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之前發了箇中國曆代疆域面積的微頭條,因為也是分享的別人的數據和圖片,所以當時並沒有深究。

收到不少朋友評論,對其中一些朝代的面積有疑問,甚至對於哪些民族算中國都有不同看法。

索性深入學習了一下這方面的內容,發現其實疆域這件事,還真的不是每個朝代一個簡單的面積數值就能代表全部了的,箇中的說道和知識都還是挺多的。

中國疆域自遠古以來不斷演進變化,從《尚書·禹貢》九州開始直到唐朝極盛時疆域:被認為是中國疆域原型。

至元朝時不僅統一中國,西藏地方從此正式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明朝末年鄭成功驅逐殖民者正式將臺灣納入中國版圖,清朝時將唐末後長期處於中原政權統治範圍之外的新疆重新納入版圖。

中華民國時期為秋海棠地圖,1946年外蒙古公投決定獨立,自此中國疆域從秋海棠變成“雄雞”至今。

把學到的分享一下,從秦朝統一中國直到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代疆域變化一覽如下:

秦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王朝。秦驅逐匈奴,征服百越,將河套地區和嶺南,閩越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西漢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擊破楚王項羽,即帝位,再建統一王朝──漢。

漢武帝時驅逐匈奴,將河西走廊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漢設西域都護府,統轄天山以南蔥嶺以東的西域諸國,將新疆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東蒙古高原為東胡後裔烏桓、鮮卑分佈地。大漠南北為匈奴地。青藏高原為諸羌地。雲南西南部則為哀牢夷地。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東漢

光武帝劉秀於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先後削平王莽以來割據政權,恢復統一。延光二年 (公元123年),東漢改西域都護府為西域長史府。由於北邊匈奴族內部分裂,鮮卑乘機拓展疆土,西擊烏孫,東卻扶余,盡據匈奴故地。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三國

公元220年曹丕稱魏帝,221年劉備稱漢帝,222年孫權建年號,成三國鼎立之勢。魏仍以西域長史府領護除烏孫之外的西域諸國。曹魏東北境外為高句麗、挹婁、扶余等,北接羌胡。大漠南北為鮮卑。青藏高原為諸羌地。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西晉

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形勢。西域和境外方面,西晉仍設西域長史府領護除烏孫之外的西域諸國。東北境外為高句麗、挹婁、扶余等,北接羌胡。大漠南北為鮮卑。青藏高原為諸羌地。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東晉十六國

自西晉末到劉宋初,各族在中原和巴蜀先後建立了多達16個割據政權。公元317年司馬睿即晉王位於建康,以建康在洛陽之東,史稱東晉。東晉的版圖只限於淮水以南、漢水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長江以南。

前秦的東北是高句麗、挹婁等國,境外為高車、匈奴等族。西域校尉屬國的西北是烏孫國。青藏高原有吐谷渾及寶髻、孫波、女國等羌族聚居。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南北朝

南北朝(宋魏) 公元420年,劉裕自立為帝,是為南朝。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完成北方統一,與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其時,魏之東北為契丹、室韋、勿吉等。漠北為柔然、高車、契骨。西域為烏孫、悅般、于闐等。青藏高原則為吐谷渾、党項、女國、象雄等。

南北朝(陳齊周) 公元557年,陳霸先廢蕭方智自立,建立陳朝。550年,東魏高洋廢其主自立,建號齊。557年,宇文氏廢西魏帝自立,建號周。 其時,突厥已臣服西域諸國和塞外諸部,控制了南北五六千里、東西萬餘里的大片土地。青藏高原則為吐谷渾、寶髻、女國、象雄等。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公元581年楊堅篡周,建立隋朝;589年滅陳後,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隋朝正式將海南島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583年後突厥分為東西二部,分據隋朝北部及西北部。隋朝境外遼東為高麗國地,高麗東北至海為靺鞨諸部。靺鞨之西為室韋諸部。室韋之南至隋邊塞為契丹、霫、奚等部。昆明、濮部等則位於隋之西南。青藏高原西部為女國,中部為寶髻、孫波等,東部則為附國等。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唐高祖公元618年即帝位,漸次削平隋末以來割據群雄,至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 完成統一。至唐總章元年(公元668年) 滅高麗後,唐版圖臻於極盛,首次將漠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吐蕃興起於七世紀初,據青藏高原一帶,連年與唐爭衡。 唐之西南為濮子、金齒等部。東北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為靺鞨、室韋諸部。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五代十國


