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壓太平天國後,清朝為什麼沒有陷入東漢末年的那種亂局?

旅行到宇宙邊緣abc


其實從對比清朝時期的太平天國和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就能夠發現,鎮壓太平天國後清朝沒有陷入東漢末年的那種亂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清朝比漢朝強化了“中央集權”

對比清朝和漢朝的官僚體制會發現,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時期的王公貴族和地方割據勢力非常突出,而對於此時朝廷的統治來說,卻是被削弱的。而太平天國的出現,卻在清朝強化“中央集權”的“鼎盛”時期,朝廷對地方勢力有較大的掌控力。


二、太平天國集團內部的“分崩離析”

雖然太平天國經歷了十四年,達到了舊式農民起義的最高峰,而且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波及全中國的農民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農民起義。但是在太平天國集團的內部管理,是非常混亂的,據史料記載,太平天國在定都天京後,初期的封王,一開始就埋下了禍根,東王佔有絕對的軍政大權,導致野心的擴大,想取代天王。太平天國領導核心的分裂,也使得起義軍“民心渙散”、“大失所望”。也讓朝廷統領下的地方勢力有可乘之機。


三、外國列強對清朝“正統”的扶持

在東漢末年,地方勢力大於朝廷集權的情況下,亂局很容易形成,朝廷統轄的疆域也很容易分崩離析。而在清朝晚期,太平天國的“理念”觸痛了列強的“利益”,而由於列強與清政府的合作,並對清朝“正統”的扶持和對太平天國起義軍的絞殺,在一定程度上也剿滅了可能形成“割據”的地方勢力。


所以,綜合前面的分析,因為多方面勢力因素,使得清朝和列強聯合鎮壓太平天國後,沒有陷入東漢末年的諸侯崛起的亂局。


草竹道人


不請再來,問得有點意思。二者的確相似,太平天國時清廷下令各省自籌糧餉,不用去京城報賬,跟東漢末年的州牧制度頗為相似,各省逐漸具備了各自為政的資本。但世道終究還是沒有亂起來,清廷依舊牢牢地把控著地方官員的任免權,甚至出現了洋務運動和短暫的“同治中興”,又苟延殘喘了近四十年。

各中原因,在於形勢不同,人物不同,時代也不同。


勢:滿清氣數未盡,東漢積重難返

是用傳檄遠近,鹹使聞知。倘有血性男子,號召義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為心腹,酌給口糧。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橫行中原,赫然奮怒以衛吾道者,本部堂禮之幕府,待以賓師。--《討粵匪檄》

太平天國的失敗既有對手太強的因素,也有內訌不止的作死,更多則是不得民心的表現,曾國藩的一紙檄文擊穿了太平天國的政權合法性,核心就在於孔孟之道的維護,而他們則寧可守著邪教裝神弄鬼,也不願意舉起民族的大旗。

所以,他們面對的是一群同仇敵愾的對手,教科書告訴我們,太平天國亡於“中外反動勢力的共同絞殺”,劊子手除了湘軍,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和戈登的洋槍隊。

滿清也並非一觸即潰,兩百年的奴化教育令他們的統治根深蒂固,當時尚有曾、左、李等當世英才將為朝廷效力作為人生的追求,二十年後尚且能夠在鎮南關擊敗法軍。這些都是氣數未盡的表現,而非明朝末年的外強中乾。

漢末則不然,黃巾起義雖然勢大,充其量不過攪屎棍而已。朝廷放權於州牧才是昏招,太守、州牧們紛紛擁兵自重,他們各懷心思,帝國危機由民變換成了割據。

此時尚有挽回的餘地,只要中央給力並慢慢“削藩”,局勢尚有可為,但漢靈帝昏庸無能且死的突然,導致主少國疑,加之董卓進京這麼一鬧,天子的“勢”蕩然無存,中央幾乎喪失了對地方的控制力,“十八路諸侯”的討伐(史冊上是六路)也給了他們趁機作亂的資格和軍隊的合法化,這才導致了最後的不可收拾。

人:不想也不能造反

曾、李、左三人都是當世人傑,但他們對造反都不感興趣,作為傳統的儒家知識分子,封侯拜相對他們的誘惑甚至大於割據一方或九五之尊。

在鎮壓了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第一時間就開始了對湘軍的裁撤,處處低調,甚至不惜參和“天津教案”來自汙,空出的廟堂留給了弟子李鴻章。隨後左李鴻二人開始內鬥,但也只是黨爭,從無非分之想。

