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是培養學渣?90%的家長都錯了

關注“上海學區房攻略”頭條號,私信“學區”二字領取2019上海16區招生劃片範圍表。


教育減負,是大勢所趨。

限制補習、取消排名、全國搖號,全國各地的減負運動愈演愈烈。

家長們都很焦慮,擔心減負之後,自己的孩子被培養成學渣。

最近南京減負的新聞刷屏後,很多家長都跑來問我,強哥,怎麼看待近幾年的教育減負現象?

和主流觀點不同,我對於減負的態度,更多是中性,甚至支持的。

原因有以下三點:

01

很多人其實誤解了減負的真正含義。

減負,不是搞平均化,讓大家一起做學渣,減負,是為了降低幼小階段的過度提前競爭.

目前教育減負,大部分是隻針對小學階段,暫不涉及初高中。所以大家理解的減負,更多應該是指減輕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時的學習負擔。

現在的小朋友,學習壓力真的太大了。從幼兒園開始,就需要上各種興趣班,小學階段,課外補習更是標配,根本沒有時間來玩耍,來探索未知的世界。

提前競爭,其實是讓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時,能取得更多競爭優勢。

現在上海初高中競爭這麼激烈,想要超越別人,就必須提前開始奔跑。

上海的很多好小學,都相當雞血,奧數和英語是必修課,都朝著盃賽拿獎和“三筆四口”的目標努力。

這樣下去,競爭只會更加提前,更加激烈,更加無節制。

所有人都“搶跑”之後,相對優勢可能並不一定存在,而且大家都會很累。

減負是培養學渣?90%的家長都錯了

好在這個時候,官方從政策上給了大家一次暫停喘息的機會。減負,是讓大家別急著馬上競爭,都先等一等。

等什麼呢?等孩子準備好。

減負,其實是給孩子更多成長的時間,等他們真正準備好了,再開始雞血努力也不遲。從小就開始“軍備競賽”,不一定是最適合孩子的道路。

每個家長都是從小孩成長過來的,相信大家自然都能夠理解。

02

前面也說了,現在的政策,是學前減負,而不是人生減負。

本質是為了推遲競爭,讓競爭不要這麼著急,而不是徹底迴避競爭。

事實上,初高階段有中考和高考,雖然也有新中考和自主招生的存在,但想要考上好的高中,進入好的大學,仍然需要競爭努力。

要是真能實現大家幼小階段都減負,從初高中時期再開始全面競爭,我想沒有家長會不支持減負政策。

但問題的關鍵是,減負政策實踐操作時,是否真的能達到預期結果?

老實說,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雖然各地都在積極響應減負,但在落地環節,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

很多地方的減負,只是在政策上做出調整了,但現狀根本沒有改變。

在實際的幼升小和小升初階段,學校依然更看重成績,這樣下來,孩子教育負擔其實並沒有被減輕。


減負是培養學渣?90%的家長都錯了

家長們還是會送孩子去參加,XW班、神秘考、各種面試和課外補習,只是比以前更像是“諜戰片”,既要偷偷收集情報,還要不被其他人發現。

落地實施上的問題,使得私下補課和提前競爭仍然存在。

無非是,從明面上,轉為背地裡,從不讓老師補課,到家長默默加餐,沒有本質上的改變,甚至還加重了家長和孩子的負擔。

真正的減負,減輕的不是學校和老師的負擔,而應該是家長和孩子的負擔。政策上雖然大方向是對的,但在細節上依然有著不少改善的空間,我們期待減負政策落地上的完善,真正改變競爭過度低齡化和提前化的現狀。


03

最後來說說,作為一個父親,我所期待的減負。

我希望我的孩子,從小不要這麼累,也不需要這麼雞血。

幼兒園和小學放學後,學校可以多組織些活動, 輔導孩子認真寫完作業,寫完作業後還可以安排各類興趣活動給孩子參與,不要像現在放學過早,給家長增加太多接送和經濟負擔。

家長下班回家後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後就可以和孩子安排親子活動,不用花過多時間輔導孩子寫作業,晚上時間更多用來做親子溝通和興趣培養,從而實現雙贏。

比起成績,我更在乎他們是否能發現自己的興趣,並且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然我也不鼓勵,從小就實行徹底的快樂教育。學校早放學,不留作業,徹底放養,這樣其實並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只會讓家長的壓力更重,不得不在放學後,把孩子送去培訓機構補習。

我相信,每一個家長,都希望未來自己的孩子能有所成就,所以提前競爭的想法,很好理解。

但在很多孩子還沒學會走路的時期,就開始拼命奔跑,既不合理,也不科學。我們都應該多一些耐心,磨刀不誤砍柴工。

在孩子幼小階段,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應該是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培養孩子的習慣。

只有從小給孩子們打好了基礎,他們才會在初中和高中的競爭中跑得更快更遠,考入好的大學,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

提前競爭,還有一個大前提是,優質的教育永遠稀缺。在教育均衡化政策背景下 (民辦搖號,新中考),以前雞血拼最好民辦的方式可能不再適用,讓孩子提前競爭,可能效果不如從前

減負是培養學渣?90%的家長都錯了

新中考政策後的名額分配

現階段,選好學區房,進入合適的小學及初中,為孩子規劃好升學路徑,家長在小學階段注意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內驅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才是更好的路徑。

總而言之,我個人相當支持,減輕孩子在童年時期的過重的學習負擔。

飯要一口一口吃,競爭強度最好也是慢慢增加,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孩子“愛學習”和“會學習”的有效平衡。

如果減負政策實施的好,家長和孩子就不會象現在這樣陷入過度提前競爭的劇場效應,孩子有了更多時間自主支配,可以發展各項興趣愛好,培養內驅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會更有利於孩子未來的成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