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天下走向的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一敗塗地

戰國後期,秦國經過孝公、惠王、武王、昭王四代的辛苦經營,國力已是天下最強,國土面積已經超越強大的楚國,軍隊經過無數次實戰,軍事素質高於任何一國。六國戰戰兢兢,割地求和。但是秦國的鄰居趙國則例外。趙國曆史上著名的國君趙武靈王在位期間,採取胡服騎射的政策,把趙國軍隊打造成一支能征善戰的鐵血雄師,趙國成了除秦以外的國家裡唯一實際領土擴張領土的。秦惠王時期趙國國力不強,趙國國君一直與秦君結盟,但是在趙武靈王上臺後,趙國攻破中山國,林胡國,並向韓魏伸手,秦國感受到了趙國的壓力。這個昔日的小弟,開始與自己平起平坐,兩國時常發生摩擦,一場爭霸戰在所難免。

決定天下走向的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一敗塗地

上黨郡位置

上黨之爭

上黨郡是韓國的一塊飛地,夾在秦趙之間。上黨郡戰略位置險要,佔據了這裡秦國就可以在這個地方向三晉派兵,進一步打開通往中原的通道。在秦國攻下野王,韓國失去向上黨郡增兵的途徑後,韓國失去了對此地的控制,不得不將此地十七城獻給秦國。上黨郡守馮亭是個有主見的人,他知道韓國百姓不願意接受秦國的殘暴統治,於是策動十七城的守官,與趙國在私底下商議將上黨十七城獻給趙國。

此時的趙國國君趙孝成王深知上黨郡對秦國的意義,他不願意眼睜睜看著秦國把手一步步伸向中原,於是欣然接受了馮亭的請求。趙國平原君趙勝被派往長平交接。秦國得知此事後大為不滿,決定向長平派兵與趙國爭奪上黨

大國之爭

秦國派出了一支精銳騎兵,秦軍神速突進,在趙軍進入上黨之前就打下了大部分上黨郡。趙孝成王派出了趙國名將廉頗帶領二十萬大軍應戰。秦軍和趙軍在空倉嶺打響第一槍,趙軍雖然英勇,但是不敵秦軍,被迫後撤。秦軍士氣正旺,又繼續向前推進,攻下了東西二鄣兩大要地。廉頗知道無法抵禦秦軍,於是組織了一次戰略性後撤,在丹水畔築起堅壁防守,由於此地依臨山地,趙軍佔據戰略制高點,秦軍雖想戰,但無可奈何。

此時秦國已在這裡下了血本,時間拖的越久,對秦國越不利,於是秦國派出了間諜,在趙國散佈假消息,讓年輕氣盛的趙孝成王以為廉頗消極應戰。趙孝成王本就想戰,於是將廉頗撤回國內,將趙軍的指揮權交給年輕的將領,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

決定天下走向的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一敗塗地

長平之戰第一階段

冒進失策

趙括在國內名聲很好,一方面是因為他那有名的將軍爹趙奢;另一方面,趙奢也常與趙括探討軍事問題,儘管趙括能說會道,侃侃而談,但趙奢卻斷言趙括不善於帶兵打仗,一旦領兵將壞大事。趙孝成王顯然沒能聽進去趙奢的建議。趙括到任後,為了迎合趙孝成王的心理,將大軍從廉頗辛苦打造的防禦壁壘中開出,挑戰秦軍。秦國將領白起知道時機已到,開始了一系列高端操作。

誘敵深入

本來似乎無法戰勝的秦軍,在趙括將軍帶領的趙軍下似乎不堪一擊,屢屢敗退,趙括看到秦軍敗給自己十分高興,下令趙軍乘勝追擊,秦軍退一點,趙括就追一點。與此同時,白起派出了兩支部隊,第一支的兩萬五千人突襲長平關,將趙軍與戰略中轉點太原隔離開。另一支的一萬五千人則在丹水邊駐軍,切斷了趙軍的後路,之後白起又派軍將趙軍的臨時據點故關佔領,趙軍此時才發現,自己成了一支因過於深入而被包圍的孤軍。

決定天下走向的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一敗塗地

長平之戰第二階段

絕望之困

趙軍一共有四十五萬人,數量上多於秦軍,為了殲滅趙軍,秦昭王下了血本,將全國十五歲以上的男丁發往長平包圍趙軍,此時的趙軍已成甕中之鱉。趙軍數次試圖突圍,但都沒有成功,時間一點點過去,趙軍的糧草消耗殆盡,許多士兵餓得生了病,軍隊的戰鬥力快速下降,許多戰士開始互相殘食。趙括在組織了數次突圍不成後,親率精銳突圍,失敗後被亂箭射死。趙軍無力再戰。

崩潰的趙軍選擇向白起投降,白起接受投降後陷入了憂慮中,趙軍人數過多,全部大哥回秦國,恐怕秦軍沒有那麼多糧食。要是就地解散降軍,那這仗就白打了,思考許久,白起做出了一個讓他揹負千年罵名的決定,將四十萬趙軍就地坑殺,趙軍雖人數眾多,但士氣低落,手無寸鐵,只能被秦軍肆意屠殺,慘叫聲響徹山谷,趙軍流出來的血將河水染紅,只有240名年輕的趙軍士兵被放回趙國。

決定天下走向的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一敗塗地

考古發掘長平之戰趙軍遺骸

兩敗俱傷

四十萬趙軍死在長平,趙國陷入了舉國的悲痛之中,趙國此時的人口不會超過四百萬,全國半數以上的成年國民死在前線,趙國的有生力量消耗殆盡,本來是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如今國內找不到幾個成年男子,趙國從此成為二流國家。秦國贏了,但又沒贏,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秦軍在長平也付出了三十萬人的傷亡代價,在這一戰之後,得到修整的魏國聯和楚國奪取秦國東部地區,秦國雖然生氣,卻也無可奈何,只能與其簽署合約,在這場戰爭裡沒有贏家。

決定天下走向的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一敗塗地

邯鄲之戰

結語

此後秦國又與趙國進行了邯鄲之戰,秦軍一度壓迫趙國國都邯鄲,但六國在這一次選擇團結起來,打退了秦軍。此後趙國又回到韓魏一級的行列中,秦國則無力再支持大規模戰爭,統一的進程推遲了數年。

但是對於秦趙兩國,這一戰在所難免,快速強大的趙國和秦國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而趙國在那時也並不具有滅秦的實力,長平之戰的失敗,與趙括的冒進有極大的關係,如果李牧或者廉頗指導趙軍,那麼趙國至少還將威脅秦國二十年,多出來的二十年可能讓最後的結果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