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霸权的马前卒——美国战后主力坦克发展史(二)M46

进步有限之作——M46


系列序

坦克发源于一战时期。作为装甲、火力、速度的结合体,其直至今日仍是陆上作战的主力军事装备。其功能从最初的堑壕战渐渐发展至如今的反装甲、反步兵、反工事等,几乎无所不能。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作为美国全球部署的先锋兵种,对以坦克为首的陆上装甲力量的运用极大地巩固了美国的全球霸权。本系列文章将为大家介绍美国1945年至今的坦克及其发展史。


笔者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M26中型坦克。各型装备的发展离不开循序渐进的过程。M46中型坦克作为M26的改进型,其改进虽十分有限,但作为美国战后第一代主战坦克的开端,其意义不言而喻。


全球霸权的马前卒——美国战后主力坦克发展史(二)M46

M26“潘兴”中型坦克


M46相比M26来说,其过渡色彩更加浓厚,从某些角度来讲,甚至可以说M46坦克在美国战后主力坦克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M26A2”的角色。不过,若是缺少了这一环,日后著名的“巴顿”系列主战坦克将会难以出现在历史的长卷之中。可以说,没有了M46,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的陆战装备都将不会像我们如今看到的如此充实。


全球霸权的马前卒——美国战后主力坦克发展史(二)M46

M46“巴顿”中型坦克


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绝大多数装甲部队都混合装备有M4“谢尔曼”中型坦克与M26“潘兴”中型坦克。虽然M26坦克在设计之初便是作为M4的替代品进行打造,但是其500马力实在是与其逾40吨的车重大不相称。笔者在上一篇中曾提到,M26的机动能力较为低下,地形适应性较差。因此,自1948年1月,美国陆军开始着手改进M26坦克,以期获得更强的综合战斗力。


初期的工程名为M26E2。顾名思义,此工程意在以较小的工程量对现有的M26坦克进行改进。针对M26的主要软肋,M26E2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对M26的动力系统进行更换。

全球霸权的马前卒——美国战后主力坦克发展史(二)M46

M26E2工程车


此处笔者不得不提一下美国在二战末期开始的T29/30/34重型坦克计划。虽然此计划并没有投入生产,但其动力系统令美国军方十分满意,即AV1790-3双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和CD-850-1自动变速箱。就在T29/30/34计划下马的一年后的1948年的5月,装备了改良型动力系统和加装了炮口抽烟装置的M26E2进入阿伯丁国家试验场进行实车试验,结果令美国军方较为满意。


全球霸权的马前卒——美国战后主力坦克发展史(二)M46

AV1790汽油引擎,第一种实装在中型坦克上的涡轮增压引擎


同年,国际形势恶化,M26E2的制造工作被提至高优先级并被赋予了T40的项目代号。这意味着M26E2将不单单是“潘兴”的改进型,而是摇身一变,变成了被寄予厚望的全新战车。


T40重新设计了车体尾部的动力舱,延长了车体以以更充裕的空间放置更大的引擎。沿用了M26坦克的炮塔与车体的前半部分,同时在第六对负重轮后加装一对小轮。第二年T40便被美国陆军更改编号为M46,以二战时期美国陆军第三军指挥官小乔治·S·巴顿的名字命名,并下令底特律兵工厂与M26坦克共用一条生产线进行生产,同时利用现有的M26车体进行翻整(1951年的第二批次M46坦克全面升级至使用AV-1790-5B引擎与CD-850-4变速箱的M46A1标准)。M46坦克比M26要重约2吨,但是810马力的引擎使其具有远超M26的机动能力,更佳的油耗水平也大大提升了其续航至约130公里。M46也是第一型装备了涡轮增压引擎的中型坦克。

全球霸权的马前卒——美国战后主力坦克发展史(二)M46

M46线图


50年代初的实战记录证明,M46在面对T-34-85坦克时具有无与伦比的碾压性优势(极少量的“巴顿”坦克取得了10%的战绩)。85毫米Л-5Т发射的硬芯穿甲弹在正常交战距离中根本无法击穿其102毫米主装甲。加装了炮口抽烟装置的M3A1主炮也让M46在面对IS-3重型坦克时可以一战。


全球霸权的马前卒——美国战后主力坦克发展史(二)M46

未被85毫米炮击穿的M46前装甲


全球霸权的马前卒——美国战后主力坦克发展史(二)M46

M46“巴顿推土机”


在M46短暂的服役历程(1949-1957)中,只被少量提供给几个美国盟友“贴补家用”,在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等国家也仅仅是服役了屈指可数的几年便退出现役。尽管如此,M46坦克作为“巴顿”系列的开山始祖,自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


下一篇笔者将为大家带来M47/48“巴顿”的科普,敬请关注!


参考资料来源:tanks-encylopedia.com、Steven J. Zaloga “M26/M46 Pershing Tank 1943-1953”、美国陆军历史资料中心、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史资料中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