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研究发现:良好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大都能实现自我价值。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一样,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孩子自我感受到幸福感。

幸福感通常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孩子对父母生活的模仿。在一个家庭和谐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性格都非常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第二就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通过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针对孩子的身体,性格等“有的放矢”的教导,言传身教。

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梁启超先生十分注重对9个子女的言传身教,不仅悉心培养出了三个院士,还缔造出满门才俊的传奇。

孩子们年幼时,梁启超经常让他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他就像说书人一样,一边与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聊天说话,一边绘声绘色地讲古论今,讲的都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他通过与孩子们面对面的谈话,传递对孩子们的情和爱,也和他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以及治学的态度和做学问的方法。

梁启超认为教子之道要贯穿“严”和“爱”两个字。“严”出于理智,“爱”则出于情感,二者缺一不可。在学习和做人方面要“严”字当头,在生活上要以“爱” 相扶。

孩子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梁启超总是告诉他们“莫问收获,但求耕耘”

教子生涯中,梁启超极为推崇趣味教育。他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乐趣,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度过几十年时光,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这样的活法有什么用?”

他十分注重孩子们的个性,非常尊重他们的意愿,用心细致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鼓励孩子:“一旦对某一方面感兴趣,那么,你会觉得像换了个新生命,如朝霞飞虹,如新荷吐绿……”

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父母的以身作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最好的教育应该来源于家庭: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的因势利导,循序善诱,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营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

父亲的积极参与、母亲的以身作则、以及让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儿时父亲的陪伴和鼓励,虽然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其实意义深远。”

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在孩子们的眼中,比尔盖茨永远是一个慈祥而又严厉的父亲,从不缺席孩子的成长。

他会起早送孩子上学,也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和孩子一起复习功课……

比尔·盖茨的妻子梅琳达,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非常用心,她说:“我希望以后人们谈及梅琳达·盖茨这个名字的时候,记住的是一位优秀的母亲,人生中最伟大的投资,是我的三个孩子,其次才是事业。”

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方法是“不教而教”。看似不可思议的教育理念,却充满了哲理。

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钱永刚当时就说:“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

但炊事员接着解释的话却让钱永刚记住了一辈子:“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

钱永刚从此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

钱学森独特的家教法,值得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庭认真反思。

寒门学子王心仪考上北大,她在《感谢贫穷》中提到:是母亲一直给我向上的引领,才让我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困难和不公。

孩子勇敢追求梦想的自信和底气,来自父母的温暖和力量,将自信的种子种植在孩子心里的应该是父母。

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真正的“贵族”,不是生活,而是教育。

真正的贵族教育,都少不了父亲的积极参与。翻开比尔·盖茨的“教育手册”,真正的“贵族”,不是生活,而是教育。

他表示:14岁之前不允许孩子使用手机,不让孩子吃麦当劳,不许戴卡西欧电子表。这个要求近乎苛刻,从未更改。虽然家境富裕,但是仍然保持勤俭节约好习惯,平时给的零花钱也是非常少。

反观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从出生就不能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个个都如“碎钞机”一般,哪一样都是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鞋子要AJ的,平板要ipad,的,手机要iphone的...唯恐孩子被别人看不起。

早教班,兴趣班,特长班,补习班...无一不是“拔苗助长”般的急功近利,生怕孩子落后于人,父母们时时刻刻都在焦虑着。

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即使富裕的家庭,孩子沾上花钱大手大脚,攀比炫耀的毛病,很难成才!

