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弘治十一年,内宫监掌印太监李广,无力地瘫坐在太师椅上,房梁上的一束白绫正随风轻轻摆动。阳光柔和地投到地面,不远处还能听到小宫娥嬉戏的玩闹声。李广惨然一笑,心中不免自嘲,这的确是一个自尽的好日子。他的呼吸有些急促,似乎怀里的神符黄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艰难地转过身子,望了望角落里那方不起眼的大箱子,又是一抹无声凄笑,这些黄白之物,终究是个祸害啊。

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祈年殿

前些日子,他已经听到了太皇太后对自己的抱怨,在宫里混了几十年的他,自然知晓这份抱怨背后隐藏的含义。与其事发被人拿了,不如自己了断落个痛快。念及于此,李广艰难地用手撑起自己的身体,使尽全身力气踏上小凳,浑身颤抖着把脖子套进了白绫的结口处。阳光依旧温和,远处的嬉闹声还在持续,这位红极一时的老太监,走完了自己贪婪的一生。

李广的起势,源于他站在了风口

朝史暮想这次和大家聊的人物,不是西汉的飞将军李广,而是明代中期的一位太监。李广在历史中其实并不出名,因为他算不上是一位权阉,对于朝局影响也非常有限,其最高的职位也只是内宫监的掌印太监,说白了就是管理皇家仓库和皇室工程营造的。但是李广又非常值得去读,因为他的起势和消亡,代表着明代中期,特别是弘治朝宦官群体的一大历史趋势,即怎么样的宦官,能够走上自己职业生涯的顶峰?又终将如何走上最后的覆灭?

闲言少叙,我们直入主题。

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太监 剧照

第一,李广的崛起,得益于皇室的玄修之风。

明代皇室,总体上是信奉道佛两家的,一般来说,皇帝更加偏向于道家,后妃更倾向于佛法。再说直白一点,皇帝信道,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延年益寿,修炼成仙。明代的嘉靖皇帝,就是一个典型,而嘉靖之前,成化朝的明宪宗,也是耽于此道,身边常年围着一群方士僧道。

明孝宗上台后,针对父亲明宪宗这群近侍,采取了一系列的打压政策,治罪的治罪,驱赶的驱赶,既是一种革新政务的上台宣言,也是为了缓和与朝臣的紧张关系,更是为了缩减皇家支出。但是这不代表,明孝宗本人不信道法。

李广就是那种看清了皇帝需求的人。早在天顺年间,李广其实已经偶尔地出现在了《明实录》的记载中。到成化年,他看到了梁芳等人以“道法”得宠于明宪宗而一步登天,那些权力,金钱和职务,无不让李广眼红。《明史》用的是“以符箓祷祀蛊帝

”这样的字眼。所以,李广应该是学会了一点道家“戏法”的,并且让明孝宗对此深信不疑。

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明孝宗 像

一个早在皇帝的爷爷辈就在宫里当差,资历够老,背景干净,之前又和朝臣并无过节,看起来不显眼,最重要的是懂“道术”能满足皇帝玄修的需要,这种稀缺性的人才,正是明孝宗需要的。

第二,李广的崛起,缘于皇家传奉官的泛滥。

所谓的传奉官,大体上是指那些没有经过科举或者正式选拔途径,而由皇帝直接任命被赏赐官职的人。这类人一般都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可能是方士僧道(成化朝),也可能是边军校卒(正德朝),自然同样包括了禁宫里的太监。

李广之后做到内宫监的掌印太监,自然是通过明孝宗的直接任命。内宫监的主官,这可是一个油水非常足的差事,多少宦官要眼红,由此可见明孝宗对李广的信任程度,这几乎算是把自己的钱袋子交给李广打理了。而李广本身作为禁宫里的太监,他的升职相对于以前那些方士来说,更加地顺理成章,更加低调而不招人嫉恨,朝臣也几乎没什么话可说,因为内宫监本来就是太监的职位,所以李广受到的压力也更小。

