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張愛玲的作品:文壇上最美的收穫——《金鎖記》

一、作家介紹——張愛玲的傳奇家世

張愛玲,現代文學史上重要作家,生於上海,原籍河北豐潤。1921年生於上海,1995年離去於美國洛杉嘰,當時身邊沒有一個人,恰逢中國的團圓節日---

“中秋節”

祖父張佩綸雖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的女婿,但到她的父親這一輩,家道已經中落。

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是一個典型的遺少型人物。母親黃逸梵是西洋化的女性,幾度跨洲越洋去留學,是一個頗具藝術天分和修養的音樂家和畫家。二人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之後離異。

這樣的身世使張愛玲過早地積累了對人對事的否定性情緒,習慣於以審慎懷疑的態度注視著周圍的世界。

如何學習張愛玲的作品:文壇上最美的收穫——《金鎖記》

1943年她的小說處女作《沉香屑:第一爐香》發表。代表作有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等(結集為《傳奇》1944年出版),散文集《流言》,長篇小說《十八春》等。

1943、1944年張愛玲成了上海淪陷區最走紅的作家,小說集《傳奇》1944年出版後,四天就銷售一空。

現代女作家有以機智聰慧見長者,有以抒發情感著稱者,但是能將才與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進入有保持超脫的,張愛玲之外再無第二人。

張愛玲既寫純文藝作品,也寫言情小說,《金鎖記》《秧歌》等令行家擊節稱賞,《十八春》則能讓讀者大眾如醉如痴,這樣身跨兩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時無二;她受的是西洋學堂的教育,但她卻鍾情於中國小說藝術,在創作中自覺師承《紅樓夢》、《金瓶梅》的傳統,新文學作家中,走這條路子的人少而又少。

二、張愛玲主要作品年表及小說創作的總體評價

(一)主要作品年表:

1.《沉香屑·第一爐香》,1943年5月,收入《傳奇》

2.《沉香屑·第二爐香》,1943年6月,收入《傳奇》

3.《茉莉香片》,1943年7月,收入《傳奇》

4.《心經》,1943年8月,收入《傳奇》

5.《傾城之戀》,1943年9—10月,收入《傳奇》

6.《琉璃瓦》,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7.《金鎖記》,1943年11—12月,收入《傳奇》

8.《封鎖》,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9.《連環套》,1944年1—6月,收入《張看》

10.《紅玫瑰與白玫瑰》,1944年5月,收入《傳奇》

(二)張愛玲小說創作的總體評價:

1.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文字在她的筆下,真正是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裡去。

喜歡張愛玲的人會覺得閱讀過程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以莫大的快感。如小說《十八春》(又名《半生緣》)。

如何學習張愛玲的作品:文壇上最美的收穫——《金鎖記》

(電影《半生緣》劇照——曼楨、世鈞在冬雪飄飛時)

張愛玲的作品文字中常常充滿了虛無的末日情緒,實際上和許多作家的悲劇意識具有相近之處。在一定程度上,虛無的悲劇意識,是文學的永恆母題。但是,對於悲劇的超越、抗拒方式是不同的。

引入比較:同樣有虛無感覺的作家

魯迅也存在著巨大的虛無感。魯迅把自己看作是一個“過客”,在朝著墳墓走去。反抗這種異化的唯一方式是自由意志,在頑強對抗中顯示出自己的意義。作品:《鑄劍》《野草》。

周作人的也認識到人生的虛無。但是,周作人是自由境界。他以一種寧靜的態度面對虛無。最好是坐敞棚車,慢慢地走,一路上可以看風景,聽人家的議論。 作品:《月夜》《自己的園地》。

張愛玲對抗虛無與其他作家的不同:

魯迅與周作人都是選擇精神力量來超越虛無的悲劇。一個是尼采生命力量;一個是類似莊禪境界。

張愛玲是怎樣對抗虛無悲劇呢?她以世俗慾望的追求,來抗拒虛無。世俗慾望,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慾望,主要是以愛慾為核心,同時,牽連到物質慾望。

解讀:

她感到一切都是虛無的,沒有意義的,所以,就要抓住世俗人生需要,爭取世俗人生的最大滿足。張愛玲說:“現在還是清如水,明如鏡的秋天,我應當是快樂的。”這裡的“快樂”,就是世俗慾望。就是物質慾望和身體慾望。

張愛玲牢牢地抓住世俗人生的繩索,來消解人生虛無的壓力。很有及時行樂的味道。就象她的那句話:“呵,出名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2.張愛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又是如此精緻。讀她的作品你會發現她對人生的樂趣的觀照真是絕妙!

任何悲劇體驗,都要涉及到對悲劇的超越。就是說,人意識到自身悲劇的時候,必然同時伴隨著對悲劇的抗拒、超越,以減少悲劇的壓力,緩和酷烈的命運。如《傳奇》、《傾城之戀》。

3.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

  • (1)善於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
  • (2)她是名門之後,貴府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 (3)她悲天憫人,時時洞見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

(三)張愛玲的作品總體創作風格

  1. 情調悲涼,大多是關於文明與人性的哀歌。
  2. “古典小說的根底”和“市井小說的色彩”融為一體。
  3. 張愛玲的作品還具有既傳統又現代的特點。
  4. 語言介乎新舊雅俗之間。

三、作品《金鎖記》賞析

(一)作品主要內容:

如何學習張愛玲的作品:文壇上最美的收穫——《金鎖記》

(影視劇《金鎖記》劇照——七巧帶著忐忑嫁入姜家)

