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與員工溝通的關鍵5

疫情下與員工溝通的關鍵5

情:感同身受

從春節前開始,這場蔓延全國甚至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也造成了很多人的情緒困擾與傷害。伴隨著疫情信息的變化,恐慌、焦慮、煩躁、苦悶等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輪番上陣,直到現在我們依舊不敢鬆懈大意。當我們回到工作狀態時,需要注意情緒是可以傳染的。相對於積極的情緒,負面情緒的傳染能力甚至會更強。因此,作為領頭羊,領導者自身的情緒管理就尤為重要了。面臨危難之時,人們普遍的心理規律是會去尋求更強大的領導者的庇護。員工期待得到來自領導者的支持,而領導要做到的底線就是不要在工作溝通中去更多地傳播和渲染負面情緒。

與此同時,領導者也需要在溝通過程中去感受員工的情緒狀況。坦率來說,做好負面情緒的疏導是一件專業工作,要求並無這一專業訓練的領導者來承擔情緒撫慰工作不僅是不公平的,常常也是沒有良好效果的。不過,身為領導者,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去感受員工的情緒卻既是可以做到、也是應當做到的。當員工說在家工作困擾很多、感到焦慮時,領導者能否感同身受、並給予鼓勵支持?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學者們就發現:對於下屬的情感和需求保持敏感性,是魅力型領導的一個重要特徵。察覺員工的情緒變化、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和包容可能的情緒、在溝通與工作中體諒對方的情緒,這都是對於領導者共情能力的一次考驗。當領導者和員工的溝通中有了更多為對方考慮的要素時,溝通的效果和彼此關係質量的提高都會更加令人期待。

眾所周知,溝通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事。疫情當下,領導者做好與下屬的溝通更多了幾分挑戰。“眼耳身心情”這五方面的要求看似都很簡單,但真要系統性地做到還真是需要好好修煉。我們去觀察周遭的領導者作為,一定能夠發現好的榜樣,也同時能看到一些領導者的不足缺陷。細想下來,這五位一體的溝通模式其實也不僅適用於疫情下的危機時刻,而同樣可以適用於日常的管理溝通活動中。我們相信的是,當領導者溝通時不僅僅用“口”,還能夠充分調動上述五要素,我們的溝通和生活或許都會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