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故宫 屋檐

总体上来说,李广因为懂得道法,而被明孝宗另眼相看,看似充满了偶然性,实则是明代中期皇家的必然历史发展趋势,李广则是当时正好站在了“风口”上。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是吧。很显然,李广就是这样的一个幸运儿。

李广的高明,在于只敛财不弄权

我们知道,明代宦官职业生涯的最高峰,就是进入司礼监,甚至是做到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司礼监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部门,其重要性朝史暮想在以前的文章里已经说过很多次,在此不再赘述。

李广的内宫监,虽然油水十足,在宫外却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于朝局更是没有话语权,这也是李广在后世并不出名的重要原因,与王振,怀恩,刘瑾之流,明显差了一个等级。我们不知道李广是不是甘心止步于内宫监,不过的确没有在史料里发现李广参与到重大的政治事件中的描述。恰恰是这点,是李广最大的优势。

史料里对于李广的描述,大段大段都在描述他的贪婪。

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明代白银

李广,孝宗时太监也。以符箓祷祀蛊帝,因为奸弊,矫旨授传奉官,如成化间故事,四方争纳贿赂。又擅夺畿内民田,专盐利巨万。起大第,引玉泉山水,前后绕之。——《明史·李广传》

意思是,李广起势之后,大家都来向他行贿,李广还私占京郊的良田,染指盐业走私,建造了豪华的府邸。说实话,在明代中后期官场,除了极少数像海瑞这样的人以外,这些都是常规操作。

但是朝史暮想发现,史书里很少提到李广参与政务与朝中人事的例子。只敛财,不弄权,这是李广的一大特点。只要李广足够聪明,只要明孝宗依旧需要他,李广的日子不会太差,因为更多人与他的交往,是出于纯粹的经济利益,而不伴有复杂的政治斗争。

史书里有两处地方,表明了与李广有利益纠葛的群体非常庞大。

帝疑广有异书,使使即其家索之,得赂籍以进,多文武大臣名,馈黄白米各千百石。......帝怒,下法司究治。诸交结广者,走寿宁侯张鹤龄求解,乃寝勿治。——《明史·李广传》

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明代官员

说李广自杀后,皇帝搜李广的家,为的是看看有没有什么道家奇书,却无意间发现了李广与朝臣往来的各种账本,数字之大令明孝宗惊怒。在皇帝的怒火下,开始彻查此事,与李广有染的朝臣开始通过走张鹤龄的关系来避免祸事。

看到没,李广与朝臣的往来金银,需要通过账本来记录,这件事情是不是很夸张?朝史暮想告诉你,这不是单纯的受贿,单纯的受贿绝对不需要专门通过建立账本来记录,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李广与众多朝臣有一些生意上的往来。

李广的身份大家不要忘记,内宫监掌印太监和帮助皇帝玄修的方士,这两样都涉及到工程营建原料采买。明孝宗修道即使没到父亲明宪宗那种痴迷程度,但是皇家在这方面的用度,每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养活一群人。事实上,李广案爆发之后,在中枢层面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五位部级和七位副部级官员的人事调动。

再看那些官员在事情败露之后找张鹤龄来庇护,我们有理由认为李广与张鹤龄之前应该也保持着长期的利益往来。张鹤龄是谁?明孝宗皇后的亲兄弟,而明孝宗就这么一个女人,张家在弘治年间的权势极大。

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孝康敬皇后张氏 像

读到这里,朝史暮想不禁暗叹李广的高明,

这种拉众多高级官员下水的做法,这种纯粹利益的捆绑,无疑是给李广上了一层政治保险。因为无关政治,所以不论朝堂的那些大臣之间是敌是友,所有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保护李广。高,实在是高。

