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墨菲定律: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那麼,不管這個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一、 讀書無用論?


我有一個表弟,普通院校出來的三本生,讀的英語翻譯專業,去年畢業,出來之後沒有往自己專業方面找工作,去年在廣州做的是一個文案策劃工作,天天加班到晚上10點,最晚的一次加班到凌晨1點。但是到手的工資才2300元,於是去年年底的他辭職了。他辭職前一天發微信跟我說:"一個月到手工資才2300,還天天加班,讀大學出來到底有什麼用?!"


最近逛論壇,看到一個人說:"我研究生畢業,但是現在卻失業了,我該何去何從?"


這名研究生原本在北京工作,由於種種原因,決定回老家任教。誰知,回到老家後去應聘縣裡的教師,居然也應聘不上(縣裡好多人已經安排好了),於是我被安排到離縣裡約7公里的鎮上教英語。


鎮上學生少,相應的課時也少。很多同事總問我,你研究生畢業的,為什麼來我們鎮上教英語?我過不去內心那道坎,決定去應聘縣裡公開招聘的教師崗位,被告知需要5年工作經驗,我真的崩潰了。


辛辛苦苦從村裡面考到北京研究生,竟然連縣裡教師崗位都應聘不上,讀那麼多書有何用?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上面兩則例子告訴我們:若只是一味讀書,不懂對自我進行規劃和變通,別說找工作難,恐這一生也難脫離貧窮,更別指望能靠高學歷實現階級升梯。


二、 眼界奠定財富厚度,規劃決定人生長度


二八定律:世界上充滿了神秘的不平衡: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富,20%的員工創造了80%的價值,80%的收入來自20%的商品,80%的利潤來自20%的顧客。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要想讓自己成為二八定律中的那20%,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


1、 懂得自我規劃的人往往目標很明確,也更容易成功。


1999年2月,馬雲和他的18位創業者,在杭州湖畔家園的馬雲家中召開會議,會議上馬雲直接宣佈: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


18年,王健林那句"先制定一個小目標,賺它1個億。"火爆全網,這在很多人看來,就當是一句調侃或者玩笑話,根本不敢想,更別說去做。但是,這在王健林看來,是很基本的目標,就跟我們普通人說,我要月薪達到1W一樣。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規劃,不管是職業規劃還是人生規劃,短期規劃還是長期規劃。


我記得剛出校園那會兒,去面試的時候經常被面試官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對你的職業有什麼規劃?"當時懵懂的我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只好照搬別人答案說:"目前就想做好本職工作,如果貴公司有人才培養計劃,我希望自己也能有幸成為其中一員。"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現在想來,面試官並不是想知道真正的答案,而是想要知道,你是否對自己的職場或者人生有清晰的規劃,而你的規劃是否跟公司規劃有衝突。


2、 有目標規劃的人往往更能捕捉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隨時留意身邊有沒有生意可做,才會抓住時機把握升浪起點。著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尋常的事發生時立即想到賺錢,這是生意人應該具備的素質。——李嘉誠


1943年,李嘉誠在一家玩具廠當推銷員,起初跟客人推銷的時候,他總是非常緊張;後來為了克服這種緊張,李嘉誠就先在出門前或者路上,把想要說的話提前想好,並且反覆練習,從而克服了這種緊張的情緒。


漸漸的,與生俱來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讓李嘉誠在銷售中脫穎而出,他總能憑著直覺看出客戶是什麼類型的人物,並且能馬上了解客戶的心理和性格,從而定好相應的推銷策略,還沒到20歲就當上了這家玩具廠的總經理。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有了前面的經驗積累和人脈,李嘉誠在1950年就成立裡自己的第一家工廠:長江塑膠廠。並且在1967年,左派反動,地價暴跌的時候,以自己獨到的眼光大批購入地皮,這為以後自己商業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很大的物質基礎!


只有當你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你才會刻意去留意周圍的信息,進而分析這些信息是否對自己有用。


三、 如何規劃你的人生軌跡?