而事實上,曾國藩想造反並不一定能成功,由於左宗棠跟他一直不對付,朝廷索性提拔左氏,在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時,左宗棠已經成為閩浙總督,很明顯清廷對曾國藩不放心,也做了兩手準備。

湘軍內部在攻佔南京之後也出現了分裂,以曾國荃為代表的勢力希望主帥黃袍加身,也有很多人等著升官發財。

至於李鴻章,淮軍的組建也是來自於朝廷的支持,他是曾國藩的弟子,卻非門徒,二人乃同僚關係而非上下級。

▲真實的洋槍隊

而洋槍隊的參與意味著外國勢力干涉了中國內政,誰能保障他們的利益,他們並不介意承認誰是中國的主人,所以後來悍然撕下了“中立”的面紗,全方位的協助清軍“剿匪”。這也意味著,他們放棄了跟太平天國合作的幻想,繼續將腐朽軟弱的滿清繼續扶持為利益代言人。

想必曾國藩一旦造反,很多人都不介意用他的首級換取更大的頂戴花翎。

最重要的是,曾國藩舉兵用的是孔孟“忠君愛國”的號召力,如果在造反豈非打自己臉嗎?

而漢末則截然相反。除了袁術之外,馬騰、曹操、袁紹、孫氏和劉備等人打的都是匡扶漢室的旗號,卻又相互掐的不亦樂乎。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

誰忠誰奸並不好說,或許都是野心家才對,但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當曹操行刺董卓或者攻佔洛陽之後孤軍追擊的時候,你能說他“奸”嗎?至於後來,既有被手下利益集團綁架的現實因素,也有逐漸滋長的野心。

時:東漢膨脹的豪強勢力

靠豪強起家的東漢王朝在維護豪強利益方面可謂不遺餘力,兩百年後,他們通過政府的人才舉薦制度和地方莊園彙集了不可想象的實力。而東漢王朝被宦官、外戚和小皇帝輪流折騰了百餘年後,豪強們對朝廷失去了敬畏之心。

所以在他們擁有兵權之後,亂世也是必然的。

而滿清則不然,湘軍、淮軍和楚軍都只是以同鄉為骨架組件的軍事集團,並非豪強勢力中盤根錯節的血緣、主僕或門生的關係,忠誠度不可同日而語。


太平天國雖然沒有推翻滿清王朝的統治,卻撬動了王朝的根基,漢族官僚集團迅速崛起,而戰時的各省財務獨立制度也沒有取消。

這也埋下了割據的根源,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已經全面失控,而慈禧的去世則令他們不再投鼠忌器,一個個亂世英雄橫空出世,割據一方,而此時與漢末才是真正的神似。


涼州七里


清代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之後,並沒有陷入東漢末年時期的軍閥割據形態,這裡面涉及到經濟體制、政治體制、人文等等方方面面的。

一、經濟和人文環境的不同

西漢時期雖然“獨尊儒學”,可事實上,由於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制約,東漢末年民間書籍依舊是使用竹簡為主。同時當時的儒學還是以先秦儒學為主體,因此“忠君思想”還處於較為朦朧的狀態,世家豪族和儒學世家壟斷了文化,使得當時的思想多是忠於宗主、家主、家族的概念之中。

東漢末年時期,大莊園式的生產經營模式、以及東漢政治體制因素,使得世家豪族本身不僅僅擁有孤島式的經濟體系,還擁有了大量附屬的人才、人口,甚至是擁有體制允許的私兵的存在。

這些人口、私兵只忠於家主,而不知皇帝。

清代時期,人文已經出現的不一樣的轉變

儒學在宋代時期,出現了一次轉變,“忠君”的封建理學派和實用性的心學派在南宋、元、明時期,不斷碰撞、融合。

當清入關之後,乾隆及之前的清代皇帝,施行了一種類似軍政府的模式控制中土,類似於明初明太祖朱元璋運用的封建理學與律法相互結合的模式。

直至清嘉慶皇帝誅殺和珅之後,為了清除“和珅餘黨”,不得不啟用了大量的漢臣,此時的漢臣多是以“實用性的心學派”為主(此時的心學已經轉變為“致世經學”),如林則徐、魏源、蔣攸銛(漢八旗)為主。

這些御史們,很快就在京城組建了非正式的詩社,這要是放在順、康、雍、乾時代時是不可能出現的。很快這些詩社逐漸擴大到了旗人之中,隨後又有更多的漢臣加入其中。最終以曾國藩、張之洞等人及其門徒的興起,成為了鼎峰。