作品為長篇小說,是講述一個人性變態和人性異化的故事。

姜家二爺由於患骨癆,娶了門不當戶不對的鄉下麻油店老闆的女兒曹七巧。七巧為了金錢,失去了人倫之樂,熬了半輩子,“夫死公亡”,分得一大筆財產。為了守住這金錢,她拒絕了所愛的小叔子季澤的暗示,在性壓抑、性苦悶中煎熬,導致心理扭曲和變態,扼殺了兒子和女兒原本可以美滿的婚姻和愛情。她要親生的兒女用幸福來為她自己不幸福的人生殉葬。那種病態的復仇,狠毒得令人不寒而慄。

如何學習張愛玲的作品:文壇上最美的收穫——《金鎖記》

(話劇《金鎖記》劇照——七巧想盡一切辦法牢牢控制住女兒長安)

(二)人性心靈變遷歷程:

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

  1. 嫁入姜家與殘疾丈夫相伴,內心備受煎熬。
  2. 自以為是地愛上了丈夫的弟弟——三少爺姜季澤。
  3. 十年後,丈夫和婆婆都去世了,七巧分得一大筆財產,但也心理扭曲、心理變態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4. 將兒子與女兒作為自己復仇的對象瘋狂進行報復,剝奪了子女的幸福。
如何學習張愛玲的作品:文壇上最美的收穫——《金鎖記》

(話劇《金鎖記》劇照——七巧的歇斯底里隨時都會發作)

(三)悲劇意味與結構特徵

1.被傅雷稱為“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的《金鎖記》的悲劇意味。

2.結構特點:“完不了”。

(1)完不了”的悲涼

“完不了”和“反高潮”是張愛玲小說結構的二大特徵,《金鎖記》便是“完不了”的結構典範。

(2)悲劇命運的延續

張愛玲在作品的敘事中已經悄悄地在邏輯的因果鏈上搭上了七巧女兒長安的內容,七巧已經將自己生命中的不幸轉移到女兒的身上,同時也培養起了長安陰鷙、乖戾的性格,長安繼承了七巧的性格與不幸,使這個三十年前的故事“完不了”,也使小說產生了更為深沉厚重的內涵和悲劇意味。

(3)另類的親子關係和絕無僅有的母親形象

與傳統文學中頌揚偉大的母愛不同,張愛玲的筆下,親子關係被還原為普通的人與人的關係,從而對母性作出了極個性化的審視。七巧的悲劇是無可奈何的,她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悲劇的根源在她的本性中,她擺脫不了。她就是這樣“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的。

(四)月亮的意象貫穿全篇:

如何學習張愛玲的作品:文壇上最美的收穫——《金鎖記》

1.月亮的意象在小說的開頭、結尾多次出現:

有始有終,成為貫穿全篇的主題意象。強調了悲劇的深刻性和一貫性、徹底性。張愛玲在《金鎖記》中營構的最鮮明的意象就是月亮,作品中張愛玲不斷提到“月亮”,月亮不僅是蒼涼、寂寞的象徵,而且是貫穿作品始終的一個意象。

2.《金鎖記》的開頭:

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應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溼暈,像朵雲軒信箋紙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後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帶點淒涼。

3.張愛玲對《金鎖記》的結尾處理獨具匠心: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有完——完不了。”

4.作品裡不同人物眼裡的月亮:

  • 如開場時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點,低一點,大一點,象赤金的臉盆,沉下去……”,這預示著一個沒落的時代沒落的家族;
  • “影影綽綽烏雲裡有個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是七巧眼中的月亮;
  • “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輪滿月,萬里無雲,象是黑漆的天上的一個白太陽”,是兒媳芝壽眼裡的月亮……

5.月亮意象的微妙作用:

  • 小說情節的關鍵時刻、人物命運的重要關頭,月亮的意象都會出現,甚至與人物同喜同悲是作者的刻意營造。
  • 對於意象的選擇往往以表現人物心理為依託, 也暗示了作品中的敘述視角, 充滿了象徵意味。
  • 月亮的意象在小說的結尾重又出現,強調了悲劇的深刻性和一貫性、徹底性。

—— 全篇九處寫到月亮,有些蜻蜓點水般一筆帶過,有些則濃墨重彩,精雕細琢,《金鎖記》把月亮這一意象的微妙作用發揚到了極致。

(五)時空的延伸:

作品寫到七巧愛情幻滅時:“酸梅湯沿著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遲遲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一更……一年,一百年。”

這裡的時間從一點擴展到一百年,強調了悲劇的延續與永恆。小說一切深刻的內涵都包蘊在貫穿意象月亮之中,整個人生是一出冗長而龐大的悲劇,千秋萬代將不斷上演。張愛玲的世界誕生在半個多世紀前,可是百年千年後,推開我們最新文明的窗子,張愛玲的月亮仍將照耀著大地……

(六)小結

總之,《金鎖記》借鑑現代中國的通俗文學作品,以及具有通俗意味的新文學作品的同時,融入了外來小說技巧和現代派的手法,其小說中的主題、意象和象徵,都是古典小說或通俗文學無法比擬的。文學評論家傅雷在評論中說:“《金鎖記》是我們這個時代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

我個人認為張愛玲作品很大氣,但是又不空乏,她作為一個女性作家,把自己對時代、社會、人性大的思考熔鑄在細微的世俗情感之中。很哲理,又非常感性。

總之,張愛玲是用一種開闊的人生悲劇感,籠罩大都市的男歡女愛。這兩方面組合在一起,這是張愛玲小說的張力所在。

張愛玲小說的世俗魅力,以及高雅意蘊都在這裡體現出來。一方面是世俗慾望,可以引起都市社會的廣泛共鳴,另一方面是開闊人生的悲劇感,可以引發知識分子的人生思考。

-END-

我是“十里荷塘秋水長”,用文字記錄和分享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