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敗塗地,捨生取義,來自歷史這兩個名人故事

一敗塗地

解釋: 形容失敗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故事: 秦朝末年,劉邦是沛縣一名亭長(管理十里以內的小官)。他性格豪爽,樂於幫助別人。有一次,劉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驪山去做苦工。在路上,每天總有幾個民夫逃走。

一敗塗地,捨生取義,來自歷史這兩個名人故事​有天晚上,他對大家說:“你們到驪山做苦工也是累死,你們都走吧!”當時就有十幾個民夫情願跟隨劉邦。 劉邦帶這十幾個人正往別處逃走,忽然有條大蛇擋在路上,別人嚇得不敢前進,劉邦手提寶劍,把大蛇趕走,大家很佩服他這種勇敢精神。

一敗塗地,捨生取義,來自歷史這兩個名人故事​那時候秦朝政治腐敗,各地百姓紛紛起來造反。沛縣衙裡的文書蕭何和監獄官曹參知道劉邦是個好漢,便經常暗地與他來往,商量準備起兵反秦。 在蕭何和曹參的幫助下,劉邦決定起義,他們首先攻下了沛縣。

一敗塗地,捨生取義,來自歷史這兩個名人故事​大家推舉劉邦為起義軍的首領;劉邦說:“抗秦大業是艱鉅的,如果一敗塗地,就要賠上性命啊!我劉邦願帶領大家大幹一場!” 劉邦從這天開始,便率領沛縣的三千弟子展開反抗暴秦的鬥爭,最後終於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漢朝。這個案例說明一個道理,得到了人心才是做大事的基礎。

一敗塗地,捨生取義,來自歷史這兩個名人故事​捨生取義

解釋: 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

故事: 春秋時,晉國有個勇士名叫豫讓,投靠在智伯門下,很受重用。後來,智伯被趙襄子殺害。豫讓躲了起來,下決心要為智伯報仇。過了幾個月,豫讓裝扮成僕役混進趙府,伺機刺殺趙襄子。結果在茅廁裡被發現,趙襄子見豫讓為主人報仇就放了他。豫讓說:“你雖然放了我,但我還會刺殺你的!” 豫讓回去後,剃去眉毛和鬍子,又吞食熱炭,把聲音弄嘶啞,以便從形象到聲音都不讓人認出來。

一敗塗地,捨生取義,來自歷史這兩個名人故事​朋友們對他說:“你如投靠趙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後,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嗎?”豫讓回答說:“作為一個勇士,怎麼可以做這樣不仁不義的事呢!” 這一天,豫讓得知趙襄子外出辦事,他就預先埋伏在橋下,趙襄子來到橋邊,馬匹突然驚叫起來。

一敗塗地,捨生取義,來自歷史這兩個名人故事​趙襄子命人到處搜查,在橋下把豫讓抓了出來。趙襄子說:“你捨生取義,確實令人尊敬。但這次我不能饒恕你了!”豫讓說:“多謝趙公厚義,但我臨死前請求你能把外袍脫下來,讓我刺三劍,償我為主復仇的意願。我死而無怨了。”趙襄子見他這樣忠誠,大為感動,便脫下外袍。

一敗塗地,捨生取義,來自歷史這兩個名人故事​豫讓刺了外袍之後,自刎而亡。 豫讓甘願捨棄生命,也要完成道義的行為,便成了“捨生取義”的成語。說明了一個道理,忠誠之人,處處會受到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