知道李广最后做到了什么程度吗?在他死后,有司礼监的太监提请由朝廷出面为他建祠堂,送匾额,主持祭祀。明孝宗没有表态,而是让内阁刘健等阁臣商议,最后的结果是不建祠,不送匾额,但是可以进行祭祀。夸张吗?这是一个畏罪自杀的太监应有的待遇?可想而知当时李广,牵扯进了多少暗地里的交易,甚至于在他死后,大家仍然对他留有情面。

李广的身死,因于被迫卷入的政斗

李广既然已经做到了这种程度,最后为什么会自杀?事情其实很蹊跷。

十一年,广劝帝建毓秀亭于万岁山。亭成,幼公主殇,未几,清宁宫灾。日者言广建亭犯岁忌,太皇太后恚曰:“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广惧自杀。——《明史·李广传》

弘治十一年,李广怂恿明孝宗在万岁山上造了一座亭。亭一建好,皇帝的小公主便夭折了,没过多久,清宁宫发生火灾。于是就有流言说,李广造的这座亭风水不好,犯冲。这时候,太皇太后那突然传出一句话:这也李广,那也李广,现在终于出事了吧。李广听闻之后,便因害怕而自杀。

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孝肃周太后 像

以上阐述,在逻辑上说不通啊。

第一,如果真的是造了亭子犯了什么忌讳,大可以一拆了之,而建亭是经过明孝宗同意的,现在指责李广,无疑是在指责明孝宗;

第二,虽然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亭子建成之后宫里接连出了祸事,但是李广本身就是给皇帝搞玄修的人,这根本就是他自己的业务,怎么可能有人在这方面做文章,并且想借此拉李广下台?

第三,太皇太后的话非常有内涵,特别是最后那句“果然祸及矣”,这明明就是巴不得李广出事的节奏。

第四,仅仅因为造了个亭子,自然夭折了一个公主,发了一场火灾,李广就害怕得自杀?

事情远没表面那么简单。

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明代官员

这里的太皇太后,其实是明孝宗的祖母,明宪宗的生母,孝肃周太后。弘治十一年的那场清宁宫火灾,其实就是孝肃周太后的寝宫。而在宫里吃百家饭长大的明孝宗,在与父亲明宪宗相认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周氏在照顾这个孙子,孝宗对祖母感情非常深,也非常孝顺。更重要的一点是,周家和孙媳张家,关系并不融洽。这是前后两代外戚的斗争,很不幸,与张家走得太过亲近的李广,无意间成了周家的打击目标。

老太后看似无心的一句念叨,放在皇帝这,放在朝臣这,无疑就是一次即将对李广展开的政治清算,起码也是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而李广绝对经不起这样的审查。

混迹这个圈子几十年的李广非常明白,当调查进行到一定深度的时候,不论最后形势如何,自己就会变成大人物们达成政治和解,重新恢复政治平衡的牺牲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李广也明白与自己有利益瓜葛的那些朝臣的份量,这些人为了自保,也很可能会对自己下手。既然结局已经注定了,李广选择自己来动手,选择以影响最小的方式来平息这件事情,选择对所有人都最合适的方式。

所有的一切,源于利益,也止于利益。

大肆敛财的皇室管家,不问政务的道家方士,大明宦官——李广

故宫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李广的下场,并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虽然他没有像一些宦官一样乱政,却也没有做过什么利国利民的举措。说到底,他只是为了个人私欲,借以迎合皇帝的个人爱好,而一飞冲天的投机者,最后自尽的下场,也是他自己选择的归宿。也许从一开始,李广就知道自己最后的结果,只是那些黄白之物,那些旁人投来的谄媚和迎合,是他永远都拒绝不了的诱惑。封建王朝的权力场,所有人对此都心知肚明。

我们通过李广的经历,对弘治年的 朝局会有一个更加直观形象的认知,有时候史书里的寥寥数语,背后却可能隐藏着这样,那样惊天的谋划和权斗。读历史,这么读,会不会更加有趣些?

朝史暮想,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