此時的儒學,已經不再是漢唐時期“王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理念了。明代朱元璋通過律法與封建禮儀相結合的模式之下,儒學已經轉變為“道學”的載體。通俗而言,漢唐宋(北宋)時期的儒學子弟,還在追求士大夫的共享天下的本體和理念;而明清時期的儒學子弟,則是“忠於”君主理念、同時擔負傳承的載體。

人口的分佈不同

東漢時期的大莊園經營模式,使得大量的人才被“束縛”在莊園、烏堡之內。同時世家豪族也同樣掌握了大量忠誠的人口。

因此在正史《後漢書》、《三國志》中都顯示了,董卓還未禍亂京城之前的漢靈帝及何進時期,東漢中樞及地方政權還擁有一定的控制權,來平息張角兄弟的黃巾軍起義。

可當董卓禍亂京城之後,東漢中樞第一次喪失了權威。地方的官府立刻就與掌握了經濟和人口的豪強相互勾連,形成了反董卓聯盟,之後東漢立刻陷入了地方混戰的狀態。

晚晴時期,土地雖然在不斷集中於豪強、官府之手,可人口並沒有像東漢“農奴”的形態集中在豪強和地方官府之內。

清代雍正時期,施行了“攤丁入畝”的賦稅之後,人口激增,同時清代地方官府又施行的是私人遷徙、形成集市後再通過鄉紳收取賦稅的模式。

在乾隆中後期,人口激增中,大量的原始森林、未開發的區域,湧入了大量的遷徙人口,可“農奴”式的農耕模式,已經在宋朝時期就被消除了。

“攤丁入畝”的賦稅模式,使鄉紳、豪強們不願意掌控更多的人口,因此“佃農”式的農耕模式是清代的特徵【明代還可能有農奴的存在,清代的鄉紳就不願意承受人口的壓力】。

再則,晚晴時期,大航海時代中土依舊是參與其中的,手工業、商業也逐漸與農業,成為了清代的賦稅來源,相對擁有自由度的“佃農”、“手工藝人”、“小商人”形成的集市、城鎮,這些底層階級是不需要過多於忠誠於宗族關係。

總述:

因此在儒學人文的轉變和人口分佈不同之下,清代太平天國起義之時,雖有各種民團組織出現,卻無法形成較大規模的割據力量。畢竟此時的清皇室依舊存在,其權威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損傷。

就如東漢時期,直至董卓禍亂京城,及西涼軍內亂、皇室流離民間時,地方政權才會形成割據局面一樣。

清代的割據局面是歷經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成為太平天國出現的導火索;第二次鴉片戰爭,成就了地方漢臣掌權;中法戰爭,“不敗而敗的局面”使得年輕文人出現質疑皇室;甲午戰爭,輸給熟悉的日本、以及龐大的賠款,使得百姓和文人不再信任官府,尤其是南方諸省;八國聯軍,特別是義和團的前後,導致了清廷喪失了最後北方的民意。

自清入關以來,中土的南方本身就一直存在著反清勢力。清早中期還能壓制,可到了乾隆之後,腐朽的八旗制度和滿高於漢的規則,已經讓漢人、尤其是漢文人中不斷集聚不滿。

太平天國起義摧毀了清廷在南方的控制手段(八旗),清廷不得不允許漢臣成為地方掌權者。此時的漢臣們,還在思考如何維持清廷安穩、維持封建禮儀運行。直至連續的戰敗、賠款、割地之後,原先封建禮儀逐漸崩塌,一種“以下克上”的形態就替代了之前安穩的封建禮儀【如袁世凱、孫文】。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史之為用


中國自隋唐到元明末期便有一個規律,只要是將京杭大運河給切斷了,那麼中原的王朝必定統治不成了。這個情況在元朝時非常的明顯,當時朱元璋已經將中國當時最富饒的東南地區給佔領了,切斷了京杭大運河,使元朝統治者的稅收徵不上來,以及南方的物資運上不去,導致財政的崩潰,最終使得元朝滅亡了。但是很奇怪的是,在清末的時候,這個情況跟元朝末期如出一轍,太平天國運動將當時中國經濟發達的東南地區給破壞了,導致了清政府的稅收也收不上來,南方的統治差不多是無政府狀態,但是就是這種原因,清政府依然還活了40多年,這是不是很奇怪?那為什麼清政府經過太平天國的戰亂之後,沒有像其他朝代那樣就滅亡了?