定目標,做計劃,大量的行動。——陳安之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1、

努力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目標


人們在制定一個目標或者計劃時,一定是要讓這個目標最終能夠產生結果的。否則這個目標就不能稱之為目標,或者說只是一句空談。那麼,如何讓自己制定的目標是可量化的、可實施的、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的呢?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我們可參考一下SMART原則: SMART原則是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管理學及心理學教授洛克目標設置理論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世界500強公司都在用的方法:

1).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2).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 目標必須具有現實性(Relalistic)

  5).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3.1.1 SMART原則一 S(Specific)——明確性


所謂明確:就是指能夠用具體言語說清楚想要達成的行為標準。明確的目標能夠促進更有利的實施。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思維天馬行空,是個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人。對待工作也一樣,這個公司同事太八卦啊,那個公司老闆不好相處呀,上司經常給自己穿小鞋啦,反正什麼理由都能成為他離職的藉口。


從畢業到現在,他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自己到底想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或者想做成什麼樣的事情。以至於換了8、9份工作,最後沒學到一技之長,口袋也沒幾個銀子。


如果這個朋友能夠確定一個有明確性的目標,並且朝著目標做詳細規劃,那麼也不會到現在還碌碌無為。

正所謂:沒有明確的目標的努力,只是一種自我麻痺。


3.1.2 SMART原則一 M(Measurable)——可衡量性


有了明確的目標,還需要看這個目標是否可量化或可行為化,也就是需要有一個衡量標準。比如,我打算一年之後要考過英語四級,那麼我每天需要做多少套試題,每套試題要達到多少分才合格,刷多少套能夠達成目標。這個就是按照數量和質量標準來衡量。


3.1.3 SMART原則一 A(Attainable)——可達成性


目標的制定就是為了能夠讓執行人實現、達到的。制定好目標之後,還要看這個目標是否有可達成性,即自己的知識、學歷、層次能否支撐自己這個目標可達到。讓自己跳一跳,能夠夠得著。


3.1.4 SMART原則一 R(Relalistic)——現實性


目標的制定還需具有現實性,即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比如,我一英語專業剛畢業的本科生,投簡歷找工作應聘的時候,肯定是找跟自己相關專業的容易拿到offer,如果我投IT技術類的崗位,你覺得成功的幾率有多大?想都不用想,人家肯定會刷掉你啊。


3.1.5 SMART原則一 T(Time-bound)——時限性


目標的制定也必須要有時間限制。否則你的目標永遠只能是目標,不能成為現實結果。比如有的人在2020年許下的新年願望是,我要掙到100萬。問其時限,不詳。這種就不能稱之為目標,只能稱之為一種想法,或者說白日夢。


真正的目標,除了要明確、可衡量、可達成、現實的之外,還必須要制定一個最終時限,或者說節點。馬拉松比賽,是什麼支撐這個人能夠跑那麼遠,是因為知道跑完全程,能夠用時最短的為勝者。如果你沒有給自己制定好能夠取勝的時間節點,那麼,你永遠不可能跑贏有時間節點的人。


2、 刻意練習,大量積累,成功也是可以複製的


古人倡導"學而時習之"、"知行合一",就是要求去實踐,學以致用。在我採訪過的包括馬雲等上百位卓越企業家中,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其中有目的的學習,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刻意的練習和實踐!——劉世英(財經作家,總裁讀書會發起人)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用SMART原則來制定好目標,接下來展開計劃,就是要有針對性的大量練習。


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到"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一萬小時定律指出,如果要成為一個某一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照我們每天工作8小時,一週五天計算,需要至少五年。


但是,如果我們在大量練習的基礎上,提高我們的質量,就相當於把這一萬小時壓縮提純,那麼我們就能減少時間上的成本,從而快速達到我們最終目標。這個就是1萬小時的對立面——刻意練習。


3、 優秀還是平庸,行動力是試金石


"在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帶來的效益)。——邊際成本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人也有邊際成本。但是人的邊際成本是隨著年齡呈遞減規律。


一般人的身體精力最旺盛的年齡是20歲到4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會覺得累,所以我們也會把這階段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創業、學歷提升。超過40歲,人的各項身體機能就會逐漸遞減,精神力、腦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會註明求職者的年齡。所以,當你有了明確的可行的目標,千萬不要等,制定出來的計劃要立即行動,歌德曾說過"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正所謂"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無論你的智商有多高,計劃有多麼完美,沒有行動,一切都只能是零。執行力就是競爭力,執行力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


四、 結語

"我們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托爾斯泰


“畢業就失業?迷茫的我該何去何從”:活下來,你必須做的一件事


當今社會,一個本科和研究生畢業的人,在學歷和知識層面至少碾壓了很大一部分人,這種原始積累本身就是一大優勢,只因為沒有對自己進行目標的設定和規劃,讓自己處在"失業"的邊緣,是多可悲的一件事。本文希望,能夠讓看到的人早日設定好自己的目標,並且盡全力去達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