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奪梅”秦腔演員拿獎後就不太演出了?

夏雪成麗芳


  • 中國戲曲梅花獎是戲曲界的最高獎項,其舉辦的目的在於表彰在戲曲表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演員。作為一個有擔當、有抱負的秦腔演員,梅花獎是他們的追求和嚮往,更是對他們秦腔藝術之路的鞭策。
  • 要想獲得梅花獎,即需要演員自身刻苦鑽研業務,也需要所在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更需要有很深的群眾基礎,總之,梅花獎的獲得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 前面說過,梅花獎設立的目的是為了表彰中前年演員的成就,因此上來說,獲得梅花獎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能夠獲得梅花獎,只能說是對演員一定階段的肯定,也是一種鞭策,應該以此為契機,更好的鑽研業務,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藝水平,更好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 梅花獎評比的主體是中青年,這個年齡階段,正是個人藝術生涯最為成熟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無論是技藝方面,還是個人閱歷,都開始走向成熟,這麼大好的藝術年華,理應不停的經過舞臺實踐,很好的服務於人民,也不枉多年了自己和單位的付出,無愧於梅花獎這一殊榮。

  • 然而在現在的秦腔界,出現了一個怪像,那就是,有人在絞盡腦汁的評選梅花獎,等真正得到了,卻覺得自己已經無人能及了,就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自我感覺良好,開始脫離群眾,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自我建立起一到屏蔽群眾的牆。

梅花獎的獲得,對於演員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榮譽,它實實在在的為演員帶來了諸如升遷評職稱、出場費用增高等等一系列的好處。但遺憾的是,有些梅花獎獲得者把這一殊榮只是當作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一個工具,而忽略了社會主義文藝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宗旨。同時,獲得梅花獎後,對自己開始放鬆,開始投機取巧,不練功夫,其技藝水平並沒有因為獲得梅花獎而得到提升,反而在不斷的退步,白白的浪費了大好的時光。

  • 當然,除了個人主觀上的放鬆,客觀上一些梅花獎獲得者調入高一級的團體後,卻被某些團體雪藏起來,這些優秀的人才常年處於無戲可演,不給戲演的囧境,這些個別的團體的宗旨就是憑藉著自己的特殊地位,早已脫離群眾,利用自身的行業影響力不斷的講秦腔優秀人才挖掘到自己的囊下,即就是沒有演出機會,也絕不允許其他的團體在人才儲備上超越自己。正因為這樣,一些秦腔梅花獎獲得者成了某些團體的閒人,無賴之後,這些秦腔梅花獎獲得者不得已只能跑江湖搭班子演出,一方面能夠提高自己的收入,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一方面能夠在長期的舞臺實踐中保持自己的技藝水平最大限度的不退化。

  •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神槍手是用子彈喂出來的,同樣,好演員一定是通過豐富的舞臺實踐來磨礪出來的,既然得了梅花獎,就應該珍惜榮譽,不停的鞭策自己,更上一層樓,且不可自以為是,脫離群眾,最終成為擁有梅花獎之名,卻無梅花獎之實的廢材。

當然,秦腔界獲得梅花獎後不在演戲的畢竟是少數,我們相信大多數的秦腔梅花獎演員還是不忘初心,非常願意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在秦腔事業上。但是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他們所在的團體常常因為體制內造成的衣食無憂的客觀原因,早已脫離群眾,長時間處於無戲可演的地步,試想想,整個團體全年都難有演出機會,更別說個人了。


秦腔鬚生


有的人拼搏只是為自己,只要自己名祿雙全了其他的東西都放後面了,也許根本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演員,不光是唱戲還要把你身懷的藝術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義演給忘了,藝演跟義演是有區別的,你身懷精湛高超的技藝是更好的把藝術帶到廣大的人民群眾中間去為人民提供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悅……這是藝術工作者的義務和責任……當官是給民眾服務的演員也是一樣


kw觀世界


其實都在各自團體 自己崗位上演出 只是目前來說 市場不是那麼熱 要考慮演出對象 有些甚至一個團好幾個梅花獎 一個角色 好幾個演員排著呢 演出場次就那麼些 排一個戲很不容易 如果獲獎演員老站著臺中間 那年輕演員到哪裡成長呢 所以現在很多時候 一本戲 主角會分兩個 甚至三個演員演 沒辦法 也不用太排斥演員走穴 團裡沒演出 或者團裡演不上角色 外面有機會搭班演出 為什麼不去呢


千里江山美人


拿獎了,才出來演戲好好賺錢呢,你說誰不演了?你不看竇鳳琴,李小峰,都演出特別多嘛


長江1428088


目前的梅花獎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政治性的一個藝術獎項了!


用戶7649707043187


報酬少了看演不?少一千都有問題


用戶55179806881


應該是價格高


董一鴻


獲獎之後,政府的獎勵有了,事業上的職稱“高級”了,名利雙收,還唱啥?還演啥?


陳倉一頭驢2


拿了獎要價就更高了。梅花獎的設置有很大的問題。鼓勵了為名為利的演員,如在不改革,戲曲就讓梅花獎剮害掉了。為什麼得梅花獎的演員越來越多。看戲的人越來越少。


手機用戶6004111287


唱一段要幾千元誰說不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