我想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清政府放權給漢族能臣,正是這些人當起了清朝的紙糊匠,將清朝的命運又往後面拖了40年。第二個原因,當時外國殖民者的選擇,外國殖民者選擇幫助清朝來攻打當時的太平天國運動。第三個原因便是關於糧食方面的,明朝後期,從南美洲傳來了一些比較耐旱的植物,比如馬鈴薯,玉米,這些耐旱的植物在北方地區廣泛種植,保證了北方的糧食充裕,尤其是在東北地區也有這樣的植物,在東北也能種活,從而大大的緩解了對南方的資源糧食的依賴,我便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一下。

第一個原因,清政府的放權,促進了一大批的很有能力的臣子湧現出來,為清王朝做最後的紙糊匠。

清王朝經過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經歷了長達十幾年的戰亂,將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最發達的經濟地區給破壞了,使得當時清政府對太平天國運動束手無策,再加上外國殖民侵略者的入侵,清政府已經是沒有能力去鎮壓太平天國,所以他就將權力分給一些漢族有能力的臣子,比如曾國藩和以後的李鴻章。



  • 曾國藩可以稱得上是將清王朝從危王中給拉回來的那個人,當時的南方的情況是非常的緊急,眼瞅著太平天國快要打到了直隸山東地區,這時候清政府傻眼了,當時的慈禧太后看到這種形式也是手無所措,她聽從一些大臣的建議,提拔一些特別有能力的漢臣,正是有了這個契機,曾國藩就登上了歷史舞臺。
  • 那曾國藩都做了哪些?曾國藩一開始跟太平天國進行交戰的時候,可謂是節節大敗,他打不過太平天國,曾國藩這個人性情又剛直,他曾經羞憤的想要跳江自殺,好在被手底下的將領給攔住了,曾國藩痛定思痛,分析太平天國軍隊的運動的情況,最後找到了一個非常算是愚笨的方法。但是這個方法確實非常的有效,他和太平天國進行戰鬥的一個重要方法,便是廣積糧,高築牆,挖壕溝,和太平天國進行死磕,太平天國打著領地,丟著領地。曾國藩在後面追著,圍堵著。最終攻破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就這樣消亡了。




  • 另一個人便是李鴻章,雖然有很多人將李鴻章罵為賣國賊,但是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內優外患。正如李鴻章所說,我是大清的糊紙匠,當時的大清帝國已經爛透了,已經腐朽到骨子裡面了。李鴻章的任務便是,盡力的不讓這艘巨大的破輪船沉沒罷了。每一次中國和列強打敗實戰失敗之後,都是他去處理這些事情。比如中國和日本的甲午戰爭,中國甲午戰爭失敗。當時的李鴻章去談判的時候,已經80多歲了,一個老人去乞求當時的日本伊藤博文,說是要要少一點賠款,少割一點領土。他是一種以乞求別人的態度,日本也沒有答應,還是因為其中的一個小插曲。日本有一個愣青,向李鴻章開了一槍,這一槍正好打到了李鴻章的臉上,最終李鴻章就憑藉臉上這一個槍子,從而爭取到減少了幾千萬的白銀賠款。那個時代的人是不容易的,正是因為這些人,才儘可能的使清王朝往下走,不至於使他滅亡。

第二個原因,外國勢力的幫助

大家在高中歷史課中肯定會記得那個故事,英國洋槍隊和太平天國進行交戰,太平天國打死洋槍隊首領的故事,大家是不是很好奇?當時為什麼英國的洋槍隊要幫助清王朝去對抗太平天國呢?

其實這裡面是有英國人的利益關係的,如果沒有利益的考量,那英國為什麼要幫助清政府呢?




  • 我再給大家說一個小故事,在太平天國進行運動的時候,當時的北美洲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美國的南北戰爭,大家是不是覺得美國的南北戰爭應該是屬於很現代的?但是美國的南北戰爭和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這是同一時代的事情。
  • 當時美國南北戰爭分了兩派,北方的聯邦自由派,和南方各州的農隸派,南方各州和北方各州進行戰爭,當時的英國是支持的是南方農隸派。最終美國南北戰爭以北方各州自由派勝利而告終,英國在南北戰爭期間損失了很大的利益,和美國的關係鬧到了最僵。
  • 咱們再把話題返回到中國,當時的中國跟美國的情況很像,也是南方的反叛勢力進行對抗官方政府。所以英國人在美國南北戰爭的經歷,使得英國人更加考量了一下,英國人當時認為清政府還是具有完整的行政體系,對於全國的控制,還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如果英國人支持太平天國運動的話,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混亂,所以在這一次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國的戰爭中,英國等殖民者列強是站在了清政府的一邊,幫助清政府來打擊太平天國運動。



