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商丘繞不過去的這道菜——琉璃饃,水激饃

小時候啊,就盼著哪個親戚或是鄰居結婚,那樣就能跟著家裡的大人去混一頓好吃的了。我們那邊的習俗是大搬親,新娘接回來,行過禮,老少爺們院裡坐,先上涼菜,再上熱菜,雞魚肘子是硬菜,後面跟上甜飯,捲心,紅燒肉,上饃,最後來個滾蛋湯一喝拍屁股就滾蛋了。今天咱們說的就是甜飯裡的壓軸菜,琉璃饃,也叫水激饃。

來到商丘繞不過去的這道菜——琉璃饃,水激饃

琉璃饃原名水激饃,密汁饃,拔絲饃,也有更形象的叫焦炸琉璃饃。發源於商丘古城歸德府,創於何朝何代已不可考。相傳明代閣老沈鯉(商丘縣人)每次招待賓客,必上家傳的水激饃上桌。現在農村娶媳婦招待客人把這道菜作為八大件之一,頗受大家歡迎,如果在婚宴上看不到這道菜那對整個宴席的評價都會低了不少。

來到商丘繞不過去的這道菜——琉璃饃,水激饃

今年老表結婚的時候,我也回去了,在喜宴上也嚐到了魂牽夢繞的琉璃饃,還是那個滋味,那麼的甜,那麼的焦,那麼的燙嘴。這道菜上桌的時候,看著沒有一點熱氣,看著顏色金黃,香味撲鼻,如果你心急了就吃,那可能你會受不了燙吐出來,嚴重的會把舌頭燙壞,有經驗的人看到這個菜快上的時候就會晾上一杯水,等菜上了夾一快放水裡涮一下再放嘴裡,好吃又不燙。

現在這道菜做的是越來越少了,不是手藝失傳,也不是成本過高,做起來也簡單,就是現在人一般都不怎麼自己做饅頭了,為了省事都是買饅頭吃,現吃現買,都沒有剩饃了,也沒有放乾的時候了,就很少有人做了。

來到商丘繞不過去的這道菜——琉璃饃,水激饃


水激饃的主要原料是硬麵饅頭(最好是放幾天放乾的手工饅頭),製作方法是將饅頭切成寸許長、指頭般粗細的饃錠兒,幹後放入40度左右的熱水中浸透,再放入滾油中炸成金黃色,撈出後疾速放入提前備好的稀糖汁中,經二三秒鐘後撈出,成品色澤鮮豔,外焦裡濃,香甜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