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契约是怎样的

“契”本义是刻画,“约”本义是缠绕,反映了古人“刻木记事”和“结绳记事”的遗风。


古代的契约是怎样的

侵图删


为了证明以及帮助人们记忆协议的成立,就用一块刻有印痕的竹木片或一个绳结作为信物,提醒一方履行义务,这就是古代的“契约”。后来,是由双方在一片竹木片的侧面刻上记号,再将竹木片一剖为二,双方各持一片有相同刻痕记号的竹木片,当两片竹木片合对无误时,一方就应该履行义务。

刻有记号的竹木片就是“契券”,刻痕朝向当事人一剖为二后左边的一片是“左券”,右边一片是“右券”。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当事人双方哪一方持哪一片习俗不同。“左券”和“右券”合对,则称作“合券”。

秦汉时期,竹木契券已不仅仅是刻着记号的信物,人们开始在其上书写协议的内容,用文字记载双方的权利义务,称为“书契”、“券书”、“书券”,不过,将其称为“契约”的习惯一直流传到了近现代。


想知道更多的古代小知识,想了解更多的好书,想跟我一起思考生活,就关注我的头条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