第三個原因,明朝後期南美洲的一些抗旱植物傳入中國,如馬鈴薯,玉米在北方廣泛種植,尤其是東北地區,也能種植這些作物,這就使得清王朝具有強大的物資供應。

當時中原地區普遍有一個規律,如果京杭大運河被切斷了,東南經濟發達地區被破壞,政府一旦和東南地區失去聯繫,最終導致的一個結果是稅收收不上來,國家沒有錢,最終導致國家的滅亡,元朝就是這樣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 當時中國北方已經廣泛的種植像馬鈴薯和玉米等抗旱植物,這些農作物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既抗旱又高產,它能養活大量的人口,並且這些植物它竟然可以在東北地區也可以進行生長。所以在太平天國將東南沿海經濟破壞,將京杭大運河切斷的情況下,清政府還是有能力去進行平叛,清政府還是有能力進行組織對抗,這是因為當時的河南,山東直隸等地糧食高產,再加上東北地區也有很多糧食。



  • 雖然東南地區經濟被破壞了,導致了很多的百姓流離失所,在清朝以前,只要百姓流離失所,出現了大規模的流民,就會發生動亂,但是在清朝後期,這種現象並沒有出現,這是因為清政府從東北地區和直隸山東,河南地區,調集了大量的糧食進行去賑災,並且利用這些物資,去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總結

大清帝國後期,經過太平天國的戰亂之後,他並沒有像東漢末年那樣一下子瓦解,或者像其他的中原國家一樣滅亡,這是因為清朝後期出現了一大批能臣武將,並且加上外國勢力的幫助,去平叛太平天國運動。最後一個原因便是,當時的中國北方擁有了大規模抗旱植物的種植,使得清政府有糧食去進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經濟戰略


這個主要和制度不同有關係,也和人的性格有關

東漢末年,州牧權力變大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雖然大部分被平息,但是各地還是不斷地有黃巾起義的殘餘勢力。這讓東漢朝廷很頭疼。這時,幽州刺史劉焉建議漢靈帝,改刺史為州牧,權力下放,讓州牧自行調動一州的力量進行圍剿。這樣就和唐朝的藩鎮割據一樣了,州牧的權力過大,可以調動以州的財力和軍力,而漢室又被董卓和曹操相繼掌控,下面的州牧更是有理由不聽話了,就開始了東漢末年的混戰。

清朝巡撫總督沒有理由反叛

雖然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清朝也下放了權力給地方督撫,但是隻是南方有太平軍的地方,不是全國的權力都下放。而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清朝督撫的權力也被限制了,沒有了之前那麼大的權力。並且那時候皇帝還在,也沒有被諸侯控制,皇帝還說得算,地方督撫沒有理由造反,這和東漢末年的形勢不一樣。地方上還有八旗和綠營的駐軍,雖說他們的戰鬥力早就不行了,但是好歹也是個監視和屏障。清朝巡撫可單獨上奏,總督雖然比巡撫大,但是巡撫也能制衡總督。並且主要官員的任命權還在朝廷,而不在地方,想反也反不起來。

曾國藩的個人原因

其實在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是有實力自立的。就算是不能把全部的江山都打下來,至少南方已經在他的掌控之中了。南方很多督撫都是曾國藩的學生,都是他推薦的。並且湘軍的戰鬥力遠遠超過八旗。曾國藩若是要反,則國家再度陷入戰亂。曾國藩一直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他只是想建功立業,當一代名臣,確實是他個人的性格原因,這個決策使得國家免受戰亂。

清朝一直有北邊半壁江山

清朝北邊一直是比較穩定的,雖然太平軍也北伐了,但是失敗了。清朝後蒙古支持,並且還有東北老家,大不了再回去。清朝是有退路的,並且北面還有根基,太平軍主要在南方活躍。這是和東漢最不同的地方,東漢時期皇帝已經無法掌控大局了,權力下放得太過嚴重,決策又失誤,使得董卓進京,內部又混亂。而清朝皇帝還是有半壁江山的掌控權的。這也是為什麼曾國藩不反的原因之一,要是清朝像東漢一樣地方割據了,皇帝沒實權了,那曾國藩沒準就反了。

清朝和東漢的形勢不一樣,很多事情都不同,所以造成的結果也不同。並且曾國藩是個忠君的人,他的決定也足以影響歷史走向。


未濟


東漢末年的亂局是地方諸侯做大,把皇帝架空了。開始是宦官專權,殺了外戚、大將軍何進,而後何進的部下袁紹等人殺盡了宦官。這時候將軍董卓趁機進入首都洛陽,廢漢少帝立漢獻帝,把持了朝政。各路諸侯就開始討伐董卓,司徒王允利用呂布殺死了董卓,又被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人殺了,漢獻帝被逼得東躲西藏。曹操看到皇帝的價值,把漢獻帝迎回他的地盤,挾天子以令諸侯,相繼打敗了袁術、呂布、袁紹等諸侯,統一了北方,與孫權、劉備形成了三國分立。這裡要注意的是,曹操一直供奉著漢獻帝,自己當了魏王,並沒有當皇帝,是他兒子曹丕讓漢獻帝禪位,登基建立魏國,東漢才正式結束。