唐亡於公元907年,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統治黃河流域一帶。

淮水以南至廣東的地區,先後為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荊南、楚、南漢所分據,北漢則割據太原;合計而成所謂的「十國」。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北宋

公元960年,趙匡胤取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至982年才完成統一。傳至1127年金兵破京師,徽欽二宗被擄北去,是為北宋。自十世紀後期至十二世紀初為遼、北宋南北對峙時期。

除遼、宋、夏三國之外,其時雲南為大理國,青藏為吐蕃諸部及黃頭回紇,西域為西州回鶻及黑汗王朝。遼之北則為斡朗改和轄戛斯。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南宋

1127年金侵宋軍北撤後,康王趙構即帝位於南京,是為高宗,南宋開始。自十二世紀初至十三世紀初為金與南宋南北對峙時期。 西夏、大理、吐蕃諸部,疆界與北宋時相若。

金兵滅遼後,遼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行,仍以遼為國號,史稱西遼。其時,蒙古高原為克烈、萌古斯等突厥、韃靼部族所有。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1279年,元世祖攻滅南宋一統中國,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的記載,漢地、漠南、漠北、東北(包括外東北和庫頁島)、新疆東部(元初據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蔥嶺)、青藏高原、澎湖群島、濟州島及南海諸島皆在元朝統治範圍內。

自滅南宋後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安南、爪哇等國有所衝突,然而疆域大體趨於穩定。1310年元武宗時期,元朝與察合臺汗國瓜分窩闊臺汗國,元朝取得窩闊臺汗國的漠西領土,國土面積達1372萬平方公里。

元朝首次將青藏高原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同年攻佔大都(即北京),元順帝北逃, 之後朱元璋又相繼消滅四川的明升和雲南的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遼東的納哈出。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天下至此初定。北元在明太祖北伐之下逐漸衰落。

北元最終於(1388年)在明太祖第六次北伐的打擊之下,被阿里不哥後裔覆滅。

至永樂時期武功昌盛,天下大治,收復安南設交趾布政司,朱棣又親自率兵五徵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後的韃靼與瓦剌。冊封瓦剌三王,使與韃靼對立,見瓦剌中興之勢,又助韃靼討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獨大。同時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顏、泰寧和福餘三個衛所自治權。

安撫東北女真各部,於永樂九年(1411年)設奴兒干都司,擴大明朝東疆。1413年視察庫頁島,宣示明朝對此地的主權。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北達西伯利亞一帶,後撤至明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國號後金,起兵抗擊明朝。1636年皇太極稱帝且改國號“後金”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同年降服漠南蒙古。

1637年,降服李氏朝鮮。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殺殉國。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指揮八旗兵,以吳三桂為前導,兼程入關,擊敗大順軍,進佔北京。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1662年康熙帝即位,在位期間,平定了三藩之亂。平定了回疆、準噶爾等貴族的叛亂。清朝攻克臺灣,於1684年設立臺灣府。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立中國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主權。

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清朝疆域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16萬平方公里,至晚清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中華民國

按照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並未列明何為固有之疆域,中華民國在1946年承認外蒙古獨立,但在1953年重新將蒙古地方作為中華民國領土。

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積為1141萬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二大國(僅次於俄羅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則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三大國。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位於亞洲的東部和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佈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臺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海洋國土:渤海全域和黃海、東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共約470萬平方千米。


從秦朝統一中國至今,中國曆代疆域變化一覽——看世間,滄海桑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