真正有眼界的父母无论贫穷与富足,都会在精神上富养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成就彼此,父母的格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增强责任感

比尔盖茨的孩子们在家中经常要做家务。孩子做家务,不仅是对家庭的责任,还在于爱劳动等习惯的养成。

成就离不开好习惯的养成,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更不要好吃懒做。

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诚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孩子的培养。

据说,在儿子李泽钜、李泽锴还只有八九岁时,李嘉诚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儿子列席公司董事会。

次子李泽锴的零用钱,都是自己在课余兼职,通过当杂工、侍应生挣来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做球童打工,背着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

李泽锴将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钱之外,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李嘉诚知道后十分高兴,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培养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面对困难挫折

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习惯,给孩子创作良好的成长环境。

财产全部裸捐,不留给孩子一分一厘!比尔盖茨说,留遗产既不利于孩子,也不利于社会。,不留给孩子一座金山银山,而是把创造和劳动的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让他们自己去劳有所得,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来看看”人气爆棚“的易烊千玺:

13岁,加入TFBOYS,一举成名。

15岁,毛笔字挂到丹麦大使馆,成为丹麦首位国家旅游代言人。

16岁,自编的舞蹈吸引了迈克尔·杰克逊官方网站,被邀请合作首支英文单曲。

17岁,作为中国唯一官方邀请艺人,参加美国音乐大奖格莱美60岁华诞。

18岁,代表中国青年参加亚运会闭幕式,参与“杭州8分钟”表演。

19岁,受联合国邀请,以亚太青年代表的身份,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发表全英文演讲。

但有多少人知道他背后的努力呢?

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5岁开始练习舞蹈,一练就是14年。

因为家住在郊区,每次去培训班上课,坐公交要两个多小时。为了不耽误学习,他不得不在公交车后排吃饭、换衣服、写作业。妈妈随身带了一个菜板,当做他随时随地写作业的课桌。

如果太晚赶不上末班车,他就到附近的姨妈家暂住一晚,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赶回学校上学。

这样高强度的学习每周一次,寒暑假则是每天一次。

2018备战高考时,千玺仅用57天的闭关冲刺学习,考出473分的好成绩,以文化、专业双料第一的成绩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

补课老师说,他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除了吃饭、午休,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老师讲多少,他就要求自己记住多少。

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这句话出自14岁时的易洋千玺。

他曾说过:“想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为了练好一个高难度的后空翻动作,他摔过很多次,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但依然坚持训练到凌晨三点。

由于训练时间过长,他的腿受伤,脚抽筋,开始浮肿,可他依然一遍遍空翻、摔倒,再一次次爬起来重新开始。

每个光芒万丈的背后,都有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和坚持。

接受孩子,认同孩子,尊重孩子

学会与孩子交朋友,把他当作成年人来看待,双方是平等的。

学会与孩子平视,不以家长高高在上的姿态批评,数落,辱骂甚至大动手脚。

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让他畅所欲言,孩子需要被肯定,被认同。他的思想,他的表达,他的困惑,他在需要帮助时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创新工场的李开复认为,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只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长辈,把孩子作为成人的附属品,孩子就会变得保守、胆小、被动和听话。

“这种孩子在30年前的企业是受欢迎的,但是今天已经过时了,我们今天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的、乐观的,是能够信任父母、能够彼此倾诉、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人。

所以,李开复总是告诉自己要放下架子,像一个朋友一样,拿出时间跟孩子疯玩,让孩子有话都跟我说。“

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创新精神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 莱维特(Michael Levitt)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组委会供图莱维特称,家长不可能代替孩子去成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去犯错。从失败当中学到的,要比从成功当中学到的更多。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要摈弃过强的功利心,给年轻一代时间和空间。

创新是教不出来的,但是可以引导得来,方法就在于鼓励孩子大胆地犯错。

”当我还是一个少年时,我母亲给我买了一本杂志叫《科学美国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发现提到:其实生物学或者生物学背后重要的分子或者DNA、蛋白质这些东西,都是有很明确的形状的。这让我非常感兴趣,因此研究了“计算结构生物学”。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充满了随机性,都是有很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我也不例外,我很幸运拥有这样一位母亲,引导我走上了我感兴趣的科研之路。“

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自己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母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

没有父母的光辉榜样,一切关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

没有父母的榜样,没有父母在相互关心和尊敬中所表现出来的爱的光和热,儿童的自我教育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人生好像一场“马拉松”,很多时候,孩子并非输在起跑线上,而是倒在了中途,输在了结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