清朝在鎮壓了太平天國後,為什麼沒有陷入東漢末年的那種亂局?首先就是沒有出現董卓、曹操式的人物和諸侯割據的局面。曾國藩有這種可能,投降他的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也勸過他,在自白書中有記載。但曾國藩權衡再三,沒有輕舉妄動,迅速殺了李秀成,刪節了向朝廷上報的李秀成自白書。究其原因,首先是曾國藩還有忠君思想,就像當年的曹操,最終也沒有篡位當皇帝的打算。而且,曾國藩感到自己也沒有絕對的實力造反。他曾經的部下李鴻章和左宗棠可以跟他打太平天國,但可能不會跟他一起造反。還有一條就是人心的背向,百姓對大清國還抱有希望,經歷了十幾年的戰亂,人心思定,並沒到改朝換代的時候。

就清朝本身來說,已搖搖欲墜了,但還能維持下去。原因之一是最高統治者慈禧很有政治手腕,牢牢地把控著權柄,控制著地方大員。而且,滿清軍隊包括蒙古騎兵還有相當的戰鬥力。原因之二是帝國主義國家支持清朝政權,和清朝簽訂條約、攫取利益。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有一條就是反對洋人,不保護洋人在華利益。於是導致洋人支持清朝,提供洋槍洋炮打太平天國。

清朝的衰敗是在慈禧死後,沒能順應世界潮流,政體換湯不換藥,新軍取代了滿清八旗軍隊,漢人把持了地方政權。辛亥革命應運而生,清朝的滅亡就指日可待了。


瀾石記


因為西方各國在清朝鎮壓太平天國後,有意無意的續著清朝的命。

如果你仔細閱讀清末的歷史,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1860年,英法一面武裝進攻北京,一面在江浙助清政府鎮壓太平軍。

在清末,西方列強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太平天國的對外政策從1853年到1862年一直採取友好政策。在1856年的天京內訌再加上清軍重建江南江北大營圍困天京,在這種情況下,太平天國迫切希望得到外來援助,開始積極與外國拉關係。

然而,當時清政府與外國列強的矛盾關係趨向緩和,甚至開始勾結。他們曾幫助清政府鎮壓上海、廣州兩地小刀會和天地會的起義,在簽訂《天津條約》時,列強們又曾暗示可援助清政府“助剿”,而清政府內也有部分官員有意“借師”。

有人會說即使西方支持最多也是槍炮,起不了多大作用,然而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錢。

1861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剛結束,清朝的關稅收入約為490萬兩。到了1871年,關稅已經達到1100餘萬兩。1908,清朝關稅收入已經接近了4000萬兩。而清朝在康乾盛世時期,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是3000-4000萬兩白銀。

要知道,歷史上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古代政府在滅亡前還有這麼多稅賦的。為什麼有這麼多錢?兩個字-關稅。

在19世紀70年代以後的邊疆危機裡,清政府也沒錢,西征的軍費從哪來?借外債,借債的擔保就是各省應解甘肅的協款。

除洋債之外,左宗棠還舉借了為數不少的內債,光緒元年到三年,借款340萬兩,四年至六年406萬兩,七年至八年100萬兩,總計達846萬兩。在上述三期中,左宗棠共收銀58477600兩,其中外債佔18.38%,內債佔14.85%,內外債共佔左宗棠所掌管的西征軍費收入32.85%。

為什麼洋人要這麼好心,借錢給清朝?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擴大在華利益。但他們並無意推翻清政府的統治,相反,他們有意扶持清政府,以便從這個軟弱的政權中長期敲詐獲取利益。

甚至在1900年《辛丑條約》所定“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都是英國控制的海關總署精打細算,確定的清朝所能承受的最大賠款數額才確定下來,像不像割最後一波韭菜的心思合適點就行別壓垮了的心態?


