在跟班主任或者任課老師私聊的時候,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叫做:請老師多多關注學生。

而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也總是把原因往外推。

這樣的家長與學生,不適應的,不只是線上課程,將來的許多事情他們也沒法適應。

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的本位主義,他們都需要別人為自己考慮,不僅是人,連帶著各項東西,都能成為阻擋他們進步的原因。

我總是對我自己的學生講:其實,人都是從中心走向邊緣的。

小時候,我們都是一家人的中心,但是伴隨著成長的過程,我們都從被服務的中心,走向了服務他人的邊緣。這是一個不可更改的趨勢。

真的勇士,敢於順勢而為,主動適應各種各樣的變數,在主動適應外界的過程中,讓自己進步。

相對應的,總是抱怨各種各樣的變數,試圖讓別人適應自己,在彆扭著讓外界適應自己的過程中,不思進取。

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除卻學習知識之外,於漫漫人生,更有益的便是學習“主動適應之道”。

從中心走向邊緣,這是一個適應的過程。

也許不情願,但是,這是必經之路。


班主任工作:線上課程——心理疏導8:關於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