大局大曆


個人認為,清朝平滅太平天國之後的局勢完全不同,儘管湘軍、淮軍、楚軍有兵近20萬,但是他們的軍餉供應,仍是依託於清朝舊的財政和行政管理體制,是由省份協餉的方式供養的,他們的物資供應,則是由依賴地方官府調撥物資的“糧臺”和依賴於駐地商人支持的“軍市”來完成的。

自始至終,沒有真正建立起自己以幕府為核心的,替代原有行政管理體制的新組織形式。

因此,儘管有兵,卻無從養兵,儘管有地盤,卻是朝廷給的權柄,地方官,仍舊按照清朝的規矩在辦事, 任免提拔也是中央權力覆蓋,他們並不存在自立的本錢,就連藩鎮都沒達到,就遑論割據了。

而從階層認同感來講,曾國藩的門生弟子們可以憑藉書生的身份,統領這些殺紅眼的驕兵悍卒,但世道人心的力量,讓他們不足以形成自我的階層意識,自然也就與前代的前輩們迥然不同。



周老師生髮


太平天國後,清朝也是逐步走向東漢末年那種變局,只是進程來的慢一點,形勢更加複雜一些。

首先, 漢人地方實權派掌控了政權



太平天國後,像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鎮壓太平天國漢族官僚成為地方的實權人物。在太平天國之前,清朝政府對漢人有很多防範,中央官職滿漢兩套,看似平等。但實際上,要職主官都是滿人,漢人只負責具體事務。正是通過鎮壓太平天國,清朝政府的的權力從滿人逐步轉到了漢人,從前由滿人佔據的督撫等重要位置,落到了漢人手中。比如,曾國藩是兩江總督,也指揮浙江軍務,這樣他就掌控了江蘇、江西、安徽、浙江四個最富庶的省份。李鴻章是江蘇巡撫,後來又擔任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左宗棠是浙江巡撫,後來擔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這樣的變化最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外省大員在政局中的影響日益擴大。


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前,清朝中央政府對地方是有絕對權威的。但是,太平天國之後,遇到疑難問題,中央官員甚至要徵求地方大員的意見,以換取支持。而那些勢力強大的巡撫、總督像張之洞、劉坤一等,更會時時擺脫中央政府各行其是。最明顯就是“東南互保”。在義和團運動中,慈禧太后向十一國開戰,而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置朝廷開戰命令於不顧,單獨於列強簽訂了協議,以求自保。到武昌革命時,就更明顯了,各省風聞武昌起義陳宮,紛紛宣佈支持革命,公然對抗清廷。

其次,兵為將有的模式讓地方掌控了軍權



太平天國運動還導致了一個結果,軍隊帶有了明顯的個人色彩。由於八旗兵、綠營兵的積弊甚深、腐朽墮落。清廷不得不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依靠團練組織起的湘軍、淮軍、楚軍。這樣的軍隊帶有極其鮮明的地域色彩和個人色彩,同時,在選用軍官時,大多是同鄉、親朋好友、門生等關係密切之人。這些軍隊重視冷熱兵器、水陸兩軍配合,重視訓練、積極備戰,關鍵是自辦軍需、自籌糧餉,凝聚力、戰鬥力遠超八旗兵、綠營兵。戰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個政治勢力。比如清朝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更是中央政權和湘軍的政治博弈,最後案件的不了了之,也充分說明中央對曾國藩無可奈何。


這一時期,軍隊的特點就是兵為將有,而且又不靠中央供給,與八旗軍、綠營兵不同的是,這樣的軍隊不再屬於國家,中央的影響已微乎其微,已經有點軍閥的性質了。即使近代最著名的北洋水師,也是帶有李鴻章鮮明的個人色彩,水師提督,就是忠誠於他本人的淮軍出身將領丁汝昌。丁汝昌本人原是騎兵出身,並不瞭解海軍。而由一個不懂海軍的將領,出任水師提督,無疑李鴻章首先考慮的是對自己的忠誠。當時,除了北洋水師,還有南洋、福建、廣東三支艦隊,他們都是各行其是,各搞一套,沒有統一的章法,這都是後來軍閥的影子。到了義和團運動時期,董福祥的甘軍積極配合義和團,進攻使館和八國聯軍。戰後,被認定為“首兇”,但是諸多在京的主戰派被處死,董福祥最後僅以革職論處。老將軍也依然壯心不已,想要自行招募軍隊赴山西繼續戰鬥,朝廷把好話說盡,讓讓他安心隱居。到了袁世凱編練新軍,他將原來的北洋六鎮編練成軍,每鎮一萬二千五百餘人,除第一鎮系滿洲貴族鐵良統率的旗兵外,其餘五鎮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重要將領幾乎都是小站練兵時期的嫡系軍官。這也成為了北洋軍閥前身。

第三,洋務運動讓地方掌握了財權



太平天國的發生加速了中國洋務運動的開展。如果不是太平天國的刺激,這樣的變革來的絕不會這麼迅速。於是那些地方的實權人物們紛紛開始興辦實業,比如,曾國藩籌辦了金陵製造局,主持了派遣留美幼童計劃。左宗棠建立的福州船政局,李鴻章的江南製造總局,張之洞的漢陽鐵廠,等等,在全國各地湧現了大批的洋務企業。這些封建官僚,按照花大錢、辦大事的原則,大手筆花錢,沒有錢,就去截留海關收入。這些地方實權派致力於發展洋務運動,產生一個重要影響,就是讓他們獨立中央之外,在掌握軍權的同時,又掌握了財權。這也是成為軍閥的重要經濟基礎。



總之,在太平天國以後,清王朝中央權威得到大幅削弱,地方的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勢力得到極大加強。如同東漢末年,在黃巾之亂以後,地方勢力增強一樣。所欠缺的只是一個機緣。終於到了辛亥革命,滿清王朝被推翻,又經歷了袁世凱復闢。中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大變局,在這樣的混亂局面上,隨之而來的就是北洋軍閥混戰。在這方面,歷史總是相似的。


一壺清茗品春秋


呵呵,這個問題真問得好。鎮壓太平天國後,大清的確沒有陷入東漢末年那種亂局,甚至一度貌似中興。

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與晚清太平軍起義,都是帶有宗教色彩的農民軍起義,最終當權者都成功鎮壓了起義軍,但是當時局勢環境過程都不一樣,所以鎮壓太平天國後,清朝並沒有立即出現東漢那樣的亂局,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制度不同。東漢是封建制度的初級時代,統治手腕還不夠,保留著分封制與門閥,各地本就有豪強勢力,原本就有割據的危機,農民起義反而讓地方勢力有了擁兵自重的機會; 而觀清朝,它是封建制度的高階時代,講的是九品中正制與科舉,在太平軍起義前,除了朝廷軍隊外國內無任何其他武裝,無任何割據勢力存在,原本的統治環境對平亂後的穩定起了支撐作用。

2、應變不同。漢靈帝為應對黃巾軍,將剌史改為州牧,全權主理一地軍政財稅,更是壯大了地方勢力。而慈禧在打擊太平軍的時候,除非不得已才會短期將軍政託一人,但很快就積極收權,不利於下方勢力坐大,而且她還盡力扶植髮展出了幾股勢力,使之相互制衡。並且鎮壓太平軍的鄉勇們的軍餉還掌握在朝廷手中,故而他們在戰勝太平軍後也不敢犯上作亂。

3、對手不同。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的主力不到一年就被消滅了,更多時間是圍剿零星殘餘黃巾軍,對地方勢力而言沒多大打擊,反而利用平亂各自都快速發展壯大了; 而太平軍起義卻打了14年,將清廷內部各股勢力都極大削弱了,無論是朝廷中央軍還是地方鄉勇都損失巨大,打累打疲了,也打窮了,財力也不足以支持各路地方軍割據作亂。

4、外部環境不同。東漢時期外患不太嚴重,不足為懼,各方勢力以內鬥為主,誰都想問鼎天下。清朝有西方勢力的存在,若欲割據還要考慮洋人的動作。在外部危機重重且不好預測之下,新產生的湘軍、淮軍誰也不敢冒然作亂。

5、鎮壓力量不同。東漢是皇親國戚地方權貴鎮壓,他們幾代富貴,本就想相互傾軌,擴充自已勢力,不念國恩,如孫堅、曹操、劉備都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為自己撈取了政治資本; 清朝則是在中央軍多次戰敗後,啟用了許多出身低微的文人士子來鎮壓太平軍,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他們原本品級不高甚至是布衣,卻因鎮壓太平軍有功而從此改變了命運,獲得了爵位。他們多少會念及國家恩情。再者他們出身太低,若欲割據,根基恐怕也不夠。

正是由於以上五點不同。東漢未年黃巾軍起義之後,接下來就是嚴重的諸候割據,並且經常發生諸候吞併戰,最後形成三國。而太平軍在給鎮壓之後,晚清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回光反照現象。

但是,太平軍也給晚清後來的亂局埋下了隱患,清朝的嫡系八旗軍算是打廢了。一個沒有強大中央直屬軍的朝廷,各地方勢力與派系(湘、淮)發展崛起也很快。事實上,清朝在鎮壓完太平軍後已陷入了另一場不同於東漢的亂局: 貪腐日重,地方勢力快速成長,而清王朝無力有效管控制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